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3)
2023(4364)
2022(3690)
2021(3209)
2020(2625)
2019(5404)
2018(5078)
2017(10299)
2016(5115)
2015(5469)
2014(5498)
2013(5442)
2012(4900)
2011(4637)
2010(4573)
2009(4236)
2008(3920)
2007(3459)
2006(3011)
2005(2781)
作者
(14278)
(12226)
(12018)
(11304)
(7270)
(5816)
(5743)
(4753)
(4479)
(4048)
(4035)
(3996)
(3786)
(3750)
(3713)
(3692)
(3676)
(3578)
(3527)
(3336)
(2902)
(2866)
(2807)
(2789)
(2657)
(2638)
(2542)
(2538)
(2425)
(2306)
学科
(28669)
经济(28650)
管理(13991)
(13038)
方法(10522)
(10421)
地方(9607)
数学(9561)
数学方法(9511)
(8838)
贸易(8838)
(8589)
(8042)
企业(8042)
地方经济(6746)
中国(5541)
产品(5359)
农业(5148)
业经(4999)
环境(4740)
市场(4469)
(4153)
金融(4152)
(4004)
人民(3904)
(3888)
农产(3690)
农产品(3690)
关系(3663)
结构(3652)
机构
学院(77416)
大学(74572)
(37068)
经济(36527)
管理(30523)
理学(26966)
理学院(26660)
管理学(26336)
管理学院(26200)
研究(25879)
中国(19699)
科学(15238)
(14681)
(13760)
(12612)
中心(11879)
财经(11670)
研究所(11639)
经济学(11524)
(10926)
(10699)
师范(10629)
(10593)
经济学院(10503)
(10451)
业大(9996)
(9729)
商学(9443)
商学院(9357)
经济管理(9187)
基金
项目(55236)
科学(45121)
基金(41278)
研究(40587)
(35752)
国家(35476)
科学基金(31190)
社会(28161)
社会科(26987)
社会科学(26983)
(21545)
基金项目(21534)
自然(19165)
自然科(18745)
自然科学(18743)
自然科学基金(18380)
(17721)
教育(17535)
编号(16154)
资助(16101)
(13212)
重点(12422)
国家社会(12319)
(12146)
(11417)
成果(11188)
发展(11042)
(10899)
创新(10768)
人文(10738)
期刊
(41612)
经济(41612)
研究(21878)
中国(10907)
管理(10338)
(9576)
科学(9557)
学报(8798)
业经(8632)
经济研究(8360)
(7617)
农业(7194)
大学(6800)
商业(6657)
学学(6540)
(6061)
金融(6061)
技术(5900)
(5346)
问题(5333)
国际(5119)
教育(4825)
财经(4817)
资源(4631)
世界(4528)
统计(4471)
商业经济(4413)
(4269)
(4209)
(4105)
共检索到10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炜  韦春竹  薛德升  黄耿志  常影  
【目的】水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稳定粮食供应链网具有重要意义,揭示水产品消费足迹链路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基于世界粮农组织水产品数据库,本文选取2019年全球21个区域,从区域、部门、种类3个层面构建了全球区域尺度的水产品MRIO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探究了全球各区域水产品生产消费足迹链路特征。【结果】(1)全球各区域水产品消费足迹呈长尾分布,中国水产品消费足迹以6877.8万t(38.6%)居于首位,其次是东亚及东南亚、南亚、欧盟、北美,均超过700.0万t。(2)全球水产品消费足迹在部门及区域间表现较强流动性,各部门总计约89.9%流入人类消费部门,并且占比达26.0%的消费足迹参与国际贸易实现跨区域转移。(3)水产养殖部门是仅次于人类消费的第二大消费足迹流入部门,同时各区域鱼类消费占比均超过62.0%,其次为软体类、甲壳类等。(4)中国内部消费足迹占比达83.9%,其中水产养殖比重为76.8%,输入消费足迹是水产养殖生产所需鱼粉鱼油的重要补充,主要来源于南美、东亚及东南亚等区域。【结论】因此,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强化渔业资源管理、推进绿色健康养殖,实现水产品生产消费足迹链路的调整和提升以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巧龙  郑义  陈钦  
市场整合水平的测度是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准确有效的测度,分析市场结构及运行效率,有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进而推动市场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采用Moran’s Ⅰ和Geary指数,在"修正的一价定律"的框架内,以国内29个省、市和自治区水产品市场为样本,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市场仅中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及吉林省的水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高。地方保护主义、运输条件和地方政府博弈的"囚徒困境"是阻碍水产品市场整合的主要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燕卿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米健  罗其友  程磊磊  
本文利用1990-2005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划分为7个区,其中东部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两区域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90%左右;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变化趋势,7个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具有相似性,各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比例趋于稳定;最后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了全国和各区域在2010年和2020年的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2010年、2020年全国水产品预测产量分别为5900.44万t和7192.37万t。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丽霞  任志远  薛亮  
文章选择延安地区为实证案例,采用生态安全与生态足迹方法评价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在区域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或不安全发展态势。其中,生态安全度综合评分值为0.404,属于较不安全;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0.474 6 hm2的人均生态赤字。同时,就实证分析过程对2种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及适用范围予以评价,以期为探讨更真实、全面、客观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汉琨  张心灵  范文娟  刘宇晨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界定生态服务的上游供给方和下游受益方,并根据各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建立差异性补偿标准,以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个牧业盟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内蒙古各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再以草原生态外溢价值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财政资金在不同牧业盟市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构建跨区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稳居前4位的盟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平均每年生态外溢价值依次为7.69×10~(24)太阳能焦耳、3.92×10~(24)太阳能焦耳、2.54×10~(24)太阳能焦耳和2.20×10~(24)太阳能焦耳,其他盟市的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的排名不断波动;(2)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以及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长期处于补偿赤字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赤字分别为11.33亿元、4.75亿元、2.48亿元和5.24亿元;而东部地区通辽市和赤峰市以及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长期处于补偿盈余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盈余分别为2.99亿元、3.93亿元、1.84亿元和7.27亿元。