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3)
- 2023(6275)
- 2022(5245)
- 2021(5237)
- 2020(4162)
- 2019(9494)
- 2018(9200)
- 2017(17130)
- 2016(9343)
- 2015(10868)
- 2014(10477)
- 2013(10492)
- 2012(10253)
- 2011(9593)
- 2010(9526)
- 2009(9192)
- 2008(9237)
- 2007(8158)
- 2006(7273)
- 2005(6811)
- 学科
- 济(42958)
- 经济(42902)
- 管理(26598)
- 业(23252)
- 企(19208)
- 企业(19208)
- 方法(18807)
- 数学(16091)
- 数学方法(15918)
- 中国(14171)
- 贸(11113)
- 贸易(11104)
- 易(10964)
- 农(10872)
- 学(9952)
- 制(9402)
- 财(9071)
- 业经(8355)
- 体(8043)
- 银(7058)
- 银行(7034)
- 融(6954)
- 金融(6954)
- 关系(6858)
- 行(6852)
- 环境(6642)
- 农业(6455)
- 和(6435)
- 划(6287)
- 策(6214)
- 机构
- 大学(145675)
- 学院(140462)
- 济(65170)
- 经济(64214)
- 研究(57368)
- 管理(50171)
- 中国(45674)
- 理学(42888)
- 理学院(42319)
- 管理学(41672)
- 管理学院(41405)
- 科学(33219)
- 京(32963)
- 所(29590)
- 财(28828)
- 研究所(27039)
- 中心(24498)
- 财经(23278)
- 农(22953)
- 经济学(21903)
- 北京(21606)
- 经(21552)
- 院(20587)
- 经济学院(19660)
- 范(19097)
- 江(19021)
- 师范(18912)
- 业大(18382)
- 农业(18128)
- 科学院(17923)
- 基金
- 项目(91509)
- 科学(73069)
- 基金(70363)
- 研究(65476)
- 家(63124)
- 国家(62698)
- 科学基金(52365)
- 社会(44305)
- 社会科(41968)
- 社会科学(41956)
- 基金项目(35671)
- 自然(32862)
- 自然科(32157)
- 自然科学(32149)
- 自然科学基金(31611)
- 省(29714)
- 资助(29625)
- 教育(29525)
- 划(27589)
- 编号(23826)
- 部(22511)
- 中国(21810)
- 重点(21418)
- 成果(20747)
- 国家社会(20228)
- 教育部(19333)
- 发(19182)
- 创(18085)
- 大学(17576)
- 人文(17339)
共检索到21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钮松 王九思
当代国际社会面临一个巨大挑战: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应如何妥善解决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本文针对该挑战不但提出了建立一个WTO模式的治理组织的解决方案,还针对体制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应对措施:第一,建立如WTO模式的经济法律体系;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团体共享排放额度;第三,借鉴和整合现有的排放贸易组织。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气候变化治理中维护自身利益和充分发挥自身重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全球气温升高,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工业化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大会制订了《京都协议书》及《巴厘岛路线图》,目前中国已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为此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本文对中国今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进行了论述和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惠惠
全球治理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治理,是一种民主的治理,国家、国际组织、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将以平等关系,共同承担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责任。《全球治理:概念与理论》一书对全球治理的制度与结构进行了介绍,同时在与国家治理的比较研究中突出了全球治理的地位和角色。该书结合全球治理理论的新发展,选择全球社会组织、全球冲突与安全治理、全球金融与
关键词:
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约翰·普雷斯科特
一、改革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全球治理机制涉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尚未在这个领域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在这方面,迫切需要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实现共同发展,特别是要解决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不可接受的。历史证明,现行的国际治理机制,比如国际货币经济组织(IMF)、国际能源机构和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林琳 胡苑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城市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实现主体化转型,有力补充了这一过程中国家行为的不足。以城市气候治理经验跨国传播为基础的主动型治理(横向)、以城市与气候变化国际组织上下贯通为主导的互动性治理(纵向)和以中央权威命令下城市气候实验为主的强制性治理(科层)是城市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三种主要形态。然而,这一行为可能受到上级治理主体的权力限制和城市内部治理主体异质性的困境。对此,我国需要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气候实验,结合规划法整合城市气候治理措施,推进城市气候治理的国际互动,以系统性优化城市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宏禹 王丹彤
本文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身份由"被动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到"积极贡献的新兴大国"的原因;在"转变动力"与"转变目的"分析框架中,选取国际制度和预期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治理身份转变的因果机制;在"德班平台谈判"期间,揭示中国治理身份和行为偏好转变原因。本文强调国际制度对中国外部身份认同的激励和内化作用,建构预期目标对中国内部身份偏好影响路径,认为三者在动态循环中达到"内部结构均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付丽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最为复杂的重大挑战之一。作为国际多边合作框架的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无法置身事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适应对策 气候外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有绪
本文以OSU模型和以GFDL、GISS、NCAR、OCU及UKMO等模型的综合分析对中国气候变化的预测为基础,讨论大约在2020年大气CO_2浓度两倍时对中国森林变化的预测途径。以杉木林的生长、产量和分布、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的树种组成和生长,以及我国森林带的可能变迁为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森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薄凡 庄贵阳 禹湘 陈湘艳
2017年8月18日至20日,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中的"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薄凡 庄贵阳 禹湘 陈湘艳
2017年8月18日至20日,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中的"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治宇 周亚同
近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首次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并进一步指出,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人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EPA此次的报告是时隔4年后的首次发布,上一次报告的数据还定格在2016年。因为特朗普政府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存在,EPA的气候报告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被冻结。拜登执政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关注气候变化,也使得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再次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本文首先就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剖析了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谈判过程,最后,分析了中国气候变化政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碳税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碳减排问题,中国参与战略的立足点必须放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上,争取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