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3)
2023(5880)
2022(4475)
2021(4328)
2020(3356)
2019(7653)
2018(7287)
2017(13831)
2016(7186)
2015(8252)
2014(7718)
2013(7689)
2012(7287)
2011(6784)
2010(6488)
2009(6252)
2008(6008)
2007(4932)
2006(4409)
2005(4113)
作者
(18297)
(15344)
(15265)
(14879)
(9782)
(7211)
(6932)
(5980)
(5882)
(5445)
(5250)
(5066)
(5043)
(4964)
(4832)
(4751)
(4643)
(4403)
(4385)
(3953)
(3781)
(3651)
(3537)
(3528)
(3499)
(3462)
(3393)
(3071)
(3044)
(3017)
学科
(37465)
经济(37433)
管理(19359)
(17157)
方法(16236)
(15011)
企业(15011)
数学(13101)
数学方法(13074)
中国(12880)
(9720)
贸易(9713)
(9627)
业经(9187)
(8082)
(7765)
(7496)
(6286)
(6114)
环境(6073)
关系(5955)
(5946)
银行(5946)
(5816)
(5737)
金融(5737)
(5633)
(5119)
(4896)
体制(4861)
机构
大学(105358)
学院(102082)
(55464)
经济(54917)
研究(42344)
管理(37953)
中国(34092)
理学(32761)
理学院(32409)
管理学(32202)
管理学院(31992)
(23875)
(22802)
科学(20554)
(19952)
财经(19529)
经济学(19490)
(18230)
研究所(18167)
中心(17712)
经济学院(17595)
(15368)
北京(15110)
财经大学(14876)
科学院(12907)
(12793)
师范(12739)
研究中心(12732)
社会(12706)
(12313)
基金
项目(68205)
科学(55826)
基金(53831)
研究(52386)
(47108)
国家(46802)
科学基金(39871)
社会(38480)
社会科(36440)
社会科学(36430)
基金项目(27069)
教育(23062)
自然(22418)
自然科(21929)
自然科学(21924)
资助(21814)
自然科学基金(21593)
(21099)
(19527)
中国(18481)
编号(18428)
国家社会(18136)
(17785)
教育部(15938)
重点(15759)
成果(15735)
(15046)
人文(14567)
(14366)
社科(14124)
期刊
(57478)
经济(57478)
研究(36127)
中国(20676)
(17461)
管理(14723)
科学(14375)
学报(13103)
(11597)
经济研究(11405)
大学(10962)
(10930)
金融(10930)
财经(10539)
学学(10264)
(9642)
世界(9289)
(9270)
国际(9181)
农业(8404)
教育(8327)
问题(7934)
业经(6605)
技术(6483)
(5531)
技术经济(4941)
经济问题(4548)
社会(4521)
(4417)
贸易(4417)
共检索到15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毕海东  钮维敢  
全球治理转型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全球治理概念进行解构,明确了全球治理的六个要素,并提取其中三个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理念作为转型指标,建构了分析全球治理转型的框架思路。从规范研究的角度讲,全球治理转型属于"元治理"概念的范畴,目标是实现全球善治。进而,全球治理转型应着力调和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规则滞后、治理理念陈旧三个困境,体现全球善治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包容性。面对全球治理转型,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必然要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应。中国应该在推动全球治理权力和平转移、治理规则公平革新、治理理念渐进更新上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薛晓芃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中两极对抗的体系特征消失,一方面国际社会因缺乏主导性力量而进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另一方面各国之间又因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史无前例地相互依存,从而产生了种种新的威胁。尽管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甚微。全球治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面临重大困境和挑战,亟须变革。全球治理转型研究应当从全球问题本身的特性出发,基于不同类别的全球问题,选择不同的治理主体和治理路径,合理引导全球事务及其治理。中国应主动引领这一转型,一方面实现全球问题的善治,另一方面在新的国际治理体系中谋求有利的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洋  
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重要观念公共产品。它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各国之间通过协商来应对全球治理中的各类风险与挑战,以及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因而有助于破解当前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全球治理赤字难题。在实践中,中国主要是通过同国际组织或制度的互动来向国际社会传递共商共建共享的内涵,进而促使相关组织或制度接受这一理念。中国在这种互动中扮演了“智慧型领导”的角色,即引导国际组织的成员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克服在全球治理中阻碍各国采取一致行动的各类困境。这就改变了传统理论单纯将国家看作是被国际组织所社会化,进而接受国际组织所倡导的各类观念或规范的观点。国家同国际组织或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传统观点认识的那样仅仅是“学生”同“教师”的关系,国家也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组织所倡导的观念或从国际组织那里学习,而是可以将自身的观念传递给国际组织,促使国际组织转变行为模式。通过中国的实践,联合国等机构在其决议中采纳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使这一理念初步成为指导各国参与全球治理活动的观念公共产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稻葵  
世界经济将会出现相当长时间甚至长达十年的比较混乱的调整。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总结为:富国、穷国和中国。在此形势下,中国的作用和地位尤其重要。未来十年,中国需要做好以下三件大事,这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经济的利益:降低贸易顺差;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推进国际经济界的重大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仓海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治理水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全面分析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水环境问题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政府承担治理水环境责任的必要性。进而对现阶段政府承担的水环境治理责任进行研究,归纳出其环境治理责任主要有财政责任、制度责任、监管责任和社会整合责任。然后对水环境治理中政府责任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边界模糊、责任分布以"行政"为主导、责任履行中"越位"与"缺位"并存、责任种类中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最后,提出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应该在坚持财权与事权统一、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统一、制度设计、监管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夏文斌  郭东升  
