- 年份
- 2024(5023)
- 2023(7063)
- 2022(5635)
- 2021(5132)
- 2020(3713)
- 2019(8040)
- 2018(7974)
- 2017(14746)
- 2016(7775)
- 2015(8466)
- 2014(8185)
- 2013(7993)
- 2012(7482)
- 2011(6671)
- 2010(6756)
- 2009(6361)
- 2008(5865)
- 2007(5464)
- 2006(4697)
- 2005(4472)
- 学科
- 济(31034)
- 经济(30997)
- 管理(27138)
- 业(25573)
- 企(19716)
- 企业(19716)
- 环境(13189)
- 技术(12653)
- 农(10966)
- 方法(9946)
- 中国(9031)
- 农业(8281)
- 数学(8196)
- 业经(8136)
- 数学方法(8084)
- 划(7942)
- 技术管理(7202)
- 学(6828)
- 地方(6811)
- 财(6714)
- 发(6173)
- 规划(6045)
- 融(5987)
- 金融(5984)
- 贸(5877)
- 贸易(5875)
- 环境规划(5849)
- 易(5777)
- 和(5575)
- 资源(5404)
- 机构
- 学院(112260)
- 大学(110102)
- 济(46539)
- 经济(45570)
- 管理(42173)
- 研究(40030)
- 理学(36070)
- 理学院(35701)
- 管理学(35188)
- 管理学院(34980)
- 中国(29143)
- 科学(24114)
- 京(23347)
- 财(20276)
- 所(19990)
- 研究所(18212)
- 中心(18174)
- 农(17923)
- 江(17070)
- 业大(16310)
- 财经(15827)
- 范(15542)
- 师范(15392)
- 院(15055)
- 北京(14821)
- 经(14440)
- 经济学(14182)
- 技术(14073)
- 农业(13927)
- 州(13603)
- 基金
- 项目(77843)
- 科学(61610)
- 研究(59598)
- 基金(55257)
- 家(48420)
- 国家(48012)
- 科学基金(40922)
- 社会(38539)
- 社会科(36574)
- 社会科学(36563)
- 省(31581)
- 基金项目(28781)
- 教育(26250)
- 划(26015)
- 自然(24433)
- 编号(23957)
- 自然科(23803)
- 自然科学(23800)
- 自然科学基金(23348)
- 资助(20732)
- 成果(19268)
- 发(18667)
- 重点(17891)
- 创(17808)
- 课题(16732)
- 创新(16707)
- 部(16633)
- 国家社会(16595)
- 制(15863)
- 发展(15260)
共检索到17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亚媛 马忠法
全球环境基金提供了两类独特的国际公共产品:技术获取融资和技术转移项目。一方面,全球环境基金发挥资金优势,通过"增量成本"和多元化融资工具,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合理价格获取绿色技术;另一方面,在技术转移示范项目中明确战略重点,树立最佳范例,推动绿色技术落地实施。全球环境基金在资源分配上兼顾公平与效益、在项目合作上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其双层治理结构影响项目效率,联合融资的功利性可能引发东道国盲目投资。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已进入提供高质量国际公共产品阶段,可借鉴全球环境基金"增量成本"的经验,通过"南南合作基金"发挥资金杠杆效应,并加强制度设计以明确战略重心。
关键词:
全球环境基金 技术转移 绿色金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和金生 司云波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美、日、法三大科技强国技术转移实践经验,得出我国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级的技术转移行政部门、在各研究型高校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资金支持等途径来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丽峰 高志前
南非技术转移促进体系有四个主要特点,遵循国际惯例,采用基金方式管理;关注中小企业与弱势群体;强化产学研结合和企业联盟的设立;对公共财政资助项目的成果商业化提供支持。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拓展企业创新资源渠道;探索我国科技合作基金管理模式;加强与南非中小企业的合作,加强两国科技人才的援助与交流。
关键词:
技术转移 南非 基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覃道爱
本文通过对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角度提出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金融稳健发展的新思路,旨在为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通过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征宇 王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战略(2016—2021)》提出了未来5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优先发展的3个领域: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促进公平和性别平等,促进向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该TVET战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包括重视职业教育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制"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弱势群体享受公平教育以及向上流动提供通道、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融入绿色技能和绿色意识培养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飞 宋玉祥 付加锋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而言,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需要协调各种政策,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绿色低碳未来。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新政”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旭 吴信科
农业绿色发展是切实握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从资源型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适时启动绿色金融创新,拓宽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发展路径,巧用新举措,能够为农业增效增收增绿“加彩”。本文基于河南省绿色金融具体实践,在顶层设计、金融体系、支撑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金融服务农业绿色发展良策,破解制约难题,绘好绿色画卷。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河南 绿色农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姚冰洋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与推动创新不仅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出发点,也具有相同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性。深化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以创新为导向,将绿色经济发展与推动创新统筹考虑,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合力。从理论角度分析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实践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讨论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的主要路径,提出在重视市场主导地位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应推进和激励绿色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与推动创新不仅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出发点,也具有相同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性。深化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以创新为导向,将绿色经济发展与推动创新统筹考虑,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合力。从理论角度分析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实践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讨论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的主要路径,提出在重视市场主导地位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应推进和激励绿色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静华
我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促进生态系统多元、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科学部署,指出要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优势凸显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体系。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体系的核心组成内容,必须细化分类补偿制度内容,始终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为指引,落实好各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在绿色农业发展工作中采取了多元生态补偿措施,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生态补偿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实优化路径。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绿色农业 内在机理 现实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喜梅
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最终目标一致,均是要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的减排机理,分析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绿色金融减排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为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了契机,保证了市场资金注入低碳减排企业,促进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衔接。碳排放权交易通过绿色金融提供的服务和工具促进资金流向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从而促进减排。最后,提出以下相应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以绿色减排为目标,建立与碳排放交易配套的绿色金融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金融创新,形成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金融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绿色金融 减排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宫晓蕙 孔凡超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引起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识别与测度,采用不同空间距离权重矩阵对该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本地效应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显著,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趋势。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无法有效促进本地企业绿色技术进步。(2)环境规制邻地效应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表现为倒U型门槛特征,从地理距离看在0~400km范围内绿色技术进步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空间溢出效应,超过此范围空间溢出效应不再显著,因此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衰减性和有界性。(3)环境规制邻地效应显著高于本地效应,环境规制对邻地绿色技术进步影响更明显。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理念,设计合理并恰当实施环境规制才可以诱发本地及邻地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共同打造地级市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日前,陕西省山阳县金川封幸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黄姜皂素技改扩建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申请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6900万元正式获财政部批准。该项目在现有年产300吨黄姜皂素生产线的基础上,技改扩建7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示范线,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该项目将从根本上解决黄姜皂素加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确保今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投产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虹 胡金 胡明骏 柳晓倩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政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分位数回归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该政策效应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更加显著,而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中较弱。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够正向调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效应。结论有助于丰富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厘清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有利于以产业转移为抓手释放城市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