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4)
- 2023(2978)
- 2022(2483)
- 2021(2222)
- 2020(2040)
- 2019(4651)
- 2018(4495)
- 2017(9708)
- 2016(4950)
- 2015(5566)
- 2014(5206)
- 2013(5172)
- 2012(4863)
- 2011(4235)
- 2010(4001)
- 2009(3429)
- 2008(3241)
- 2007(2653)
- 2006(2035)
- 2005(1577)
- 学科
- 济(27246)
- 经济(27222)
- 方法(18310)
- 数学(17556)
- 数学方法(17499)
- 业(15688)
- 管理(15171)
- 企(12465)
- 企业(12465)
- 财(7006)
- 中国(5439)
- 农(4992)
- 贸(4700)
- 贸易(4699)
- 务(4667)
- 财务(4665)
- 财务管理(4659)
- 易(4601)
- 企业财务(4534)
- 业经(4531)
- 技术(3931)
- 融(3828)
- 金融(3828)
- 银(3772)
- 银行(3772)
- 制(3752)
- 地方(3669)
- 农业(3645)
- 行(3540)
- 产业(3441)
- 机构
- 大学(68836)
- 学院(66875)
- 济(34450)
- 经济(34087)
- 管理(30492)
- 理学(27520)
- 理学院(27331)
- 管理学(27083)
- 管理学院(26952)
- 研究(17960)
- 财(15148)
- 中国(14162)
- 财经(13101)
- 京(12733)
- 经济学(12239)
- 经(12200)
- 经济学院(11448)
- 财经大学(10150)
- 中心(9272)
- 商学(9059)
- 商学院(8987)
- 经济管理(8594)
- 科学(8410)
- 业大(8250)
- 江(8120)
- 农(7589)
- 北京(7448)
- 融(7358)
- 所(7245)
- 金融(7233)
- 基金
- 项目(50512)
- 科学(41673)
- 基金(40264)
- 研究(37365)
- 家(33904)
- 国家(33679)
- 科学基金(30512)
- 社会(27046)
- 社会科(26025)
- 社会科学(26022)
- 基金项目(21614)
- 自然(18530)
- 自然科(18192)
- 自然科学(18191)
- 自然科学基金(17899)
- 省(17832)
- 教育(17406)
- 资助(16585)
- 划(15010)
- 编号(14137)
- 部(12661)
- 国家社会(12435)
- 教育部(11761)
- 人文(11474)
- 创(10986)
- 重点(10825)
- 成果(10767)
- 大学(10344)
- 创新(10256)
- 发(10186)
共检索到84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照宜 巩冰 陈彦名 杨斯尧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为科技创新特别是突破性创新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本文利用动态复杂网络方法,对全球1.4亿专利的突破性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估,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对41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家中的27个行业突破性创新发展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能够显著提高各国所在行业的突破性创新水平。推动数字自动化转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强产业竞争力是工业机器人促进各国各行业突破性创新水平提升的三个关键机制。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发现,工业机器人对突破性创新的积极作用在非制造业企业扩大知识搜索范围,发展数字自动化专利的跨界效应上更为突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抓住后发优势,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突破性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杨晓娜 李瑞雪
团队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相对薄弱的分支,迄今为止关于创新团队(特别是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测评的研究文献屈指可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的概念,基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前期定性访谈结果确定其测评量表的构成维度以及各维度的测量指标(题项),即完成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的理论建构;进而对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包括内部一致性、收敛效度、区别效度和律则效度)进行实证检验,并最终开发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研究结果表明,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由3个维度(团队人力资本、团队关系资本和团队结构资本)和14个测量指标构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葛蓉 张征
基于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剖析人才引进政策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总体上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推动企业突破性创新,分生命周期阶段看,人才引进政策能够推动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突破性创新,对衰退期企业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集中体现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对成熟期传统企业也有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突破性创新未起到促进作用。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助力企业提升人力资本、增加研发投入、获取创新资源,促进突破性创新。创新平台的设立与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在促进成熟期企业突破性创新中具有替代效应,进一步地,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提高成熟期企业突破性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胡翠群
利用1999-2011年我国制造业15个行业数据,将垂直专业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制造业生产率置于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垂直专业化与产业空间集聚的相互作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要大于对TFP增长的影响程度;产业空间集聚明显促进了TFP增长,表明产业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由于我国处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等相对低端产业,所以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空间集聚的交互作用对TFP增长有相对的削弱作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产业空间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明 赵晖
不断涌现的突破性创新对在位企业及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抽取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中动态性特点较强的部分建立分析模型,并以结构方程为工具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我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突破性创新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章悦 纪春明 王云龙
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是事关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了准确测评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行业的竞争力情况,本文建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3~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量化分析了各子行业的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对竞争力的影响最大,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趋势,但彼此间相对竞争力呈现一定的震荡波动特征。
关键词:
竞争力水平 高技术产业 行业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智 翟小冰 周明
本文构建了我国行业创新效率与行业股票收益率的面板回归模型,依据政府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证监会行业划分标准,采用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国情下,行业创新效率和行业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反映未来前景的增量信息指标行业创新效率和反映目前运营状况的公共信息指标行业市值规模对行业股票收益率存在交互影响。该实证结果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制定股票投资行业选择决策,并能够为国家制定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行健 刘鑫 杨碧云
基于69个国家1978—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旨在以跨国样本为出发点研究城市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探究城市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城市化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市化可以通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间接影响人均居民消费。
关键词:
城市化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文美 杜亚斌 曹强
基于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建立的理论模型,使用具有空间截面相关特征的Driscoll和Kraay(1998)方法,以及全球135个国家5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存在U型关系,即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开始是负向的,人力资本超过临界值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内生巴萨效应为负,年龄结构和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模糊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结构,研究要素禀赋效应和内生巴萨效应,这对研究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金生 李蝶
随着环保问题的突出和环境规制的加强,大批实体企业限产、关停,可能引起的失业问题十分严峻,使得如何兼顾二者关系,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双重红利"成为理论与现实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将环境要素引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理论层面刻画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选取2007-201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数据进行面板估计,发现整体上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关系。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的"环境—社会"效应,也有通过技术创新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程度和方向存在行业差异。为此,进一步对不同污染程度和技术水平的行业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清洁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正,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可能带来的失业。在污染密集行业,中介效应随着环境规制的增强先负后正,中低技术行业的中介效应表现为微弱的负向影响。因此,正确处理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关键在于提高污染密集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清洁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绿色优势,科学认识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隽 宋文欣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本文使用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识别企业数字化相关无形资产占比构建微观层面数字化指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于突破性创新的作用。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企业数字化对于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的分样本回归显示,数字化促进了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并且这种提升效果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更为明显。进而,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字化与企业创新间的因果关系,所得结论一致。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通过融资纾困、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本文结论对于当前深入推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本文利用1995—2008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FDI知识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R&D活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FDI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中等外资开放程度的行业中,外资开放程度较低或过高的行业,由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或技术差距悬殊,并没有产生显著的FDI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娟 赵寒
本文选取我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行业FDI以及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总体工业行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行业结构分组后发现,轻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重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的FDI对我国环境则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影响并不显著。文章最后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工业 投资结构 环境 行业面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盈莹 逯建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参与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垂直专业化总体、不同伙伴国、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承接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非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部门偏倚"效应,承接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显著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