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4)
2023(17198)
2022(14568)
2021(13433)
2020(11316)
2019(25790)
2018(25537)
2017(48316)
2016(26166)
2015(29604)
2014(29938)
2013(29393)
2012(27655)
2011(25141)
2010(25316)
2009(23485)
2008(22939)
2007(20509)
2006(17988)
2005(16358)
作者
(77669)
(65192)
(64734)
(61562)
(41272)
(31226)
(29644)
(25526)
(24694)
(23193)
(22189)
(21909)
(20769)
(20511)
(20258)
(20137)
(19445)
(19302)
(18894)
(18604)
(16516)
(16178)
(15948)
(15006)
(14839)
(14430)
(14419)
(14367)
(13230)
(13064)
学科
(123391)
经济(123263)
管理(71546)
(67249)
(53092)
企业(53092)
方法(47707)
数学(41639)
数学方法(41142)
中国(33135)
(31608)
地方(30045)
(27476)
(26824)
业经(25475)
农业(21369)
(21326)
(20090)
贸易(20079)
(19367)
(18750)
金融(18742)
(18642)
银行(18591)
环境(18269)
理论(17941)
(17921)
(17362)
地方经济(17252)
技术(16055)
机构
学院(379074)
大学(377907)
(160180)
经济(156798)
管理(140900)
研究(135774)
理学(119929)
理学院(118494)
管理学(116305)
管理学院(115597)
中国(102271)
科学(83723)
(81344)
(72208)
(70090)
(66703)
研究所(63532)
中心(62038)
(58623)
财经(56652)
业大(56490)
农业(52356)
(51828)
北京(51461)
师范(51255)
(51239)
经济学(49330)
(48735)
(46359)
经济学院(44102)
基金
项目(249007)
科学(195138)
研究(181240)
基金(178742)
(156630)
国家(155302)
科学基金(132114)
社会(114232)
社会科(108187)
社会科学(108163)
(98589)
基金项目(93703)
自然(84840)
教育(83657)
(83115)
自然科(82856)
自然科学(82832)
自然科学基金(81319)
编号(73749)
资助(73370)
成果(60281)
(58146)
重点(57041)
(54562)
课题(51939)
(51263)
创新(48018)
科研(47704)
国家社会(47196)
教育部(46420)
期刊
(184669)
经济(184669)
研究(113530)
中国(79011)
学报(61335)
(61088)
(56627)
科学(55461)
管理(52614)
大学(45860)
教育(43175)
学学(43123)
农业(41506)
(35682)
金融(35682)
技术(35343)
经济研究(30133)
业经(29888)
财经(28408)
(24561)
问题(23853)
(22015)
技术经济(19594)
统计(19062)
(18686)
图书(18514)
(18041)
世界(17522)
商业(17463)
资源(17417)
共检索到580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玉高  徐嵩龄  贺菊煌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二个在不具备完全科学确定性下达成的国际环境条约(臭氧层损耗物质控制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起草和推动这一公约签署中,自始至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气候公约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保护了发展中国家权利的国际条约。公约所确立的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污染者支付原则,使得对正确地处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之间在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减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  
公平正义是道德范畴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当前各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学界认同了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但对于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理论逻辑的探讨尚显不足。笔者从伦理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的互逆维度,亦即市场经济的合公平正义性与公平正义的合经济性的有机统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现阶段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是制定国际社会公认的公平且兼具可操作性的减排方案,而碳排放权分配是任何减排方案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国家利益不同,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可行性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罗尔斯正义论视角解读最具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所蕴含的"公平"涵义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和代际公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方案,发展中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减排方案更加符合正义论的要求和原则,能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代际公平方面,对贴现率选择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经济学家在价值观念和协调减排当前成本与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红霞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浓度稳定在450ppmCO_2eq,是控制全球温度在工业化前升高2℃以内的关键,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人类能够避免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性后果的最低限度。事实上,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全球增温2℃的目标,而是导致全球向增温3-4℃的趋势发展。明确的引导世界走上控制升温2℃的路径,除了期待2011年底南非德班的气候谈判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外,全球2012年后的气候政策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迫切需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娟  
转型中国改革深度推进的现实呼唤公平正义,而社会公平正义需要依法治国的保障。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反思,可以发现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问题凸显的深层次原因与市场、资本和权力三个重要因素密切关联。具体而言,市场"脱嵌"于社会导致两极分化;资本的"脱域性"造成现代性悖论;权力界限模糊面临权力是否可持续和社会是否能健康之双重考验。因此,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辩证关系、积极扬弃资本逻辑悖论以培育公民精神、廓清权力界限并对反贪防腐常抓不懈,是社会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经纬  吕莉媛  
REDD+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重要固碳减排机制。世界人民期盼REDD+机制能够科学、公平、正义地运行,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但事实上REDD+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违反公平正义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从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差异大、REDD+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其程序执行效率低等因素探讨了REDD+公平正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经纬  吕莉媛  
REDD+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重要固碳减排机制。世界人民期盼REDD+机制能够科学、公平、正义地运行,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但事实上REDD+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违反公平正义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从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差异大、REDD+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其程序执行效率低等因素探讨了REDD+公平正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廷  
建立在尊重国家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基础上的传统国际法并不能够自动地解决气候变化的正义问题。承认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并许可其无限制地排放虽然尊重了国家的自由权但是它必然损害其他国家免于受到来自他国污染导致的损害后果的权利。从整体上判断,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逐步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破坏了人类社会安排。气候变化对地球上不同的国家所带来的冲击不同。有些国家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气候,由此支出巨额的成本,但北半球有些工业发达国家可能会因气候变化而获利。要求气候变化减排的赢家向输家支付边际成本,作为激励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问题。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毅  谢飞  
曾几何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领导人对话会,到APEC会议、亚欧会议,以及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主题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当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继而提出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希望以金融资本的力量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教育正义是主体对复杂的教育根本价值的合理性追求,包括机会、过程和结果平等的互利公平正义与超越公平的德性正义。教育机会公平体现为以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地实施和评估教育权利、义务和投入的平等;教育过程公平体现为以平等方式对待所有受教育者和以兜底方式使条件差、质量低的教育达到基本平等,并持续提高所有教育条件和质量、效率水平的过程;教育结果公平体现为以同一个尺度一视同仁地评估教育质量、效率提升程度的平等。教育公平是追求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效率持续地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状态。扶贫帮困和追求卓越的德性正义是非功利和超越互利公平的正义。追求教育正义必须把实现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效率紧密结合,使教育公平正义与超越公平的仁爱德性的教育正义互为保证、相互促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葛全胜  王芳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  冯俏彬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曾经不太热门的气候变化经济研究领域,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1991~2018年共3632篇文章,然后以这些文章作为基础数据,利用可视化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得到文献共被引图和关键词国别(地区)图,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追踪。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研究主题各有侧重;在文献发表数量上,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6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并不处在研究前沿,尚缺乏开创性的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传一  刘德顺  
1997年日本京都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为附件 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义务 ,并在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为深入了解京都三机制的实质 ,本文首先分析了边际减排成本的概念 ,然后分析了京都三机制及其收益分配问题。由于中国是非附件 国家 ,与中国有关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本文讨论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的问题。本文最后对京都三机制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总结 ,并对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磊  
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权利是现代社会人们表达利益和需要的最基本、最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所谓分配的公平正义表现为公民权利能够获得保障。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审视分配制度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