文章提出在新一轮补偿标准设定时,应适当降低补偿盈余地区的补偿资金,向补偿赤字地区转移,进一步提升赤字地区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供给量建立区域差异性生态补偿标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及政策激励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日本水产品消费呈现数量先增后减,消费品种与消费形态多样化,地域差异逐渐消失,年龄阶层与收入阶层差异凸显,水产品消费结构复杂化的趋势。中国现阶段的水产品消费与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的情况相似,处于消费总量不断增加,总体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中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继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完善流通渠道,以适应未来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环青海湖地区4个县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并与青海省总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年来,环青海湖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出现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但生态足迹多样性不足;环青海湖四县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方面差异极大。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实现环青海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彬  郝佳馨  
文章使用能源生态足迹测算方法,对中国1995—2016年的能源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能源足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1年间,能源足迹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从区域内、区域间、超变密度三方面对能源足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能源生态足迹区域内差异呈现"东—西—东北—中"递减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影响能源足迹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超变密度差异因素,区域内差异因素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玥  柴青宇  柴方营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战略。黑龙江省区域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水产品品牌建设的区位优势;总结了包括企业品牌意识不足,建设落后;产业集群不足,区域品牌较少;政府组织不到位,产业协会职能不突出等现存问题;构建了黑龙江省的“一司一标”“一地一品”“一域一特”的水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体系;最后提出了水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晓斐  韩永辉  
RCEP生效有望提升未来亚太区域贸易增长基线,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产生重大影响。RCEP区域以环绕南洋、东海地区为主,丰富的海域资源、先进的养殖技术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极其发达的水产品贸易。中国是世界水产品养殖、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水产养殖业早已成为中国食品安全战略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分析RCEP区域水产品产业链特征,研究中国参与RCEP区域水产品产业链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产品贸易结合度指数、RCA指数、G-L指数、HIIT和VIIT指数,对RCEP区域水产品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导向性特征、中国所处位势以及产业链区域延伸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RCEP区域水产品产业链具有较高的完整度,能形成区域水产品产业链闭环,中国处于“承高启低”位势;中国与RCEP各成员方之间水产品产业链国际分工整体以垂直型分工为主,且因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差异而形成明显的导向性差异;中国水产品产业链在东盟向上游和中游延伸的空间较大,在日本和韩国向下游延伸的空间较大,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向上游和下游同时延伸的空间较大。因此,中国应该把握机遇,从设施联通、产业链延伸、技术升级和制度型开放四个方面,提升在RCEP区域水产品产业链中的治理能力,增强亚太区域产业链治理功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石英华  刘彻  
跨区域公共产品是较为特殊的公共产品,覆盖特定空间范围,涉及多方利益博弈。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涉及到越来越多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学界相关研究大多出于国际合作的视角,关注国内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的文献较少。本文首先界定了跨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继而以区域间博弈的视角分析我国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困境,最后从开源和增效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胡知能  张鹏  
针对新产品跨区域的扩散问题,将市场分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并考虑本地市场对外地市场产生的影响。通过改进的Bass扩散模型,进行以价格策略组合和免费商品赠送为促销策略的优化分析,探讨区域扩散过程中两地市场的扩散情形。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产品促销策略中,赠样会促进产品扩散,渗透价格策略最优;本地市场对外地市场产品的扩散存在促进作用;考虑重复购买行为时,促销策略产生的效果不变。灵敏度分析表明外部影响率对各自市场的赠样水平存在较大的负影响,但对非自身市场负影响较小;本地市场对外地市场的影响率和/或批量购买量越大,本地市场就越值得采用赠样,但外地市场则越不值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必修  
本文采用改进了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79-2010年间大陆与台湾地区水产品的贸易成本,采用普莱斯-温斯登FGLS估计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趋缓,汇率的波动带来了水产品贸易成本的上升;海峡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水产品贸易成本,台湾当局所制定的"戒急用忍"和"积极开发,有效管理"等针对大陆的限制性经贸政策提升了两岸水产品贸易成本,两岸"三通"的实现有效降低了水产品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