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1)
- 2023(6318)
- 2022(5297)
- 2021(4753)
- 2020(3712)
- 2019(8033)
- 2018(7978)
- 2017(15595)
- 2016(8335)
- 2015(8925)
- 2014(8262)
- 2013(8171)
- 2012(7167)
- 2011(6387)
- 2010(6214)
- 2009(5768)
- 2008(5222)
- 2007(4578)
- 2006(4105)
- 2005(3778)
- 学科
- 济(26468)
- 经济(26444)
- 管理(23711)
- 税(21612)
- 税收(20168)
- 收(20001)
- 业(17773)
- 企(14760)
- 企业(14760)
- 财(11541)
- 环境(10578)
- 方法(8153)
- 农(7838)
- 学(7404)
- 中国(7264)
- 贸(7062)
- 贸易(7059)
- 数学(6919)
- 易(6884)
- 数学方法(6818)
- 务(6032)
- 财务(6021)
- 财务管理(6015)
- 业经(6013)
- 制(5919)
- 和(5807)
- 企业财务(5646)
- 划(5547)
- 地方(4978)
- 财政(4934)
- 机构
- 学院(104779)
- 大学(100571)
- 济(40730)
- 经济(39896)
- 研究(36599)
- 管理(35534)
- 理学(30163)
- 理学院(29777)
- 中国(29634)
- 管理学(29221)
- 管理学院(29025)
- 财(25561)
- 科学(22865)
- 京(21357)
- 所(18864)
- 财经(18490)
- 研究所(16749)
- 经(16646)
- 中心(16404)
- 江(16304)
- 农(15535)
- 业大(13993)
- 院(13859)
- 财经大学(13487)
- 北京(13396)
- 范(13334)
- 师范(13202)
- 州(13005)
- 经济学(12527)
- 省(12118)
- 基金
- 项目(69089)
- 科学(54159)
- 研究(51773)
- 基金(49770)
- 家(43993)
- 国家(43695)
- 科学基金(37060)
- 社会(32179)
- 社会科(30573)
- 社会科学(30567)
- 省(26905)
- 基金项目(25795)
- 自然(23644)
- 自然科(23064)
- 自然科学(23060)
- 划(22921)
- 自然科学基金(22590)
- 教育(22558)
- 编号(22192)
- 资助(19649)
- 成果(17237)
- 重点(16156)
- 发(15788)
- 课题(14683)
- 创(14604)
- 部(14170)
- 性(14089)
- 项目编号(13821)
- 创新(13792)
- 国家社会(13554)
共检索到163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税边境调整措施的应用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学术上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对物理性投入物及非物理性投入物所征国内税包括碳税是否适于出口边境调整及进口边境调整。本文通过对GATT边境税调整工作组报告及GATT边境税调整相关条款、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及相应的注释和脚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新解读,结合GATT边境税调整的案例以及增值税边境调整的实践和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提出了对物理性投入物及非物理性投入物所征国内税包括碳税不仅适于出口边境调整,也适于进口边境调整的学术观点。当碳税边境调整措施实施的法律障碍得到有效去除,碳税及其边境调整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实施和应用,全球气候恶化的趋势因...
