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5)
2023(10163)
2022(9002)
2021(8415)
2020(6920)
2019(16004)
2018(16195)
2017(31313)
2016(17175)
2015(19229)
2014(19198)
2013(19115)
2012(17407)
2011(15700)
2010(15424)
2009(13788)
2008(12899)
2007(11053)
2006(9443)
2005(7979)
作者
(49633)
(41010)
(40570)
(38713)
(25995)
(19619)
(18419)
(16292)
(15557)
(14505)
(14231)
(13708)
(12923)
(12787)
(12696)
(12465)
(12319)
(12144)
(11678)
(11663)
(10239)
(9877)
(9812)
(9282)
(9195)
(9039)
(8971)
(8934)
(8189)
(8077)
学科
(66531)
经济(66464)
管理(49368)
(43925)
(37018)
企业(37018)
方法(32013)
数学(27767)
数学方法(27439)
(17570)
(16293)
中国(15667)
环境(15162)
(15025)
业经(14174)
地方(13351)
(12140)
(11398)
贸易(11394)
理论(11374)
(11060)
农业(11005)
(10869)
技术(10295)
(9917)
(9858)
财务(9857)
财务管理(9841)
教育(9372)
企业财务(9328)
机构
大学(239562)
学院(236597)
管理(98011)
(90062)
经济(88035)
理学(85806)
理学院(84847)
管理学(83276)
管理学院(82869)
研究(79322)
中国(56523)
科学(52044)
(51932)
(39599)
(38602)
业大(38489)
(37770)
研究所(36677)
中心(35419)
北京(33053)
(32389)
财经(32008)
(31773)
师范(31478)
(30118)
农业(29279)
(29162)
(26616)
师范大学(25689)
经济学(25647)
基金
项目(172435)
科学(134911)
研究(124896)
基金(124826)
(109626)
国家(108773)
科学基金(92993)
社会(76229)
社会科(72184)
社会科学(72163)
基金项目(67109)
(67022)
自然(62479)
自然科(60931)
自然科学(60921)
自然科学基金(59798)
(57101)
教育(56302)
资助(51400)
编号(50836)
成果(40247)
重点(38507)
(37241)
(36478)
(35438)
课题(34563)
科研(33623)
创新(33028)
大学(31679)
教育部(31673)
期刊
(93773)
经济(93773)
研究(66961)
学报(39771)
中国(39450)
科学(36998)
管理(33849)
(32705)
大学(29846)
学学(28022)
(26770)
教育(26211)
农业(23293)
技术(19934)
(16227)
金融(16227)
业经(16119)
经济研究(14399)
图书(14028)
财经(14017)
林业(13268)
科技(13113)
问题(12358)
理论(12272)
(11764)
(11736)
资源(11600)
实践(11570)
(11570)
技术经济(11350)
共检索到32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玉杰  田地  侯正阳  王明刚  张乃莉  
“森林是碳库”生动释意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固碳是实现我国“双碳”愿景的重要路径。我国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对全球森林碳汇功能的总体升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且长久以来秉持传统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实践,在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高效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功能,以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仍旧存在巨大挑战。本文以全球森林五大碳库的现状及其生物与非生物驱动因素为切入点,系统阐述森林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等现代碳汇评估方法,着重梳理提升森林碳汇的潜在途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森林碳汇功能稳固持续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未来森林碳汇研究首先应着力于构建多尺度、全方位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综合评估体系;其次应构建森林全组分碳库综合分析框架,贯穿于森林碳汇的监测、评估和提升途径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消除全球森林碳汇强度和动态估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建立可持续的林业碳金融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强化国际相关领域合作,为林业碳金融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吴伟光  黄敏  宁可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理配置稀缺的要素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政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研究状况,明确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主要包括国内碳汇市场未形成;现有模型在本研究中不适用,长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认为以"非京都市场"框架下考察森林碳汇供给更可行;需要根据碳汇营林实践修正相关模型和数据以及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森林经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尧  徐佩  傅斌  王威  王海雯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可以指导森林保护、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规划等。文章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常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进行归纳与分类,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两方面综述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论述了各类模型的主要特征、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代表性应用成果,探讨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的主流研究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刚  
加强生态建设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暖、科学发展林业、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在生态建设中有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我国1979-2020年的森林碳汇实物量及经济价值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森林碳汇量由1979年的108.32亿吨上升到2020年的173.78亿吨碳,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由1083.2亿美元增加到1737.8亿美元(按国家发改委设置的10美元/吨碳计算),我国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成熟森林在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长期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全球掀起了成熟森林固碳研究热潮。理解成熟森林碳储存和碳源/汇动态,有助于评估和预测成熟森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对于估计森林碳减排范围、发展近自然林管理策略亦十分重要。本研究在介绍成熟森林林龄阈值的基础上,分析成熟森林碳储量与碳分配以及自然成熟森林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综述成熟森林固碳的3个假说:1)碳中性假说随着森林演替林龄增加,森林生产力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到成熟森林阶段,森林碳吸收与生态系统呼吸达到平衡,因而处于碳中性状态;2)碳汇假说许多热带、亚热带以及北半球的北方和温带成熟森林可持续固碳几百年,成熟森林为全球碳汇,成熟森林固碳主要集中在土壤中,可能与气候变化引起森林生产力增加、植被碳流向土壤碳的比率随森林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以及气温上升和大气氮沉降等降低土壤异养呼吸有关;3)碳源假说少数研究报道认为成熟森林为净碳源,与成熟森林地被物、枯死木及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加快有关。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成熟森林能持续固碳,支持成熟森林碳汇假说。建议今后:1)加强成熟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2)从生态系统呼吸及其构成角度探讨成熟森林碳源/汇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加强全球变化对成熟森林固碳的影响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新扩   王丽君   宋增禄  
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评价其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将碳资产价值理论引入森林碳汇领域,提出一种评估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方法,继而通过实例估计某森林碳汇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合理值,并对该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1)森林碳汇具有较高的、可度量的碳资产价值;(2)碳资产理论能够为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和计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项目碳汇量和碳汇价格,与碳汇价格变动相比,项目碳汇量变动对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具有更大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卫洪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气体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西部是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占比过半的地区,也是国家碳减排目标实现的重点区域。发展森林碳汇功能区对提升森林固碳功能、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速集体林权改革制度与碳汇交易建设机制的结合以及保障林业资金来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西部现有森林资源优势,研究西部森林碳汇功能区建设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森林碳汇增储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恒  王弟  赵鹏  
