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7)
2023(4249)
2022(3571)
2021(3474)
2020(2848)
2019(6486)
2018(6773)
2017(12033)
2016(6887)
2015(7298)
2014(7292)
2013(6825)
2012(6554)
2011(6028)
2010(6482)
2009(6319)
2008(6543)
2007(5584)
2006(5334)
2005(4996)
作者
(19746)
(16659)
(16436)
(15938)
(10762)
(7930)
(7499)
(6406)
(6200)
(6080)
(5900)
(5717)
(5582)
(5553)
(5511)
(5089)
(4924)
(4884)
(4747)
(4674)
(4367)
(4161)
(4120)
(3964)
(3948)
(3760)
(3685)
(3466)
(3450)
(3386)
学科
(25394)
经济(25350)
管理(16518)
(14788)
(13212)
企业(13212)
(9860)
(8214)
方法(7647)
(7415)
中国(7268)
(6966)
体制(6716)
业经(6686)
(6630)
(5915)
金融(5914)
数学(5742)
数学方法(5625)
(5541)
银行(5520)
(5376)
(5169)
贸易(5168)
理论(5054)
(5022)
地方(4449)
教育(4422)
(4192)
农业(4191)
机构
大学(96449)
学院(94557)
研究(42350)
(38512)
经济(37708)
管理(31367)
中国(31062)
理学(26146)
理学院(25732)
管理学(25166)
科学(24994)
管理学院(24967)
(22759)
(22082)
研究所(20624)
(20341)
(18872)
中心(17333)
(15727)
(15380)
(15029)
财经(14907)
师范(14893)
农业(14579)
北京(14498)
(13554)
业大(13515)
科学院(12550)
师范大学(12398)
(11897)
基金
项目(59255)
科学(46303)
研究(43928)
基金(42592)
(38668)
国家(38343)
科学基金(31186)
社会(27359)
社会科(25741)
社会科学(25730)
(21934)
基金项目(21717)
教育(20629)
(19644)
自然(19547)
自然科(19060)
自然科学(19051)
自然科学基金(18720)
编号(17227)
资助(16926)
成果(16362)
重点(14516)
(13622)
课题(13238)
(12920)
(12099)
(12045)
国家社会(11693)
(11572)
教育部(11486)
期刊
(49222)
经济(49222)
研究(34104)
中国(23729)
(17923)
学报(17432)
科学(16201)
教育(15775)
(15323)
管理(13309)
大学(13142)
学学(12100)
农业(11796)
(11161)
金融(11161)
经济研究(7856)
财经(7683)
国际(7089)
技术(6873)
(6744)
业经(6607)
(6605)
(6317)
问题(6148)
世界(6115)
(5700)
改革(5040)
(5040)
业大(4710)
(4514)
共检索到16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薛安伟  张道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广泛呼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一直停滞不前。尤其是特朗普上任后大力推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美国在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中"退群",全球治理陷入困境。而且,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全球治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全球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追根溯源,全球治理困境源于全球性制度改革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在全球拓展的现实状况。解决全球治理困境需要围绕破解"四个赤字"展开,从构建全球性制度入手,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并促进各国政策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超  潘苏文  段志煌  
本文在整理美国国内相关建议的基础上,探讨2012年美国农业法案中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方向。新的美国农业法案将取消或大幅削减直接支付,调整目标价格及目标收入补贴,突出农业保险作用。之所以发生这些调整,原因在于美国财政预算紧张、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风险增大以及世贸组织谈判需要等。如果上述调整实施将会引发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新的贸易争端。据此,提出我国应立足本国保证主要粮食供给、加强粮食贸易调节、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一  张运才  
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比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创造更多的货币是理解高M2/GDP的关键。中国新兴加转型的经济特征是高投资的原因,高投资是高信贷的原因,高信贷是高M2或者高货币增长的原因。我国较高的"潜在货币"即准货币在信贷综合平衡原则下最终使得信贷与货币增长大于GDP成为现实。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状况,计量模型显示影响我国M2/GDP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潜在货币率、信贷货币比率与通货膨胀率。在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直接融资的增加与外汇占款的下降,除非发生严重通货紧缩与或资产泡沫,我国M2/GDP难以有大幅上升。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郅强  林昂扬  
"为官不为"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政治现象,主要表现为"消极不为"、"避责不为"、"廉而不为"和"能低不为"等。其主观诱因是"不想为"、"不敢为"和"不善为",客观诱因是权力边界模糊不清、干部管理存在短板、责任追究力度不大等。基于此,治理"为官不为",首先是要加快推进建立以确权、制权为核心的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力促"为官要为";其次是要探索推行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使得"为官敢为";再次是要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推动"为官乐为";最后是要科学构建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实现"为官有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世泉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轨时期偷逃税行为的现实表现及其道德诱因的深入分析,按照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针,提出应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强化道德治理的观念和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世军 ,谢松文  
什么是国民收入超分配国民收入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计算)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其实物形态是创造的物质财富,即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余额。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阳昭  蓝虹  
当前的全球能源治理组织架构分散在众多能够影响能源治理的国际机构与国际规则中,仅仅在某一方面发挥着全球能源治理功能,且约束力较弱,难以有效应对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新挑战。由于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主体美国、欧盟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目前正处于博弈之中,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目前呼吁较多的自上而下的政府间全球能源治理机制,改革趋势更可能是形成自下而上的路径,在上述重要主体继续实施单边能源政策的同时,加强各国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并注重发挥二十国集团稳定能源价格及协商能源事务的作用。我国应抓住新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规则的制定,成为治理规则的重要建设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建仁  廖太林  
对福建、江西等地227块松树枯梢病的林分病情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林分及立地因子关系密切。由上杭、连城、永新和安福4县有代表性的49块样地推导出了松树枯梢病的病情指数与林龄、造林密度、郁闭度、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坡位、坡向的生态数学模型:y=41·38 -16·56x11+5·08x21+18·62x31-3·78x41+19·94x51+7·32x61+4·27x62-4·06x71-10·56x72-13·88x73,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 9、0·612 5、0·268 9、0·1789、0·681 1、0·279 0、0·473 7。该模型模内判别准确率为79·5...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大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入,全球价值链各环节越来越具有空间上的可分布性。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集群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并被陷入"贫困性"增长和"逐底式"发展的困境当中。该文对我国产业集群被锁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诱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围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莽景石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特征 ,并且 90年代以后日益显示其弊端。在长期经济萧条的影响下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基础正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难以支持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 ,改革已势在必行。其改革的趋势是重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基础和恢复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本来地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杨振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杨振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明喜  
本文从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及国家治理改革视角探讨了我国政府科技事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围绕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是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四是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五是围绕增强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六是理顺中央科技事权与地方科技事权的关系;七是从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大学治理模式是大学治理理论化概括的理想类型,是对大学治理历史与现状的高度理性抽象。大学治理形态则是大学治理的具体实践方式,是大学治理模式在治理实践中多样化与丰富性的体现。当前,现代大学治理正日益从政府管控的治理形态走向法人化治理形态,从具有集权色彩的治理体系走向市场取向的分权策略和灵活的治理结构。但在此过程中,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和以外部人士为主组成的董事会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的同时,学术人员在校内行政和学术事务中的权威和影响力在逐步下降,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治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若石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更加多元化。我们不但应当关注经济周期变化,更应重视诸多结构性因素的波动。东亚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动荡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变形”,它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减弱。工业生产、国际贸易泪际资本流动、世界市场价格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等结构性因素成为9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动荡的主要诱因。对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和贸易变化的分析可以说明,结构性波动发生的原因及发挥影响的机制。反思这一变化,应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决策和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