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614)
- 2022(7987)
- 2021(7363)
- 2020(5884)
- 2019(13023)
- 2018(12797)
- 2017(23651)
- 2016(12123)
- 2015(13633)
- 2014(12984)
- 2013(12915)
- 2012(12062)
- 2011(11392)
- 2010(11317)
- 2009(10877)
- 2008(10164)
- 2007(8783)
- 2006(8057)
- 2005(7457)
- 学科
- 济(76137)
- 经济(76083)
- 管理(30519)
- 业(25794)
- 方法(24597)
- 数学(22024)
- 数学方法(21915)
- 中国(20139)
- 企(19424)
- 企业(19424)
- 地方(17534)
- 农(14706)
- 贸(14630)
- 贸易(14621)
- 易(14238)
- 业经(13319)
- 地方经济(12779)
- 学(12141)
- 财(10841)
- 制(10682)
- 环境(10501)
- 融(10488)
- 金融(10487)
- 银(9761)
- 银行(9758)
- 农业(9675)
- 行(9564)
- 发(9356)
- 关系(9230)
- 和(8733)
- 机构
- 大学(179916)
- 学院(179905)
- 济(95057)
- 经济(93688)
- 研究(71201)
- 管理(64115)
- 中国(55025)
- 理学(54587)
- 理学院(53930)
- 管理学(53252)
- 管理学院(52900)
- 财(38910)
- 京(37925)
- 科学(37555)
- 所(35238)
- 经济学(32356)
- 研究所(31815)
- 财经(31358)
- 中心(30272)
- 经济学院(28918)
- 经(28676)
- 院(25337)
- 北京(24717)
- 江(24462)
- 农(23396)
- 范(23364)
- 财经大学(23247)
- 师范(23226)
- 科学院(22149)
- 研究中心(20315)
- 基金
- 项目(114544)
- 科学(91974)
- 研究(86714)
- 基金(86358)
- 家(74752)
- 国家(74251)
- 科学基金(63385)
- 社会(60320)
- 社会科(57472)
- 社会科学(57461)
- 基金项目(43967)
- 省(40860)
- 教育(38620)
- 自然(36754)
- 自然科(35930)
- 自然科学(35921)
- 资助(35515)
- 自然科学基金(35298)
- 划(34844)
- 编号(32844)
- 发(27046)
- 国家社会(27022)
- 部(26859)
- 成果(26702)
- 重点(26390)
- 中国(25610)
- 教育部(23785)
- 创(23531)
- 课题(23223)
- 发展(23053)
共检索到282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2012年,美国经济的增速将放缓,欧元区经济进入相对稳定期,日本经济会在一定程度内反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也将趋缓,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速将下滑,但不会衰退。在这种大环境下,2012年前4个月我国经济增长稳中趋缓,第二季度将延续减速态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尤显重要;物价较快上涨势头虽得到控制,但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小微企业仍然困难,贷款难已转为生产经营规模的缩小。而且,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将制约粗放...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稳中趋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敬琏
1 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来启动经济的回升 ,到 2 0 0 0年出现了巨大转机。政府一方面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政策等需求方面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运用供给政策来焕发企业的活力。这些政策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和 2 0世纪的遗留问题的困扰 ,而且还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尽管我们遇到严峻的挑战 ,但也有很多有利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近年来,世界形势变得愈加复杂,新冠疫情更是增添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诸多不确定性。分析与研判当下外部经济环境与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客观清醒的认识十分必要。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低增长、高震荡时代,而中国经济也会因低消费、人口老龄化而不容乐观。没有一种模式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未来,唯有持续改革、调整方向才能在逆水行舟中乘风破浪前行。本刊摘编此篇演讲,以飨读者。
关键词:
低增长、高震荡时代 人口老龄化 持续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雷
2018年的中美贸易纷争以及美联储继续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偏负面;但劳动生产率上行是我国外贸崛起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纷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国内来看,依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回稳;高端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拉动消费升级;高端消费和高端制造业领域有较大投资机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步入存量经济主导时代,并导致行业分化,在此背景下,传统行业龙头仍值得看好,该行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新兴行业则存在系统性机会。201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应坚持"底线思维"与稳中求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信贷的高速增长以及实际利率水平的大幅降低,对把握整个宏观经济走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从我国当前银行经营状况以及经济增长中存在问题和有利因素等方面入手,对我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走势进行了判断。
关键词:
信贷周期 宏观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瑞龙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宁宁
本文基于世纪之交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 2 0 0 0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热点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就若干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增大 发展 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我们这个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从1990年11月开始,每年春季、秋季各举行一次,算下来,这次正好是第20次。会议操办单位希望仍照过去几年形成的惯例,要我先讲点什么。我因事要出差,不能参加会议,也来不及仔细思考,只好写点感想式的东西,作为抛砖引玉。简单谈三个问题:(一)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回顾;(二)2000年会不会出现经济增幅止降回升的转折;(三)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前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璐
国内市场正在重塑我国经济空间格局。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基于全国287个城市(地级及以上)数据确定了我国经济格局时空演化的基本态势:2003~2010年,我国经济重心正向内陆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呈现出空间收缩密集化态势,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增长趋势强于南—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均衡趋势明显,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这些趋势表明,我国国内市场引发的聚集经济作用在不断加强。建议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加大对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靠近全国市场的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我国经济进入内生增长、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发展轨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国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日本经济恢复艰难,东南亚及欧洲经济有恢复迹象,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 郑京平 郑泽香 陈胜春 闾海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泽填
该文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所处阶段和克强经济学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可以理解为改革和市场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四个经济短波和两个经济长波的波底或低谷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力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增长下降空间,但未来中国的深化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将使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增长的下降速度要慢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
关键词:
克强经济学 经济收敛 增长动力 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