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9)
- 2023(4960)
- 2022(4098)
- 2021(3665)
- 2020(3046)
- 2019(6590)
- 2018(6676)
- 2017(12032)
- 2016(6956)
- 2015(7822)
- 2014(8076)
- 2013(7679)
- 2012(7349)
- 2011(6739)
- 2010(6913)
- 2009(6477)
- 2008(6381)
- 2007(5821)
- 2006(5251)
- 2005(4646)
- 学科
- 济(24361)
- 经济(24314)
- 管理(18868)
- 业(15154)
- 企(11913)
- 企业(11913)
- 学(8955)
- 财(8054)
- 方法(7964)
- 农(7742)
- 中国(7217)
- 制(6986)
- 体(6648)
- 数学(6325)
- 数学方法(6158)
- 理论(5893)
- 融(5537)
- 金融(5529)
- 业经(5320)
- 环境(5153)
- 银(5149)
- 银行(5124)
- 行(4974)
- 农业(4965)
- 教育(4678)
- 地方(4652)
- 划(4303)
- 和(4204)
- 贸(3866)
- 贸易(3866)
- 机构
- 大学(103358)
- 学院(102369)
- 研究(41676)
- 济(37446)
- 经济(36503)
- 管理(33449)
- 中国(29916)
- 理学(28111)
- 理学院(27672)
- 科学(27260)
- 管理学(26931)
- 管理学院(26744)
- 京(23553)
- 农(22861)
- 所(22623)
- 研究所(20865)
- 财(19024)
- 农业(18274)
- 中心(17616)
- 业大(17454)
- 江(17116)
- 范(15513)
- 师范(15275)
- 院(15240)
- 北京(14749)
- 财经(14476)
- 经(13114)
- 技术(12902)
- 省(12866)
- 州(12820)
- 基金
- 项目(68830)
- 科学(53048)
- 研究(48897)
- 基金(48749)
- 家(44769)
- 国家(44416)
- 科学基金(35927)
- 社会(29349)
- 社会科(27630)
- 社会科学(27622)
- 省(26895)
- 基金项目(24799)
- 划(23760)
- 自然(23564)
- 自然科(23008)
- 自然科学(22995)
- 教育(22778)
- 自然科学基金(22575)
- 资助(19914)
- 编号(19637)
- 成果(17648)
- 重点(16384)
- 课题(15071)
- 发(15029)
- 部(14873)
- 创(13845)
- 计划(13809)
- 科研(13080)
- 创新(13078)
- 体(12493)
共检索到160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 能源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张永生
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全球减排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是合理界定并严格执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排放权交易。本文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建立了一个界定各国历史排放权和未来排放权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一个将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明晰化、将所有国家纳入全球减排行动的后京都时代解决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永明 游海燕
由于气候环境影响全世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全球公共物品的属性;碳关税并非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绿色贸易壁垒;协商与谈判仍是提供温室气体减排这一全球公共物品的解决之道。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能力支付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是气候性全球公共物品提供中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全球性公共物品 温室气体减排 碳关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杨宏伟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葛全胜 王芳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协同效益 货币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现阶段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是制定国际社会公认的公平且兼具可操作性的减排方案,而碳排放权分配是任何减排方案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国家利益不同,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可行性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罗尔斯正义论视角解读最具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所蕴含的"公平"涵义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和代际公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方案,发展中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减排方案更加符合正义论的要求和原则,能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代际公平方面,对贴现率选择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经济学家在价值观念和协调减排当前成本与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守先
温室气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家确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背景下,温室气体减排责任需要进一步调整。文章在分析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存在着责任主体错配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调整地区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主体的建议。包括转变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方法,突出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核算;加强能源就地转换,提高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加大温室气体减排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设立温室气体减排专项基金;以碳排放交易为基础,建立能源生产地和能源消费地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流机制等。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气候变化 责任主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循环经济 减排措施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张阿玲 徐青 卢立新
未来能源需求、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对策何建坤,张阿玲,徐青,卢立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00084)FutureEnergySystem.GHGEmissionandReductionOptionHeJungkun,ZhangAlong,XuQ...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继嵬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减排目标,近年来韩国实施了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新再生能源供给义务制度、低碳汽车合作金制度及碳积分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韩国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安排对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制度 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