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597)
2022(4483)
2021(4212)
2020(3319)
2019(7329)
2018(6867)
2017(13238)
2016(7198)
2015(7630)
2014(7548)
2013(7571)
2012(7196)
2011(6589)
2010(6429)
2009(5988)
2008(5916)
2007(5200)
2006(4460)
2005(4228)
作者
(23464)
(19586)
(19253)
(18496)
(12501)
(9602)
(8709)
(7585)
(7392)
(6981)
(6857)
(6625)
(6564)
(6547)
(6305)
(6147)
(5842)
(5799)
(5781)
(5560)
(5030)
(4894)
(4714)
(4608)
(4539)
(4490)
(4222)
(4219)
(4072)
(4037)
学科
(28200)
经济(28157)
(18011)
管理(17742)
(14369)
企业(14369)
方法(12573)
数学(10907)
数学方法(10766)
(8731)
中国(8201)
(7508)
(6883)
(5875)
(5711)
金融(5711)
业经(5703)
(5211)
银行(5184)
(5019)
贸易(5017)
(4996)
(4908)
农业(4734)
理论(4566)
(4556)
财务(4550)
财务管理(4536)
(4433)
企业财务(4422)
机构
大学(107285)
学院(103915)
研究(43686)
(41713)
经济(40842)
管理(34131)
中国(31189)
理学(29472)
理学院(29024)
科学(28649)
管理学(28352)
管理学院(28160)
(24279)
(23751)
(23576)
研究所(21974)
农业(19674)
(19585)
中心(18589)
业大(18578)
(15999)
财经(15670)
(15545)
北京(14726)
(14495)
(13992)
经济学(13793)
师范(13706)
科学院(13351)
(13032)
基金
项目(74258)
科学(57778)
基金(55335)
(51889)
国家(51487)
研究(48443)
科学基金(42000)
社会(31265)
社会科(29624)
社会科学(29614)
自然(28799)
自然科(28193)
自然科学(28178)
基金项目(27914)
自然科学基金(27714)
(27298)
(24961)
资助(23215)
教育(22267)
重点(17834)
编号(16843)
(16661)
(15797)
计划(15617)
(15248)
科研(14851)
成果(14449)
创新(14371)
(14255)
国家社会(13990)
期刊
(43518)
经济(43518)
研究(31974)
学报(25178)
中国(21960)
(21856)
科学(21005)
大学(18178)
学学(17321)
(14946)
农业(14754)
管理(13386)
教育(11075)
(10780)
金融(10780)
财经(8338)
经济研究(8140)
(8023)
业大(7235)
(7233)
技术(6900)
(6698)
农业大学(6106)
问题(5767)
业经(5579)
国际(5370)
世界(5263)
科技(5221)
(5187)
林业(4766)
共检索到15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骏民  段彦飞  
当代的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通过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外提供美元流动性。全球流动性膨胀可分为三个层次,美国增加一美元的对外债务,将导致世界扩张大致两到三倍的流动性。中国作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国,全球流动性的输入直接导致了人民币面临国际贬值、国内升值的双重压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全球流动性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币种构成等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全球流动性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角度探讨不同维度全球流动性对通胀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生产和金融循环体系中的跨境流动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央行流动性是全球流动性的核心,跨境流动性主要影响他国债务和金融市场稳定,私人资产和跨境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变化将放大央行流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欧美等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将货币超发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经济呈现“高全球流动性、低通胀和高金融资产价格”特点;工业出口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跨境使用较少,金融资产价格除受本地流动性影响外,还受跨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实体经济货币活性下降、资金分流金融市场、私人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空间下降、新兴经济体出口价格低廉等因素共同作用,弱化了发达经济体央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对此,应搭建系统、全面的流动性统计监测框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李曙军  
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迅速膨胀。全球流动性膨胀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而全球化的虚拟经济爆炸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膨胀。世界进入空前的经济繁荣时期,也会很快进入空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李洁  
近些年来,全球流动性扩张问题颇受宏观经济与金融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了33个国家或地区从1980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的相关经济和金融方面数据,在经济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全球流动性进行了测量。在Philips曲线基准模型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全球流动性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研究结论和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元全  
关于过多的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早在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时就被提出,当时宽松的信贷被认为推动了股票市场的高涨。当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被指责导致了市场的崩溃和大萧条时,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又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而现在,随着人们对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的恐惧被低利率环境下货币供给和信贷的持续增加重新点燃,这一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首先描述了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本位货币美元以及欧元向外过度提供引致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机制和规模,指出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的过程,进而从境外美元资产规模和投机资金力量、美国外汇储备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不可避免的原因,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只是美元危机的一个前奏。最后文章指出国际第二大本位货币欧元已经加入了无节制扩张行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的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兆旭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  
本文以2000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1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模型,说明自2010年7月以来,中国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引起的,但广为流传"央行超发43万亿货币"说法是不成立的。笔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超发15.21万亿,预测2011年第二季度的货币超发为15万亿~20万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其友  陈银忠  易小丽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有限,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有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推动通货膨胀。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骏民  张云  
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膨胀困境是由外汇占款导致的。借鉴日本与德国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类似的状况时的经验,中国必须抓住经济增长和较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机遇,积极向外输出人民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放开资本项目可能引发投机热钱的冲击,对此,可在资本项目不完全放开前提下采取建立人民币类离岸金融中心的向外输出人民币的过渡举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成晓  王猛  王继莹  
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流动性过剩是造成资产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通过资产价格上涨,更多的富余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最终可能导致金融泡沫的风险。因此,应利用流动性过剩为企业融资创造便利环境,鼓励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而为了保证企业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需要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以使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从而吸收过剩的流动性,并对资产价格起到稳定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对于经济、金融发展形势良好的中国来说,当前应该改进货币统计,加强流动性监测,更重要的是,应该尽快建立和扩大"池子"以吸纳膨胀的流动性,防止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红倩  李民强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