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4)
- 2023(6200)
- 2022(5193)
- 2021(4540)
- 2020(3830)
- 2019(8564)
- 2018(8432)
- 2017(15555)
- 2016(8171)
- 2015(8977)
- 2014(8975)
- 2013(8812)
- 2012(8357)
- 2011(7933)
- 2010(8251)
- 2009(8045)
- 2008(7606)
- 2007(6503)
- 2006(6020)
- 2005(5613)
- 学科
- 济(65520)
- 经济(65488)
- 管理(24570)
- 方法(23523)
- 数学(21615)
- 数学方法(21302)
- 业(19180)
- 企(16490)
- 企业(16490)
- 地方(15884)
- 地方经济(12160)
- 中国(11154)
- 业经(9964)
- 学(9779)
- 农(8317)
- 环境(7983)
- 财(7644)
- 制(7305)
- 融(7081)
- 金融(7081)
- 经济学(7068)
- 体(6926)
- 和(6346)
- 理论(6150)
- 发(6041)
- 贸(6023)
- 贸易(6019)
- 产业(6005)
- 划(5788)
- 易(5734)
- 机构
- 大学(128660)
- 学院(127838)
- 济(67045)
- 经济(66032)
- 管理(48694)
- 研究(47261)
- 理学(42192)
- 理学院(41736)
- 管理学(40848)
- 管理学院(40590)
- 中国(34425)
- 财(27031)
- 京(25741)
- 科学(25378)
- 所(22977)
- 经济学(22603)
- 财经(21938)
- 研究所(20732)
- 中心(20226)
- 经济学院(19979)
- 经(19882)
- 江(18128)
- 院(16786)
- 北京(16411)
- 财经大学(16267)
- 范(15447)
- 农(15435)
- 师范(15345)
- 业大(15052)
- 州(14208)
- 基金
- 项目(82496)
- 科学(66368)
- 基金(61902)
- 研究(60078)
- 家(53395)
- 国家(53031)
- 科学基金(45972)
- 社会(42147)
- 社会科(40144)
- 社会科学(40132)
- 省(31307)
- 基金项目(31058)
- 自然(27742)
- 教育(27429)
- 自然科(27133)
- 自然科学(27131)
- 自然科学基金(26609)
- 资助(26206)
- 划(25887)
- 编号(22301)
- 重点(18987)
- 发(18727)
- 部(18620)
- 国家社会(18493)
- 成果(18098)
- 创(16678)
- 教育部(16677)
- 人文(16132)
- 课题(16042)
- 创新(15736)
共检索到19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
关于20国集团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陈述清楚:第一,与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不同,20国集团是一个非正式国家集团,不承认任何传统形式的创始文件(如正式的条约或国际协定)。第二,集团的成员资格由初始组织者制定的一些标准确定,并没有正式或独立的界定,也没有针对授予成员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小川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对外开放正是针对过去相对来讲相当封闭的经济而言的。从英文的意思看对外开放就是开门政策(open doorpolicy),开门是形象地说明把基本上关闭的门打开,一开始打开一点,逐步开得更大一点,究竟开多大,开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过去没有很好的回答。因而对外开放指的是一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吉昌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背景下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作用 ,讨论了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几个因素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政策取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政策、地区平衡发展政策、就业优先政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开放型经济 政策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幼文
本文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这一论点出发,论证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赢的逻辑以及各自机遇和挑战的内容,说明了吸引稀缺要素的流入是全球化条件下发展战略的核心,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机遇。文章着重分析了新世纪全球化矛盾的性质与原因,从优势要素流出的性质上分析了跨国并购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的两面性,提出全球化与市场开放应当是公平的,面对跨国并购新兴市场经济应当维护发展成果。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困难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应当以全球治理平衡各国各民族、各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全球化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发展战略 经济民族主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项松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托低成本优势,快速而全面地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但从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来看,中国在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且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往往具有"动态"特征,即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具有追寻"低成本"的天然倾向。随着我国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集中上升,环境、资源、能源约束的日益增强,以及其他更多低成本优势国家或地区加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从才
本文从内需和外需的核算出发,首先考察严格条件下的内外需关系,通过逐步放松假设,指出不同国家对内需和外需具有不同的偏好。在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内外需关系的演变过程,论证了扩大内需、构建内需主导的大国开放型经济是现实选择,并从收入、消费和流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内外需关系 内需主导 收入 消费 流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 经济模式 走出去 引进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卢晓菲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重点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开放型经济影响研究侧重于经济效应特别是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外开放的经济质量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管理研究侧重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管理思路、经济安全对策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对策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重点解读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之"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更高水平"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本质。现有文献对"双循环"背景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很少,应进一步研究更高水平开放新经济体制和经济高质量、稳定、安全发展的互动机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洪涛
一、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成效及深层次问题(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学界对开放型经济的理解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开放型经济是一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世界经济,实行对内和对外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经济。国内学者对开放型经济也有着充分的探讨和研究,认识逐渐深入和立体。早期学者主要从中国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对外开放30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30年,本文在论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做出明确判断,规划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引导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南。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外贸体制改革 经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丹阳
过去五年,我国对外开放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了系统部署,加快发展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具有了新的内涵特征。进入新时代,在继续高标准推进相关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将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难题新挑战下顺应历史大势的正确方向,也是各国经济利益深度融合大趋势下推进全球化的可行方案,有其历史与时代的内在逻辑。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既是两个重要的发展命题与时代要求,相互间又有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彬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国家深度协调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渐进过程,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国内市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当前,制度型开放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有助于夯实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内制度基础。同时,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平行市场”的风险,中国需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世界市场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增强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改革国际制度、增加制度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话语权,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及相关机制创设,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富贵
正定县是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近郊县,全县总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54.5万人,耕地53万亩。“七五”期间名列河北省“十强县”,1992年被省批准为“综合改革试验县”。这里靠近城市,交通方便。几年来,我们利用这一优势,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发展城郊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去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2.6%,比历史上增速最快的1992年高出37.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净增153元。回顾我们走过的路,体会颇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阿娜 王厚双
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余年,开放型经济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目前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和资源环境效益三个层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绩效进行了评估,结论印证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商品贸易出口由低附加值的数量发展模式向高附加值的质量发展模式实现转型;贸易结构由商品贸易主导向服务贸易发展实现转型;利用外商投资由低效率的数量发展模式向高效率的质量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国外资本"引进来"发展战略向国内资本"走出去"集约型发展战略实现转型。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转型 路径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