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全球治理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何回应世界各国关切,破解全球治理难题,需要我们从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对重塑全球治理价值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全球治理的困境和挑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功能出发,积极探寻全球治理改革与建设的新路径,为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颖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当前气候控制方面国际公约中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共识,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气候资本主义时代"后,该原则开始在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特别是国际贸易中受到巨大挑战。文章试图厘清该原则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变化,把握该原则在新时代的核心含义,并思考中国的未来之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悦  于潇  
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后巴黎时代,美国一系列"去气候化"行动使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新兴的负责任大国,中国先后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经历了四重角色的转换。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中国倡导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气候治理转型提供新思路,通过提供国际气候治理的制度增量供给、构造新型气候援助体系等方式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转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志成  董柞壮  
国际体系转型表现为全球权力分布的消长,全球治理变革则是全球层面权力运用的变化,权力分布的变化常常成为全球治理变革的先导。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引发国际体系的转型,而国际体系转型要求全球治理变革与之适应,它不仅挑战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也促进全球治理民主化,深化全球治理合作,为全球治理创造新的机遇。在实现国际体系平稳转型、促进全球治理和平变革的进程中,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增强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将成为重要的优先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瑜  杨永聪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性的经济失衡等因素使得全球经济治理框架面临着转型和重构的需要。在构建新型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时,需要重点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代理组织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加强南北对话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与合作共赢机制等基础设置的建设,为全球经济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南南合作、主导成立区域性合作组织、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等方式,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共同发展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和逻辑主线。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中国金融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实现问题。从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看,全球治理变革势在必行,中国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既是全球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共同发展的命脉,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金融应在巩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更富成效的"走出去",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升级,为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最终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层共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钮菊生  刘敏  
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欧洲充当全球治理的领导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治理乱象频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推进,并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这种引领既是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自信自觉的表现。当下中国在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全球治理的合法性问题;二是全球治理成本的平衡问题;三是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的权力分配问题。解决以上难题,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易后难,分阶段落实。现阶段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领全球治理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其次,针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主体要坚持权责一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最后,在全球治理的行动中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此同时要提高中国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在全球治理议程上,中国正在经历从规则接受者向制定者转变,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塑造者转变,从外围协商者向核心决策者转变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以七国集团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市场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明显发生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金波  郑伟  
全球经济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全球数字贸易的持续增长对现有规则基础上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协定正在成为全球数字治理及规则制定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TAPED数据库的数字贸易条款异质性分析和Python的文本相似度分析发现: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规则的标准和约束性越来越高;规则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显著;美式数字规则、规范在区域和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的扩散、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规则广度和深度与CPTPP、USMCA、DEPA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为此,中国有必要以更高水平、更具约束性、更具可预测性和可执行性的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协定为载体,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及规则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