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0)
- 2023(7898)
- 2022(6672)
- 2021(6224)
- 2020(5030)
- 2019(11510)
- 2018(11138)
- 2017(22187)
- 2016(12140)
- 2015(13209)
- 2014(13231)
- 2013(13054)
- 2012(12338)
- 2011(11276)
- 2010(11436)
- 2009(10647)
- 2008(10559)
- 2007(9557)
- 2006(8514)
- 2005(7946)
- 学科
- 济(45966)
- 经济(45909)
- 管理(33100)
- 业(32578)
- 企(26116)
- 企业(26116)
- 方法(19762)
- 数学(17505)
- 数学方法(17240)
- 财(13840)
- 农(13119)
- 中国(12853)
- 贸(11131)
- 贸易(11127)
- 学(11120)
- 易(10924)
- 制(10736)
- 策(9695)
- 银(9585)
- 银行(9557)
- 业经(9447)
- 融(9296)
- 金融(9296)
- 行(9211)
- 农业(8374)
- 务(8173)
- 财务(8156)
- 财务管理(8138)
- 地方(7885)
- 企业财务(7816)
- 机构
- 大学(172443)
- 学院(171948)
- 济(72918)
- 经济(71323)
- 研究(66481)
- 管理(61187)
- 理学(51863)
- 中国(51272)
- 理学院(51235)
- 管理学(50244)
- 管理学院(49923)
- 科学(40466)
- 京(36953)
- 财(36109)
- 所(35278)
- 农(33268)
- 研究所(31929)
- 中心(29790)
- 财经(27825)
- 江(26925)
- 农业(26543)
- 业大(26131)
- 经(25458)
- 院(24062)
- 北京(23462)
- 经济学(23011)
- 范(22038)
- 师范(21708)
- 州(21308)
- 财经大学(20842)
- 基金
- 项目(112077)
- 科学(87798)
- 基金(82304)
- 研究(78514)
- 家(74134)
- 国家(73528)
- 科学基金(61232)
- 社会(49453)
- 社会科(46931)
- 社会科学(46918)
- 省(42308)
- 基金项目(41462)
- 自然(41127)
- 自然科(40218)
- 自然科学(40199)
- 自然科学基金(39532)
- 划(37408)
- 教育(36152)
- 资助(35845)
- 编号(29986)
- 重点(26029)
- 成果(25974)
- 部(25382)
- 发(24231)
- 创(22951)
- 课题(22331)
- 性(22290)
- 科研(21882)
- 创新(21559)
- 计划(21481)
共检索到269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永祥
传统性货币政策最终是间接通过影响长期实际利率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但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陷入流动性陷阱时,以利率为调节工具的传统型货币政策就失去了影响长期利率因而也失去了调节总需求的目的。而包括定量宽松在内的非传统性货币政策则通过锁定经济主体对未来短期名义利率的预期、降低风险溢价成分以及提高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等三种机制,直接降低长期实际利率。但证据表明,即便是货币当局降低了长期利率,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目标仍然难以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尧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会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并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危机发生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应对进行了研究,讨论传统货币政策局限及其对的调整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张营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出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近年来我国名义利率水平出现了比较显著的波动性,我们需要利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来估计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从名义利率的弹性轨迹上判断利率政策的作用效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目前没有出现显著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在本轮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名义利率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利率 流动性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建文
在我国目前形势下 ,通过降低利率、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财政、货币政策进入“流动性陷阱”已既成事实。要想走出陷阱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太清
一、关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大萧条),3000多万人失业,1/3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在大萧条期间,经济停滞持续了近10年。凯恩斯认为,造成社会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即C+I不足。边际消费倾向(MPC)在0-1的范围内递减,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而决定投资需求的资本边际效率(MEC),在长期内也是递减的,又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 0 1 2年1 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付一婷 刘慧悦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指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所体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曾经出现多次微弱通货紧缩和名义利率较低的现象,为了判断我国经济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我们采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通过与日本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对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没有出现显著的"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仍然可以继续作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有许多学者沿用西方的理论和计量方法直接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论。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现象不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焕强 陶永诚
文章研究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向量自回归(VAR)分析表明,市场因素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不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还通过影响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影响市场流动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流动性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正新
在货币政策时间非一致性的视角下,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宏微观经济模型组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探究通货膨胀预期陷阱的基本范畴、理论模型、生成机理、社会经济效应和对策等理论问题,这有别于目前主要运用货币政策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来分析货币政策时间非一致性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本文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的需求和供给决定货币创造流量,进而决定货币供应量。其次,本文提出以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衡量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约束松紧程度。为了满足流动性约束,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产生的准备金需求等于超额准备金,是超额准备金所能支持的最大货币创造流量。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越大,流动性约束越宽松。再次,自由货币创造上限可以衡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扩张自由货币创造上限。最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不能有效约束货币创造流量,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理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红辉
各种迹象表明,货币市场承积了过多的流动性,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唯一有效的选择,也缺乏足够的实体经济依据。面对外汇占款过多的问题,央行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应及时改进调控方式和货币政策手段。
关键词:
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票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裘越芳 李波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流动性陷阱理论,尝试从通货紧缩风险、公众对经济悲观预期风险以及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是否持续扩大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定量识别,探索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Divisia广义货币供给量流通速度的利率边际弹性的半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真实资金成本较低,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逐渐扩张,中国经济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优质投资和消费"机会"缺乏才是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机会"的创造。而从成本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