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5)
- 2023(8305)
- 2022(6993)
- 2021(6232)
- 2020(5208)
- 2019(11447)
- 2018(11162)
- 2017(21177)
- 2016(10870)
- 2015(11856)
- 2014(10770)
- 2013(10565)
- 2012(9463)
- 2011(8545)
- 2010(8831)
- 2009(8311)
- 2008(8380)
- 2007(7513)
- 2006(6403)
- 2005(5600)
- 学科
- 济(43277)
- 经济(43239)
- 业(42111)
- 管理(41430)
- 企(37834)
- 企业(37834)
- 方法(19381)
- 数学(16225)
- 数学方法(16044)
- 技术(15408)
- 财(12043)
- 技术管理(11953)
- 中国(11579)
- 业经(11154)
- 农(10211)
- 学(8895)
- 银(8418)
- 银行(8399)
- 融(8281)
- 金融(8280)
- 务(8073)
- 财务(8060)
- 制(8054)
- 财务管理(8046)
- 理论(7996)
- 行(7962)
- 贸(7773)
- 贸易(7768)
- 企业财务(7691)
- 易(7545)
- 机构
- 学院(154646)
- 大学(154458)
- 济(65533)
- 经济(64472)
- 管理(63320)
- 理学(55273)
- 理学院(54695)
- 管理学(53794)
- 管理学院(53488)
- 研究(49450)
- 中国(37142)
- 京(31260)
- 财(30228)
- 科学(29609)
- 财经(24522)
- 所(23778)
- 江(23156)
- 经(22305)
- 中心(22267)
- 农(21974)
- 研究所(21800)
- 业大(20990)
- 经济学(20683)
- 范(19613)
- 师范(19432)
- 北京(19174)
- 经济学院(18717)
- 商学(18445)
- 财经大学(18355)
- 商学院(18255)
- 基金
- 项目(107809)
- 科学(87895)
- 基金(80672)
- 研究(78275)
- 家(70631)
- 国家(70046)
- 科学基金(61739)
- 社会(53038)
- 社会科(50566)
- 社会科学(50555)
- 省(42678)
- 基金项目(42208)
- 自然(39720)
- 自然科(38901)
- 自然科学(38890)
- 自然科学基金(38271)
- 教育(36206)
- 划(35628)
- 资助(31658)
- 编号(29158)
- 创(29126)
- 创新(26169)
- 重点(24228)
- 部(23808)
- 成果(22845)
- 国家社会(22810)
- 发(22709)
- 教育部(20983)
- 业(20856)
- 课题(20678)
共检索到22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雅兴 朱清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刻画和跟踪了全球生产网络中知识流动的价值贡献,并分析了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一步从吸收能力和“多链融合”视角探究了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是构成无形资产价值链的主要部分,2000~2014年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份额呈现以2008年和2012年为拐点的先降低后波动再上升的趋势;制造业部门技术含量越高,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的份额越大。第二,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绩效,特别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和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第三,在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发展的同时,保证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吸收利用、全球非无形资产价值链的同步发展、国内价值链的强大和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更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的创新资源配置优化视角,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和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单元媛 石晗
基于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外部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研发与海外独立研发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合作研发与海外独立研发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外部技术引进有抑制作用;(2)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国际合作研发对中高技术行业和以零部件贸易为主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海外独立研发对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最强,以半成品贸易为主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受滞后期研发国际化影响较大;(3)研发国际化通过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有助于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走出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红霞 方军雄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明细信息,研究了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新技术行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的生产函数的要素构成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也存在行业差异。此外,我们还发现市场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无形资产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会计盈余质量 价值相关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阿莱·也尔肯 邓峰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无形资产收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机制及知识产权制度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讨论该效应的国家发展水平和行业异质性效应。研究显示,无形资产收入是全球价值链嵌入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机制路径,同时高水平知识产权制度质量对劳动收入份额也存在负面影响。本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全球价值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就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分配制度进一步改革、促进共同富裕和包容性全球价值链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
我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国内供需不相适配和国外价值链重构的双重困局。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2000—2014年间43个国家56个产业的数据,构建产业层面的供需匹配程度与产业升级指标,使用固定效应估计、动态面板工具变量估计和系统GMM估计方法,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供需匹配程度提高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其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需匹配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供需匹配程度提高1%,产业升级水平将提高1.874%;供需匹配主要通过垂直专业化程度加深、产业链分工位置改善两个正向机制和研发投入减少的负向机制影响产业升级。鉴此,我国应大力推广反向定制模式以继续提升供需匹配程度,同时应鼓励企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增加研发投入等,以充分发挥供需匹配改善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洁
目前无论是国内会计准则还是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在有关无形资产核算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弊端,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如根据有关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原则,许多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等)无法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相应地对其价值的增减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并进行管理,从而丧失了无形资本保值、增值的最佳时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琰
传统的财务报告仅仅揭示了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而许多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并未被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中,因此需要引入广义无形资产的概念。同样,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也要随之创新。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无形资产财务计量方法。
关键词:
无形资产 确认 财务计量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韵
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水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价值链数字化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间接驱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市场竞争环境、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显著。基于此,提出深化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强化节本增效能力、制定差异化开放式创新策略等建议,以期为发挥价值链数字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提供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有德 孟醒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分价值链统计的OFDI存量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研发、制造和营运机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而非经营性机构和原料获取机构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依靠研发机构的溢出,中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制造和营运机构的溢出,而在西部地区,贸易机构也是逆向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东中部地区,FDI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只有在西部地区,OFDI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导;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与境内资本的研发效率呈现出替代关系;货物进出口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韵
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水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价值链数字化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间接驱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市场竞争环境、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显著。基于此,提出深化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强化节本增效能力、制定差异化开放式创新策略等建议,以期为发挥价值链数字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提供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林川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加大无形资产投入,但无形资产对其业绩的影响仍待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2~2007年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panel data模型和截面数据模型检验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呈正向影响,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贡献程度大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本文还分析了当前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亦欣,孙荣玲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未来的企业中 ,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实力。本文通过对企业资产系统图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描述、分析 ,介绍了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与无形资产价值量化的一些理论、应用实例 ,并提供了无形资产回报率的一种计算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凌丹 张小云
"嵌入"高端化与防止被"挤出"全球价值链(GVC)是三步走升级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对GVC升级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行业上是否体现出差异?何种行业应该优先升级?采用KPWW方法测度2005—2014年制造业各部门GVC地位,基于"嵌入"高端化视角实证研究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两类产业GVC升级的影响,再基于防止被"挤出"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不同行业的升级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应重视技术创新,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加注重激发创新动力从而实现向高端产业的演变,且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加注重提升创新绩效以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为了谋求升级的效率,应优先进行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