关键词:
碳税 边境调整 WTO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玲
一、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的政策考量(一)预防和缓解气候措施导致的本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竞争力问题是现阶段气候变化和贸易谈判的核心。理论上,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几乎内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鲁青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二氧化碳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开始着手采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通过征收碳税的形式来减排。此外,在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多边气候治理体制下,由于实施强制减排措施的国家担心本国相关碳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碳泄漏",纷纷声称要采用边境碳调整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法国在发达国家中最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气候变化带来的动荡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社会,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工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创设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作用上和将来的前景方面存在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很多学者认为,与碳交易机制相比较,碳税及其边境调整是一种更有效、更简单,并且具有超出预期效果的减排机制。碳税边境调整措施被认为是解决因碳税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露问题最好的办法,并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税 边境调整 贸易规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文章分析了GATT第20条(b)项(g)项一般例外条款以及GATT第21条(b)款第(3)项、第21条(c)款安全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相应要求和相关案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税边境调整措施援用GATT第20条(b)项(g)项以及GATT第21条(b)款第(3)项、第21条(c)款使其获得合法性的各种可能性,提出进行一般例外条款审查时需要注意避免基于保护目的对例外条款的滥用,避免措施成为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也不能是掩盖起来的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在进行安全例外条款审查时,一方面不能禁止纯粹出于安全理由所需要的措施,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得太松以至一些国家在安全的掩护下采取真正具有商业目的的措施,从而使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秋雁 刘业帆
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举措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探讨MRV内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中国MRV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借鉴欧盟和美国MRV体系,提出了秉承"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理念,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MRV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绍军 史明宇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低碳城市"的内涵,认为低碳城市不仅是技术、管理、发展模式的更新,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形态,即低碳城市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的整合来使某个特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形态适合低碳城市的发展。探讨了目前中国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即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低碳城市的矛盾、低碳城市的炒作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偏重实践而忽视理性思考、信仰的缺失和物质主义的盛行、技术和管理的路径依赖以及二极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最后提出了低碳城市在中国实现的路径选择,重点在于通过整合城市社会系统中政府/权力、企业/市场、市民/社会、观念/文化的形态和关系来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超 王鑫 王风谦 栾晓辉 李雪 柏常禄 葛凡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趋变暖的气候使得碳减排成为世界上很热的一个议题。本文从全球CO2的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入手,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碳减排国际合作情况,分析了碳减排技术和投资热点。最后对我国碳减排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碳减排 低碳经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龚辉文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有其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框架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税收政策,二是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税收政策,三是提高人类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从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郝成元 赵伟 赵同谦
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已经是当今自然科学重大课题之一,中国的区域响应也日渐引人关注。依据黑龙江、新疆、西藏三省区93个国家基准或基本气象站1961—2008年间的日气温和降水数据,就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过程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①气温变化方面,三省区均呈明显升温趋势,研究时段内黑龙江、新疆、西藏增温幅度分别为1.71℃,1.20℃,1.15℃,且都通过了α=0.01的统计检验;②不同季节增温幅度上,黑龙江省以冬春增幅最大,而新疆和西藏则均以秋冬两季增温最强;③降水量变化方面,黑龙江年降水量有所减少,新疆和西藏则有所增多,但趋势都不十分明朗;④黑龙江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夏秋两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东 王璟珉
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并纳入到自身战略层面中,将其视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璐瑶 陆玉麒
"一带一路"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旨在打造利益、命运与责任共同体的发展举措。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博弈中占有积极主动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纵观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主权国家和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举措,提出中国特有的响应机制,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外交形象和有效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困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气候变化 响应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茜 陈正洪 陈英英 陈子凡 张雨 鲁静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媛 方修琦 徐锬
气候变化对于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研究过去几十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时,常规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实际产量的数据拟合出以时间为变量的趋势产量,实际产量与趋势产量的差值即为气候产量。但这种方法在评估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时存在一定缺陷。在常规算法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即通过选取基准时段,建立反映气候要素与作物单产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来估计非基准时段内的气候产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气候要素存在趋势性变化的时段。以黑龙江省为例,将改进算法和常规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改进算法得到的气候产量更能真实地反映气候变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蓓莉 徐长乐 刘洋 徐廷廷
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潮滩与湿地广布,未来海平面上升加剧的风暴潮灾害、咸水入侵等灾害,将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应用情景模拟法和脆弱性评估法来评估上海市河口海岸地区的脆弱性,定量化研究了2030年和2050年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灾害的情景下的威胁区域。到2030年和2050年海平面将分别上升86.6mm和185.6mm,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将达0.87~60.29cm和1.56~108.52cm,上海市将面临类似9711号台风的威胁。在此情景以及现有的防灾基础之上,对上海市河口海岸地区进行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应对风暴潮最脆弱的地区是黄浦江两岸的低洼地区。在类似97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