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88)
- 2023(19760)
- 2022(17015)
- 2021(15913)
- 2020(13430)
- 2019(30873)
- 2018(30247)
- 2017(58064)
- 2016(31350)
- 2015(35046)
- 2014(34631)
- 2013(34254)
- 2012(31197)
- 2011(28131)
- 2010(27894)
- 2009(25506)
- 2008(24758)
- 2007(21135)
- 2006(18085)
- 2005(15592)
- 学科
- 济(124300)
- 经济(124163)
- 管理(87008)
- 业(83642)
- 企(68826)
- 企业(68826)
- 方法(60828)
- 数学(53873)
- 数学方法(53063)
- 中国(33918)
- 农(32481)
- 财(31701)
- 学(27552)
- 贸(26757)
- 贸易(26746)
- 业经(26447)
- 易(26120)
- 地方(21878)
- 农业(21747)
- 制(21511)
- 理论(20293)
- 务(19748)
- 财务(19662)
- 财务管理(19626)
- 技术(19600)
- 环境(18845)
- 和(18666)
- 企业财务(18592)
- 银(18540)
- 银行(18470)
- 机构
- 大学(443981)
- 学院(441641)
- 济(178474)
- 经济(175038)
- 管理(171674)
- 研究(151089)
- 理学(150611)
- 理学院(148897)
- 管理学(145811)
- 管理学院(145031)
- 中国(111364)
- 科学(96271)
- 京(93895)
- 农(78724)
- 财(78578)
- 所(76282)
- 业大(71143)
- 研究所(70537)
- 中心(67743)
- 财经(64551)
- 农业(62523)
- 江(61068)
- 经(59148)
- 北京(58736)
- 范(56461)
- 师范(55755)
- 经济学(55225)
- 院(54853)
- 经济学院(50053)
- 州(49368)
- 基金
- 项目(313616)
- 科学(245942)
- 基金(229588)
- 研究(220084)
- 家(204254)
- 国家(202649)
- 科学基金(172757)
- 社会(139657)
- 社会科(132543)
- 社会科学(132509)
- 基金项目(120787)
- 省(120772)
- 自然(115547)
- 自然科(112991)
- 自然科学(112958)
- 自然科学基金(110932)
- 划(103252)
- 教育(101959)
- 资助(96058)
- 编号(86751)
- 重点(70843)
- 部(69081)
- 成果(68726)
- 发(65996)
- 创(65219)
- 科研(60982)
- 创新(60970)
- 课题(60043)
- 教育部(58846)
- 计划(58775)
- 期刊
- 济(180383)
- 经济(180383)
- 研究(123473)
- 学报(79101)
- 中国(78833)
- 农(70233)
- 科学(69806)
- 管理(61158)
- 大学(59159)
- 财(58801)
- 学学(56205)
- 农业(48731)
- 教育(45211)
- 技术(37432)
- 融(34248)
- 金融(34248)
- 经济研究(31477)
- 财经(31037)
- 业经(28925)
- 经(26703)
- 业(26491)
- 问题(23740)
- 版(22209)
- 科技(21933)
- 统计(21378)
- 贸(21274)
- 业大(20960)
- 技术经济(20645)
- 图书(20007)
- 策(19579)
共检索到62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雪香 姜永宏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阐述,选取NARDL模型对非对称效应开展实证研究,分别分析全球流动性对中国通胀和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扩张的全球流动性并没有流入中国的实体经济并刺激产出的增长;在紧缩阶段,央行更倾向于盯住全球流动性对产出的冲击,在扩张阶段则以控制通胀为主。最后,本文提出应当重视全球流动性短期的快速冲击、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考虑非对称效应、做好宏观政策的搭配使用和增强经济结构自身稳定性等建议。
关键词:
全球流动性 NARDL模型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季明发 谢启超
通过建立包含居民消费、收入以及资产价格的均衡模型,并纳入通胀预期变量,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不同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特征进行了刻画。结果发现(:1)房地产在短期具有较强的正向财富效应,但在长期具有减弱的趋势。股票资产在短期具有财富效应,但长期财富效应消失。(2)不同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要远远大于股票资产。最后对增加城镇居民资产性收入,带动全社会消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岩松
本文基于2008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量的非对称影响。结果发现:(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存在非对称影响,对木浆不存在非对称影响,汇率波动增大会减少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不显著、-0.286、-0.236),波动减小会增加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0.360、-0.603、-0.318)。(2)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量的影响源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减少而非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健全和完善国内林产品风险规避市场、在木质林产品出口国建立木材生产基地、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小静 邓明 吴亮
基于1990-2013年中国月度CPI数据,本文通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非对称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的通货膨胀惯性系数、单位根检验结果和半衰期。结果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1998年之后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低于1998年之前;相比于高通货膨胀水平,低通货膨胀水平上的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降低。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任琇卿 朱鸿粟 封思贤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4.2%之间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工具都能有效治理通胀;当预期通胀率大于4.2%时,利率工具治理通胀的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陈紫露
文章通过将汇率区分为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两个不同的维度,同时考察两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进一步将汇率水平变量分解成正向变动的累积和与负向变动的累积和两个部分,并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构建NARDL模型,考察汇率水平变动对收入不平等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短期升值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贬值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会恶化收入不平等,相较而言贬值的影响程度极为有限。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的小幅波动能够改善收入不平等,但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幅度过大将会恶化收入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的灵活和弹性,允许汇率短期内的合理波动,将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常婧 龙少波 陈立泰
