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0)
2023(15176)
2022(13289)
2021(12260)
2020(10346)
2019(23822)
2018(23520)
2017(45819)
2016(24499)
2015(27392)
2014(27100)
2013(26709)
2012(24447)
2011(22099)
2010(21912)
2009(20319)
2008(19996)
2007(17369)
2006(15295)
2005(13594)
作者
(68906)
(57601)
(56964)
(54213)
(36592)
(27455)
(25944)
(22503)
(21639)
(20431)
(19548)
(19327)
(18149)
(18070)
(17650)
(17553)
(17027)
(17010)
(16524)
(16370)
(14033)
(14032)
(13732)
(13054)
(12743)
(12668)
(12615)
(12589)
(11519)
(11135)
学科
(100362)
经济(100220)
管理(75169)
(69694)
(58470)
企业(58470)
方法(48035)
数学(41525)
数学方法(41141)
(28462)
(25687)
贸易(25672)
(25542)
中国(24973)
(24891)
业经(22480)
(21840)
(18981)
地方(18786)
(17592)
财务(17522)
财务管理(17486)
农业(16797)
企业财务(16556)
(16233)
金融(16230)
(15949)
银行(15910)
技术(15817)
理论(15763)
机构
大学(351706)
学院(347160)
(146406)
经济(143482)
管理(139650)
理学(121897)
理学院(120612)
管理学(118657)
管理学院(118032)
研究(114479)
中国(84917)
(73549)
(68978)
科学(67024)
(55684)
财经(55386)
中心(51592)
(51232)
(50489)
研究所(50445)
业大(49329)
(49281)
北京(46172)
经济学(45154)
(43982)
师范(43622)
(41885)
财经大学(41488)
经济学院(41050)
农业(39983)
基金
项目(238994)
科学(189310)
研究(177078)
基金(176299)
(152158)
国家(150947)
科学基金(130803)
社会(113992)
社会科(108258)
社会科学(108233)
基金项目(93279)
(90885)
自然(83808)
自然科(81868)
自然科学(81853)
教育(80820)
自然科学基金(80401)
(76462)
资助(72656)
编号(71509)
成果(58275)
(54190)
重点(52948)
(49983)
(49844)
课题(48216)
国家社会(47578)
(47410)
教育部(47390)
创新(46648)
期刊
(154423)
经济(154423)
研究(105039)
中国(62499)
学报(52016)
(51928)
管理(50793)
科学(47434)
(46418)
大学(40560)
学学(38078)
教育(35579)
农业(32289)
(31006)
金融(31006)
技术(28020)
财经(27272)
经济研究(25771)
业经(24557)
(23182)
问题(21110)
(20851)
国际(17794)
理论(17283)
图书(17225)
(16638)
技术经济(16246)
科技(16004)
世界(15797)
商业(15771)
共检索到505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志萍  秦淑悦  
关于国际贸易增长问题的探讨,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国际海运的影响。鉴于此,基于2006~2020年联合国LSBCI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海运连通性的贸易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尽管全球海运连通性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海运连通性显著促进出口增长,在考虑贸易零值问题、动态面板分析和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海运连通性的出口促进效应随双边经济水平、贸易自由度和港口环境差距的缩小而扩大,海运连通性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海运连通性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实现出口额增长。文章有助于明悉全球海运连通性的特征事实,揭示海运连通性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机制,并为重新解释国际贸易增长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志萍  廖秋敏  
基于联合国班轮航运双边连通性指数(LSBCI)数据,刻画了2006—2020年中国海运连通性的特征,采用拟泊松极大似然估计(PPML)考察了海运连通性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6—2019年中国海运连通性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出现骤降,整体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点。海运连通性具有显著贸易增长效应,在替换因变量和考虑滞后影响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海运连通性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和增强双边市场引力两个渠道来实现中国国际贸易增长。海运连通性的贸易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内外、不同时段和不同收入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九九  刘俊勇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相对绩效评价可以从高管的绩效中剥离出共同冲击事项,有利于提高薪酬契约的有效性。本文使用2004—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具体考察董事会连通性是否有助于促进相对绩效评价的使用。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高管薪酬的制定并未广泛使用相对绩效评价方法;董事会连通性抑制了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这一关系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董事会连通性主要通过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增加高管获得的"运气薪酬"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相对业绩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将董事网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延伸到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志萍  刘镇  郭虹  
本文基于2006—2020年LSBCI矩阵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全球班轮航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球班轮航运网络密度偏低,具有"小世界"结构特性;网络结构由联系较弱的四大子群构成,并逐步向空间非均衡化的单中心大子群结构演进;节点个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的点强度较高,而相对影响力和中介中心性仍偏低;全球班轮航运网络显著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是其中的两大重要传导机制;全球班轮航运网络的贸易促进效应呈波动增长趋势,并且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较好港口环境等样本中该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更大。本文有助于把握全球班轮航运网络演变事实和厘清中国在班轮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并为重新解释国际贸易增长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4)“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磊  
本文通过引入马氏距离法来测度文化异质性,在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具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扩展引力模型,并使用Baier和Bergstand(2009)一阶泰勒近似的方法来控制多边阻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文化因素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向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着文化差异的增加而显著减少;(2)相对于高收入贸易伙伴国,向低收入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受文化异质性的影响相对更强;(3)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产品差异。文化异质性对初级产品的出口抑制作用较大,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致陆  
2015年以来世界粮食不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威胁着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和生计安全,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认识到贸易开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越来越多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来确保粮食安全。基于国家层面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供给、获取、稳定和利用),根据2001—2020年93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作为基准模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估计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验证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之间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相关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之间均存在着U型相关关系,即贸易开放在早期阶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跨越特定门槛值之后,粮食安全状况会趋于改善;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特别是贸易政策改革持续融入国际市场,最终会有利于该国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开放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和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对于各国实现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万军  郑建明  孙诗璐  
