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6)
- 2023(11563)
- 2022(9060)
- 2021(8066)
- 2020(6760)
- 2019(14406)
- 2018(14334)
- 2017(27634)
- 2016(14916)
- 2015(16274)
- 2014(15755)
- 2013(15121)
- 2012(13092)
- 2011(11363)
- 2010(11559)
- 2009(11383)
- 2008(11093)
- 2007(10043)
- 2006(8887)
- 2005(8387)
- 学科
- 业(76403)
- 企(71612)
- 企业(71612)
- 济(64975)
- 经济(64893)
- 管理(59466)
- 业经(28178)
- 方法(23607)
- 农(23576)
- 财(23078)
- 务(18547)
- 财务(18523)
- 财务管理(18508)
- 企业财务(17482)
- 农业(17323)
- 中国(17316)
- 技术(16084)
- 数学(15586)
- 数学方法(15475)
- 策(14050)
- 制(13918)
- 划(13277)
- 理论(13183)
- 和(12904)
- 企业经济(12171)
- 贸(11855)
- 贸易(11849)
- 体(11654)
- 经营(11546)
- 易(11508)
- 机构
- 学院(207758)
- 大学(197070)
- 济(89858)
- 经济(88290)
- 管理(83982)
- 理学(71468)
- 理学院(70859)
- 管理学(69956)
- 管理学院(69573)
- 研究(64372)
- 中国(52441)
- 财(42138)
- 京(40783)
- 科学(35705)
- 财经(32959)
- 农(32865)
- 江(32729)
- 所(31580)
- 经(29804)
- 中心(29419)
- 研究所(27949)
- 业大(27222)
- 经济学(26341)
- 州(25766)
- 农业(25606)
- 北京(25110)
- 商学(24785)
- 商学院(24536)
- 财经大学(23855)
- 经济学院(23772)
- 基金
- 项目(130997)
- 科学(105665)
- 研究(101398)
- 基金(95354)
- 家(80809)
- 国家(79999)
- 科学基金(71316)
- 社会(66470)
- 社会科(63049)
- 社会科学(63035)
- 省(53460)
- 基金项目(49975)
- 教育(45343)
- 自然(43745)
- 自然科(42811)
- 自然科学(42803)
- 划(42247)
- 编号(42130)
- 自然科学基金(42108)
- 资助(36998)
- 业(32944)
- 成果(32814)
- 创(31157)
- 发(29755)
- 重点(29163)
- 课题(28223)
- 创新(28114)
- 部(28023)
- 国家社会(27491)
- 制(27163)
- 期刊
- 济(109042)
- 经济(109042)
- 研究(60905)
- 中国(40084)
- 管理(38163)
- 财(36676)
- 农(33033)
- 科学(25586)
- 学报(23739)
- 农业(22899)
- 业经(21620)
- 技术(20638)
- 融(20357)
- 金融(20357)
- 教育(19619)
- 大学(19219)
- 学学(18330)
- 经济研究(17652)
- 财经(16446)
- 业(14703)
- 经(14357)
- 问题(13695)
- 技术经济(12542)
- 现代(11870)
- 财会(11785)
- 贸(11769)
- 商业(11708)
- 世界(11510)
- 国际(10887)
- 经济管理(9957)
共检索到317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迎伟 文霞
全球本地化这一概念的提出 ,表明跨国公司将以更积极的姿态从事全球经营 ,本文尝试着站在本地企业角度 ,探讨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本地化策略。通过分析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 ;并立足于这些因素 ,进一步剖析从事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态势 ;然后根据这些分析 ,提出两层面的应对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捷
现阶段,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纵深发展,跨国企业也相应而生。许多跨国企业为了能在东道国立稳脚跟,纷纷推进本地化进程。在此进程中,高级经理人才的本地化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陈帅
本文将国际生产体系下的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生产体系下的本地化产业集群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率的互动机制,并在全方位测度企业GVC指标包括分工地位、上游环节参与度、下游环节参与度的基础上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GVC分工地位越高的企业生产率亦越高,但通过阻滞资源互通与能力互仿"双壁垒"而实施的战略隔绝弱化了本地化聚集经济对企业生产率的正向溢出。从GVC不同嵌入方式来看,GVC上游环节参与度越高的企业与本地产业集群的空间关联度越弱,而GVC下游环节参与度越高的企业与本地产业集群的空间关联度越强。深入分析集聚三种空间外溢渠道后发现,主要通过劳动力蓄水池和知识技术溢出,企业不同GVC嵌入方式与产业集聚呈现了异质性的生产率互动效应,形成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上游嵌入者-下游嵌入者"与国内生产体系互动的二元分割结构,而中间投入共享并未发挥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建辉 李心丹 肖斌卿
本文通过对某电信企业的市级分公司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系统分析并总结了电信企业的本地化信息化架构,以及在本地化的约束框架内,市级电信公司如何通过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流程应对充分竞争环境的挑战,完善客户质量,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水平。
关键词:
市级电信企业 信息化 战略规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元海 沈坤荣
提高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水平是东道国获取外资企业技术转移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但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水平的提高却受到东道国区位优势、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我国2001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以及对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组,实证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的影响及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外资企业出口的强制性要求等因素对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具有正面影响;市场规模因素仅对市场占有型的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具有正面影响;市场化水平、贸易体制的对外开放水平、东部地理区位优势等因素对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具有负面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我国知识产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晋伟 吴园一
