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8)
2023(11870)
2022(9631)
2021(9017)
2020(6859)
2019(15372)
2018(14665)
2017(27210)
2016(14547)
2015(16239)
2014(15845)
2013(15713)
2012(15094)
2011(14114)
2010(14030)
2009(12910)
2008(12628)
2007(11108)
2006(10286)
2005(9617)
作者
(41232)
(34423)
(34255)
(32588)
(22102)
(16413)
(15514)
(13390)
(13227)
(12099)
(11927)
(11517)
(11213)
(11019)
(10888)
(10722)
(10268)
(9935)
(9913)
(9511)
(8747)
(8363)
(8335)
(7956)
(7745)
(7741)
(7609)
(7354)
(6908)
(6858)
学科
(73750)
经济(73690)
管理(35081)
(33151)
中国(26408)
(23469)
企业(23469)
地方(22542)
方法(22275)
(20753)
数学(19545)
数学方法(19435)
业经(16402)
(15269)
贸易(15254)
(14810)
农业(13997)
(13410)
(13290)
地方经济(13171)
(13084)
金融(13082)
环境(12881)
(12634)
银行(12625)
(12446)
(12198)
(12100)
发展(9996)
(9977)
机构
学院(210565)
大学(209094)
(97586)
经济(95890)
研究(85442)
管理(73633)
中国(66100)
理学(61964)
理学院(61119)
管理学(60383)
管理学院(59960)
科学(48489)
(46386)
(42888)
(42417)
研究所(38837)
中心(36989)
财经(33155)
(32278)
经济学(31774)
(31301)
(31195)
(31090)
师范(30854)
北京(30560)
(30327)
经济学院(28515)
科学院(26216)
业大(25608)
(25184)
基金
项目(137143)
科学(109797)
研究(105807)
基金(99466)
(86786)
国家(86061)
科学基金(72556)
社会(70880)
社会科(67225)
社会科学(67212)
(51504)
基金项目(50877)
教育(47112)
(44556)
编号(41688)
自然(41563)
自然科(40530)
自然科学(40521)
自然科学基金(39781)
资助(39630)
(37195)
成果(34878)
重点(32330)
(31518)
发展(30957)
课题(30699)
国家社会(30659)
(30446)
中国(28887)
(28681)
期刊
(117217)
经济(117217)
研究(71918)
中国(48832)
(32292)
科学(30207)
学报(29563)
(29427)
管理(29089)
教育(26921)
(23951)
金融(23951)
大学(23161)
农业(22812)
学学(21566)
经济研究(20164)
业经(18730)
技术(17381)
财经(16955)
问题(15420)
(14929)
(14517)
世界(13901)
国际(13577)
(12218)
资源(10768)
(10158)
论坛(10158)
技术经济(10093)
经济问题(9670)
共检索到33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野  
在全球治理区域转向的大背景下,区域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地位快速提升。由此,区域主义路径的蓬勃壮大成为当前全球海洋治理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与另一种主要的治理路径,即全球主义路径既有矛盾和竞争的一面,更有兼容和互补的一面,共同致力于全球海洋的善治。区域主义路径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表现为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治理机制、谈判阵营、立法活动和合作项目的方兴未艾。然而,区域主义路径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施效果受到政治互信水平、利益整合程度、区域组织力量、域外介入性质等因素的制约。区域主义路径的继续加强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应在“周边—域外—全球”三个递进的层面共同发力,以更好地回应并促进区域主义路径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哲  高维新  
文章通过分析现代海洋金融的三大基本特征以及工具选择,阐明当前我国发展海洋金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包括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国内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对海洋金融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实施推进拓展海洋金融发展空间等三方面。文章建议政府应围绕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极化效应,以"3+1模式"助推中国海洋金融创新步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仁锋  梁贤军  任丽燕  
文章回顾与检视2003年以来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区域政策后的区域海洋经济实践的"理性"与"异化"现象,发现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呈现更加明晰的区域格局、多样性发展模式,同时三大示范区规划都更加注重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经济—海洋与陆域的多维一体的协调发展理念;海洋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虽日益注重人—海、海—陆的规律性,但仍未能厘清海陆一体化、岛陆联动、海洋型城市(群)等核心理论问题;囿于尚未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海洋规划的各自定位和对规划服务对象的属性规律不清,使得海洋经济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存在政策同构、空间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鹏  王镇  周云波  
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均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测算。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暂时领先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各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与劣势;各区域在海洋经济产出情况和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能力上的差距是造成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在全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又面临着新的一轮发展机遇。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尚不能指导国家及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文以对海洋经济概念的辨析讨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给出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本文认为,现代海洋经济具有资源依赖型、技术资金密集型、高风险型和国家主导型等核心特征,中国海洋经济要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从制定完整清晰的国家海洋政策入手,加强海洋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祝艳  
以海洋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可以加快我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应对新常态背景下的诸多挑战。进入到新时期以来,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应该以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实现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协同,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价值,构建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文章对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娟  
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任务,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对于引领海洋经济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及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现代产业体系的含义以及海洋产业的发展特征,本文提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并探讨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和战略重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丽  
我国海洋经济已晋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及提高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东盟国家多为海洋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东盟主要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阐述各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讨这些国家主要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提出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长岩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与陆域经济相比,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更高水平的科技和资金支撑,必须有一套新的制度、政策和发展战略,金融政策安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也是国家批复设立的全国第四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以福建为例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向前  欧阳钦芬  
海洋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将区域经济学的范畴、原理、方法应用于研究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海洋区域经济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等,必须运用科技兴海等措施发展我国海洋区域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滨勇  黄小露  王斌斌  马红伟  
厘清海洋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推进渤海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中国莱州湾9个沿海区县生态环境与海域利用的协调关系。依据模型得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及海域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海域利用现状的空间差异。根据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耦合协调指数,将9个区县划分为4类,提出了各类型区县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关系上的发展路径和对策,为莱州湾及渤海生态保护与海域使用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为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瑜  
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多边贸易体制困境频现,全球区域贸易安排数量迅速增长,有其深层次致因及发展趋向。处于区域化浪潮中,海合会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面对国际油价大降、经济发展低迷、地区局势紧张以及文化冲突等种种不利因素,其需要积极且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推进经济深层次结构改革,深化投资合作,顺应区域贸易安排发展趋向,维护多边经贸体制,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瑜  
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多边贸易体制困境频现,全球区域贸易安排数量迅速增长,有其深层次致因及发展趋向。处于区域化浪潮中,海合会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面对国际油价大降、经济发展低迷、地区局势紧张以及文化冲突等种种不利因素,其需要积极且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推进经济深层次结构改革,深化投资合作,顺应区域贸易安排发展趋向,维护多边经贸体制,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国际高等教育从全球到区域的趋向性发展,我国经济从城市化到城镇化的纵深性发展,指引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从区域走向县域"的新路径。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新四化"和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取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在以县域服务为支点、以"县校合作"式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县域创新服务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撑、新空间和新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特色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