本文以1990—2014年42个国家(地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关系、作用渠道和跨国异质性等方面考察了实际汇率变动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汇率变动会对贸易公司的投资产生显著影响,实际汇率贬值会显著地促进贸易公司新增投资;而实际汇率变动对非贸易公司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份额对产出贡献越大、融资约束越低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的贸易公司,实际汇率贬值对其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强烈,表明实际汇率变动会通过内源融资、风险承担和融资约束渠道作用于公司投资,且三种渠道中内源融资渠道解释能力最强。贸易自由化越高的经济体,实际汇率贬值对贸易公司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强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范良聪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与贸易条件恶化并存的事实为切入点,通过三个指标(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与四个区域(美日欧韩)层面的描述性统计和系统GMM估计来揭示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实际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能改善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贸易利益;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合成谬误特征;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具有"国外高端中间品和技术"替代功能及"非均衡型赶超"均衡化功能,且进口国与中国技术差距越大,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带来的贸易利益增幅越大;物质资本积累具有国外中间品依赖加强的特征,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缓解国外中间品依赖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奕芳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因素,在加快推进我国出口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互联网内生贸易条件下的出口增长边际效应,寻找新出口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Melitz(2003)模型的基本框架进行扩展,将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内生化,重点探讨互联网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并以2005—2015年中国21个主要出口地区数据为样本,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能够使我国出口增长广度和数量边际增加,同时降低价格边际,且其对出口增长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奕芳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因素,在加快推进我国出口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互联网内生贸易条件下的出口增长边际效应,寻找新出口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Melitz(2003)模型的基本框架进行扩展,将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内生化,重点探讨互联网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并以2005—2015年中国21个主要出口地区数据为样本,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能够使我国出口增长广度和数量边际增加,同时降低价格边际,且其对出口增长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  戴翔  
依托互联网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揭示了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研究认为,互联网除了具有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利用中国与部分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及互联网普及率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对中国与各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服务业之间具有异质性;第二,互联网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可贸易程度使中国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本文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亟待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而言,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杰  涂冰晶  蔡祖国  
基于2004—2016年的出口产品数据,计算每类产品在此期间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运用4个反补贴代理变量测算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补贴状况,就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出口边际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出口繁荣与反补贴相共存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常以增加出口总值作为首要应对策略,稳定出口目的地市场份额,形成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但这一措施并未真正促进对中国出口贸易更为重要的扩展边际。因而,不存在所谓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麦敕勒(Metzler,1949)指出,对大国的进口行业征收关税可能会降低其国内相对价格,因而减少了它在经济中的产量份额。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发展了关于国民生产总值(GDP)转换对数函数系统的一个理论模型,并据此估计美国贸易政策对其行业产量份额的影响。通过采用美国及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贸易成员国的行业面板数据,并在控制要素禀赋和技术创新对行业产量份额的影响后,得出了在服装和玻璃行业呈现高关税导致低产量份额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由贸易的政治经济因素导致的内生性及运用各类非关税壁垒代替关税作为测量行业保护的工具后,这些发现也同样稳健。因此,本文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际贸易中该领域实证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江艳  高志刚  
文章通过静态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以及动态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构建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利用GTAP模型实证验证中巴自贸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及能否促进双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发现:中巴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的经济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其中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高于巴基斯坦;更高市场准入条件能显著促进巴基斯坦的进出口效应及纺织业、建筑业的产出效应,有助于缓解中巴双边的贸易逆差;改变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两个参数设置时,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较降低关税壁垒更为显著。对此,提出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关注点应从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尤其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是中巴双边仍要重点关注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优势的产品;三是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自贸协定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