以山西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碳税法对山西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评价山西省森林碳汇交易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个清查期内,山西省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林型中杨树、栎类和油松对碳汇经济价值的贡献最大,不同林分中天然林贡献大于人工林,不同林龄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从层次分析结果可知,区域政策最为重要,其次是法律法规,排名第三的是专业人才,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权重值相差不大,排名第六的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分析可知,今后山西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注重森林碳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金玉   马致远   胡琛   李田   雷静品  
原始森林是指由乡土树种自然演替而成,没有明显人为干扰痕迹,生态过程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森林,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稳定的碳储库和资源库,对全球气候调节及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领域内明确、规范原始森林的概念和监测方法,有利于世界原始森林资源的清查、保护及监测。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原始森林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原始森林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原始森林资源清查和监测的现状,综述了原始森林的重要生态功能:1)原始森林固碳能力存在的碳中性、碳源及碳库假说;2)原始森林具有优于其他森林的水文调节功能;3)原始森林是物种基因库,具有突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基于目前对原始森林概念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将原始森林单独分类;加大对原始森林生态功能研究,开展原始森林固碳潜力、土壤呼吸的研究;增加原始森林水文调节能力研究,探索原始森林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探究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减少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士杰  王庆贵  
北方森林是地球上第2大生物群区,约占陆地森林面积的30%,提供了从局地到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850年以来,全球性持续升温不断显现,2000—2050年全球至少升高2℃,甚至更高。预计到2100年,北方森林区冬季平均温度将升高1.3~6.3℃。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都将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该区域发生了很多与温度升高相关的潜在生态响应。本文从碳循环、生物多样性、干旱化和林火发生频率以及冻土变化等方面具体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响应结果如下:1)气候变化对于北方森林碳循环动态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迄今为止并没有达成共识;分解对于温度的反应敏感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时明芝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显著地改变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对森林和以林为生的人口都会造成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而适应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社会经济及对策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笔者从气候变化对历史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森林演替、森林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森林水文调节和水质、森林生态系统的未来、森林生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现有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忽略了其它环境因子的作用;忽略了不同物种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瑞  沈月琴  杨虹  何佳渝  
首先,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森林碳汇的相关概念、森林碳汇的计量方法、森林碳汇的效益。其次,阐述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再次,对森林碳汇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企业森林碳汇需求主要受内部特征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和市场机制三大因素影响;社会公众需求主要受个人特征因素、主观意识因素和外部条件因素三大因素影响。最后,提出要加强森林碳汇需求方面的研究等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周光  龙飞  祁慧博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其碳汇能力俨然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如何准确地估算森林碳汇价格对于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森林碳汇能力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中国1990—2018年林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自相关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并结合岭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森林碳汇价格的核算方程,运用此价格核算方程估算了中国1990—2018年的森林碳汇价格。研究发现:中国1990年的森林碳汇价格为8.422元,而到了2018年其价格已经上涨到387.282元,年均增长率为14.56%,年均价格为120.294元。森林碳汇价格总体上随着时间以及投入要素的变化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罗斯生  魏书精  王振师  李小川  刘菲  
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林火干扰作为非连续的生态因子,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驱动因子,可显著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养分循环和能量传递,引起森林碳库和碳分配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森林演替进程及固碳能力。本文阐述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进展,重点论述林火干扰导致的直接碳损失以及通过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呼吸的改变间接影响森林碳循环和碳平衡;并分别阐明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林火干扰通过直接改变植被覆盖度进而影响植被碳库和营养元素周转,最终影响植被的碳固定及碳从植被向土壤的转移,导致不同碳库之间的重新分配。通过探讨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对林火干扰的响应,揭示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循环的间接且长期影响的机制;在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凋落物碳库的影响方面,主要探讨林火干扰后凋落物生产量在不同林火强度和环境梯度下的变化;在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方面,通常在小尺度范围内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垂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形条件的变化,而在相对大的区域尺度下,气候、土壤质地、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和管理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空间迁移和形态转化,从而导致不同区域范围的土壤有机碳库分异。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林火干扰对森林碳库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路径:1)深入开展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循环的影响机制研究; 2)加强"植被-土壤-水-微生物-气候"的系统研究; 3)完善不同时空尺度下林火干扰对森林碳库周转过程的定量化研究; 4)深入探讨林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元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王效科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总结分析生物量模型(包括相对生长关系和生物量-蓄积量模型)和生物量估算参数这2类常用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提出今后我国在森林生物量估算领域的研究重点:1)整合经验相对生长方程;2)系统研究生物量估算参数的规律性及其不确定性;3)构建以传统估算方法和3S技术相结合的生物量估算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