在经营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华外商独资企业中,任用本地人为经营者的仍占少数。但这些企业往往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其原因主要在于通过选择优秀人才作为外资企业的经营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开辟东道国市场,有利于跨越内部的文化障碍,有利于赢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战略 人才 本地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岛津昌吾 石金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海忠
“全球”本地化是国际营销成功之道。这是一种“思维全球化,行动地方化”的战略。实施“全球”本地化,必须处理好全球标准化与地方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经由全球标准化达到节约成本和规模经济性,而经由地方适应性达到进入当地市场和融合当地文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群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跨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除了在开拓市场、更新技术和信息取得等方面作出持续的努力之外,企业各项资源的获取和充分有效利用也显得十分重要。在企业可以利用的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作为最复杂、最有潜力的因素,往往成为跨国企业间竞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李壮壮 蒋洮
聚焦董事会本地化的“度”,从个体和群体角度分析本地董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匹配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注册地与董事会成员籍贯地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本地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权力、文化情境下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本地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适度本地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过度本地化会损害企业创新,而且这种倒“U”型关系在董事长是本地人、地区信任文化氛围浓厚的情况下更加显著。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发现,董事会本地化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董事会人力资本质量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此外,良好的媒体监督和法律环境有助于抑制董事会本地化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从董事会成员地缘属性视角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揭示了董事会本地化对企业创新的“双刃剑”效应,对推动企业创新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鹏 房帅 王文姝
借助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上游垄断对中国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在考虑指标测量误差、同时期的政策改革效应、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计量回归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上游垄断可以通过提高中间品国内外相对价格、减少本土中间品种类、降低中间品质量三个作用渠道阻碍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游垄断会显著降低从事非加工贸易、低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而对从事加工贸易、高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宏玲 马长海 李双海
随着跨国企业全球本地化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社会网络延伸拓展到更具挑战的非市场环境之中,"中国供应链"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了世人所关注。本文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非市场策略理论,在剖析跨国企业全球生产网络构成基础上,总结了跨国企业全球本地化的非市场化影响因素、低成本制造——选择核心服务伙伴——完善供应链演进路径及其政治、公众及社会责任等非市场策略机理,提出了跨国企业市场—非市场策略模型,为中国供应链整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践视角。
关键词:
全球本地化 非市场策略 中国供应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勇 吴海珍 韩兆安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共同转移,是承接地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创造的重要途径。基于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及复杂网络视角,研究了产业转移中转出方企业转移模式及承接地集群网络结构通过影响转移企业本地化嵌入行为,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机理,并通过构建知识转移动态仿真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转移模式及集群网络结构下的知识转移绩效。结果表明:在不同转移模式及网络结构下,企业本地化嵌入行为及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无核网络,有核网络对促进集群知识转移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在无核网络中,合资企业对集群中合作企业的适度更新能促进承接地集群知识转移绩效提升;在有核网络中,组团式转移企业的"小社团"强度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行为,也对承接地选择适宜的招商策略和集群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知识转移、提升承接地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