文章主要借鉴Shin等(2014)的研究,构建了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模型,并基于2005年8月至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传递现象,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传递程度正在逐步降低。非对称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外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的较强定价权,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足;但是随着中国技术进步的加快,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我国这次通货膨胀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下内外通胀因素不断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并在偶发现象的诱导下迅速形成。它是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虚拟经济转换等介质传递到中国,再加上我国内部存在过度投资、过多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全民炒股形成的虚拟财富效应等原因,促进了物价连续上涨。解决我国通胀的具体措施是: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稳定利率阻止热钱流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协调货币的发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中国通胀 传递介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震宇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输入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运用SVAR模型及其方差分解定量分析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发现,流动性过剩能产生显著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对货币供应量、名义利率和外汇储备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甚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戈 刘琨
国内关于中国通胀-产出的研究较多,但大都缺乏微观机理的分析,且很少有文献对时变性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我们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为研究起点,结合新凯恩斯主义厂商定价的微观理论,实证考察中国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胀-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在平均通胀高企的时期,厂商往往会增加调价(涨价)频率,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因此变得更加陡峭;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则更加平缓。尽管有微观基础表明,通胀-产出关系也可能随着通胀波动性而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此并不支持。上述结论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对产出更加敏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
关键词:
通胀与产出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考察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以及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显示: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具有短期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典型特征,同时存在着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和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对零售商品价格,理性预期的影响略强于适应性预期;而对消费性服务价格,适应性预期要强于理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过剩近似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趋势的主要根源。通胀预期的特征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影响均表明:明确公布并切实执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静 方兆本 朱俊鹏
本文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对于产出和通胀的预测能力,通过将公司债按照期限和信用级别划分为不同组合得到多个信用利差序列,利用BMA框架下的样本外预测方法对工业增加值指数和居民消费者指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信用风险较高以及到期期限较短的信用利差对产出包含显著的预测信息,且预测能力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方面表明了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已经包含了显著的经济前瞻性信息,债券定价市场化改革成果得以显现;另一方面也成为我国存在金融加速机制的实证依据,为宏观经济的预测和政策制定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需求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受约束的非对称VECM模型
中国通胀预期测度及其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基于贝叶斯Gibbs抽样算法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与杠杆效应研究——基于条件异方差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SFAVAR模型的创业水平对产业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
二十国集团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与异质性研究——基于PCHVAR模型
中国式量化宽松政策的产出效应与通胀效应——基于价格粘性的简约宏观经济模型
我国鸡蛋市场价格非对称性传导效应研究——基于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
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与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模式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变异性替代关系的研究——基于双变量GARCH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