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9)
2023(2839)
2022(2561)
2021(2524)
2020(2007)
2019(4622)
2018(4824)
2017(8752)
2016(5162)
2015(5996)
2014(6390)
2013(6149)
2012(5730)
2011(5129)
2010(5539)
2009(5218)
2008(5351)
2007(5147)
2006(4766)
2005(4605)
作者
(14677)
(11984)
(11772)
(11631)
(7667)
(5837)
(5563)
(4792)
(4580)
(4458)
(4107)
(4096)
(3986)
(3824)
(3797)
(3657)
(3656)
(3579)
(3443)
(3398)
(3125)
(2968)
(2953)
(2937)
(2905)
(2746)
(2605)
(2517)
(2510)
(2430)
学科
(16929)
经济(16894)
管理(14750)
(13127)
(10779)
企业(10779)
(6434)
(6229)
中国(6014)
(5792)
理论(4964)
业经(4664)
教育(4629)
(4465)
银行(4462)
(4196)
(4112)
贸易(4107)
农业(4081)
教学(4042)
(4000)
(3915)
(3907)
财务(3886)
财务管理(3860)
(3825)
(3809)
金融(3808)
地方(3756)
方法(3663)
机构
学院(71528)
大学(68386)
(25571)
经济(24693)
研究(24158)
管理(22796)
中国(20981)
理学(17499)
理学院(17264)
管理学(16842)
管理学院(16706)
(16053)
(15114)
(14178)
科学(13909)
(13005)
中心(11857)
(11611)
(11132)
北京(11121)
师范(11058)
研究所(10921)
财经(10553)
(10074)
(9796)
技术(9660)
职业(9387)
(9204)
(8770)
业大(8414)
基金
项目(34474)
研究(30055)
科学(25299)
基金(20976)
(17243)
国家(16999)
社会(15869)
(14896)
编号(14876)
教育(14825)
社会科(14761)
社会科学(14757)
成果(13789)
科学基金(13740)
(11724)
课题(11205)
基金项目(10162)
(9874)
资助(9418)
(8762)
项目编号(8553)
重点(7983)
(7739)
(7680)
(7670)
阶段(7651)
自然(7620)
规划(7502)
自然科(7382)
自然科学(7382)
期刊
(40032)
经济(40032)
研究(26419)
中国(19604)
教育(15715)
(13601)
(10210)
(10163)
金融(10163)
管理(9794)
学报(8492)
业经(8211)
技术(7826)
科学(7491)
大学(6690)
农业(6369)
学学(5767)
图书(5765)
问题(5663)
财经(5094)
经济研究(5053)
职业(5024)
(4742)
财会(4540)
书馆(4480)
图书馆(4480)
国际(4473)
(4469)
(4405)
论坛(4405)
共检索到131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柏晓东  丁郁  
近年来,国家每年以25%以上的增长速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林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但是,林业投资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现阶段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应继续增加对林业社会公益方面的投资,减少对林业作为产业性质方面投资活动的参与,调动和激励社会多元主体投入发展多元产业。通过对林业投资回报的分析,提供了林业投资的多种模式选择,设计了林业投资的激励机制。认为应坚持实行长期的财政补贴,减轻林业税赋,对林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流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四渭  
林业产业市场化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林业走向市场的方式、手段和目的的综合认识。通过3个不同角度分析,概括阐述了林业产业市场化的内涵,提出林业产业市场化的实质:将林业产业发展建立在市场基础上,以市场调节为中心。认为林业产业市场化前题下的林业产业特征和林业市场特征构成了林业产业市场化的总体特征。还对林业产业市场化运行的基本条件及近期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兰英  刘德弟  程云行  蔡细平  邬慧君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林业政策系统的运行现状;深入剖析了林业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政策制定不完善,执行效果不理想,评估和监测不规范和政策终结不重视;提出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有效执行政策,重视政策评估和监控,及时终结和更新政策等来促进林业政策系统的有效运行。图1参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秉礼  李福林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林业生产方式,它揭示林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运动规律。它的结构包括由人口、林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人口、物资、资金、技术之间的关系构成林亚经济系统结构两方面;其功能集中体现在森林与社会之间在价值流、信息流、物流、能流的关系上。它的建设是林业的一种趋向理想状态的发展过程。对生态林业的评价宜采用综合效益指标T=E/I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道金  冯迎春  杨丽霞  邬慧君  
我国林业会计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和核算上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主要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①会计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不一致;②核算范围过窄;③资本不能保全;④信息披露不充分。在分析我国林业会计制度、育林基金制度、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会计信息披露以及会计计量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会计改革的思路。参6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慧平  郑小贤  
从林业的文化本质、传统森林文化的精神实质出发,结合对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历史考查,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阐述了林业只有经济和生态两维发展是不够的,提出了林业发展的第三维度——林业生态文化。并初步论述了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意义、任务及其发展基础和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盛升  
本文运用资本循环基本理论 ,对林业资本循环路径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林业资本循环受阻 ,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并以此为切入点 ,提出了三条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松  
分析南方贫困山区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中遇到的生态效益补偿金问题、林地经营自主权问题、各级领导短期行为问题、贫困山区林农的温饱问题、法律不健全问题等。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伴随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林业统计从范围到产出指标的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探讨了林业统计范围,探索从内容扩展、产业链延长两个方面实现传统林业统计范围扩展;并从林业产出统计的角度,讨论现有林业产出统计方法的改进,同时结合环境经济核算原理,将内容延伸到森林资源耗减和森林生态服务方面,提出以森林总产出表征森林对经济体系的贡献;最后立足森林核算框架,简要总结森林与林业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隆安  孙钟明  江明盛  
国营林业采育场既是我省林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又对集体林业生产起示范指导作用,在我省林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评价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对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安  
党的十二大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林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也根据我国现有基础与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即到2000年时,我国森林覆被率由现在的12.7%增加到20%。累计净增林地面积10亿亩;现有森林蓄积的年总生产量,由现在的2.2亿立米提高到4.0亿立米;年木材产量,由现在的5000万立米增加到1亿立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林业将达到新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豁然  
全世界森林面积为 34 5 4× 1 0 8hm2 ,其中 3%是人工林。人工林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人工林在生产功能方面的补偿作用 ,使天然林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价值、森林娱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是遗传材料的正确选择与营林实践艺术的结合以及保证这种结合的林业政策。愈来愈多地使用外来树种营建人工林是全球趋势。人工林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措施得到解决。林木育种与遗传改良和经营制度的技术创新是不断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工林实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照  
税费是当前林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集体林区林业税费负担重已成了共识。然而事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林业的超负荷来自哪些方面?这一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解决?本文拟就以上几个疑问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林经学界及所有关心林业的同仁。(一) 集体林区林业税费名目之多实属其它行业罕见。国家、地方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税费有产品税、城建税、特产税、育林基金、更改基金、林政费、经营管理费、教育费附加、伐区设计费、检疫费、防火费、农林开发基金等十几种,占木材销售收入的40%以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幼臣  
(一) 我国南方的闽、赣、湘、粤、桂、黔、鄂、浙、皖九省(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而且山地丘陵占的比重大,多为“七山二水一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因此,这里具有发展林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九省(区)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2%,宜林荒山有3.9亿亩,占全国宜林荒山面积的三分之一,使发展林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仅如此,这里的自然环境适宜林木繁衍,造林易成活,树木生长快,林业生产周期短。如全国造林保存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