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345)
- 2022(10676)
- 2021(9459)
- 2020(7427)
- 2019(16592)
- 2018(16262)
- 2017(29929)
- 2016(15727)
- 2015(17866)
- 2014(17580)
- 2013(17803)
- 2012(17385)
- 2011(16383)
- 2010(16476)
- 2009(15286)
- 2008(14868)
- 2007(13053)
- 2006(12185)
- 2005(11606)
- 学科
- 济(95661)
- 经济(95583)
- 管理(38402)
- 业(35810)
- 中国(29298)
- 方法(27438)
- 地方(26344)
- 企(25630)
- 企业(25630)
- 数学(24239)
- 数学方法(24091)
- 农(21663)
- 业经(21200)
- 贸(17571)
- 贸易(17555)
- 学(17545)
- 易(16986)
- 地方经济(16249)
- 融(15494)
- 金融(15494)
- 银(15094)
- 银行(15078)
- 农业(14890)
- 行(14871)
- 制(14605)
- 发(14398)
- 财(14235)
- 环境(13759)
- 产业(13376)
- 和(11254)
- 机构
- 大学(240199)
- 学院(238968)
- 济(116571)
- 经济(114554)
- 研究(99760)
- 管理(83006)
- 中国(77725)
- 理学(69121)
- 理学院(68138)
- 管理学(67247)
- 管理学院(66763)
- 科学(56760)
- 京(53681)
- 所(51170)
- 财(50664)
- 研究所(46166)
- 中心(42911)
- 财经(39139)
- 经济学(38389)
- 农(37962)
- 江(36595)
- 院(36122)
- 经(35688)
- 北京(35528)
- 经济学院(34300)
- 范(34217)
- 师范(33924)
- 科学院(30894)
- 业大(29871)
- 农业(29190)
- 基金
- 项目(151462)
- 科学(120301)
- 研究(112892)
- 基金(111279)
- 家(97965)
- 国家(97199)
- 科学基金(81558)
- 社会(75808)
- 社会科(72113)
- 社会科学(72097)
- 基金项目(56969)
- 省(55683)
- 教育(49191)
- 划(48163)
- 自然(48103)
- 自然科(46945)
- 自然科学(46933)
- 自然科学基金(46117)
- 资助(45032)
- 编号(43344)
- 发(40056)
- 成果(36256)
- 重点(35515)
- 部(34226)
- 国家社会(33504)
- 发展(32960)
- 展(32438)
- 中国(31606)
- 课题(31516)
- 创(30798)
- 期刊
- 济(141842)
- 经济(141842)
- 研究(84346)
- 中国(55769)
- 农(35993)
- 财(35854)
- 学报(34793)
- 科学(34642)
- 管理(33887)
- 融(27874)
- 金融(27874)
- 大学(26687)
- 教育(24888)
- 农业(24870)
- 学学(24868)
- 经济研究(24706)
- 财经(20662)
- 业经(20351)
- 技术(20211)
- 问题(18475)
- 经(18177)
- 贸(17345)
- 国际(16587)
- 世界(16324)
- 业(14436)
- 技术经济(13221)
- 资源(12366)
- 经济问题(11495)
- 图书(11458)
- 统计(11339)
共检索到39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三希 刘希 豆江利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由美国、中国和欧盟主导的三极格局,它们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和规范治理等领域塑造了差异化的发展优势。在此格局中,中国正面临数字技术压制、数字治理话语权缺失及“去风险化”和“竞赢”政策等的挑战。为此,从大国博弈的视角出发,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反制技术封锁,利用本土实践优势推进自主创新,以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合理借鉴欧盟数字经济监管经验,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模式,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兼顾规范与促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字产业政策,坚持开放包容理念,积极化解数字产业政策打压风险;把握东盟数字服务业市场的出海机遇,深化数字经济的国际发展布局;消除美国对华数字经济的区域隔阂,推动构建全国数字经济统一大市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平 孙洁
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驱动经济社会从信息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变革,从而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变的新时代背景下,日本政府为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取新的优势,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举措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要集中投入所有能够投入的政策资源,发展被称为"互连产业"的数字经济,明确了重点发展的5个产业领域、推进机构及其发展目标。日本政府迅速通过立法确保为促进"互连产业"的发展实施特殊的政策措施,包括特殊税制和投资促进政策以及促使政府数据开放并与各方共享的制度。此外,还计划从初级教育开始着手人才培育,在全部小学实施有效的编程教育。发展"互连产业"被视为日本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率革命,从而提升日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以及继"日本制造""改造式创新"之后又一新的标志。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党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明确要求,结合二十多年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经验,将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归纳起来,从三个方面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思路的探索。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喆 陈胤默 张明
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准确度量是制定合理战略政策的前提。面对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已有指数并不能达成统一结论,且无法兼顾时空范围。本文尝试从数字技术(Technology)、数字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数字市场(Market)和数字治理(Governance)四个维度构建TIMG指数,测度2013~2019年全球108个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本文研究发现:第一,2013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主要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治理提升所推动;第二,北美、亚太和西欧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大地区,非洲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为落后,美国、新加坡、日本等是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前三的国家,但其在具体的数字经济竞争优势上存在差异;第三,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各国(地区)的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路径依赖特征。近年来,不同收入国家(地区)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收敛。与其他国内外数字经济指数相比,本文编制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不仅能体现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方面存在的优势,也能客观反映中国在数字技术、数字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谦
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分化趋势增强,对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制约。聚焦综合性区域贸易协定(RCEP、CPTPP)与数字经济专项协定(UJDTA、DEPA),发现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不断深化,并呈现典型异质性分化趋势。中国参与的RCEP在关税及贸易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与存储等规则方面议题深化水平相对较低、例外条款较多,呈现“例外+自由”数字治理格局。CPTPP在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方面呈现更高的自由化水平,而DEPA的数字治理规则水平领先大部分自由贸易协定,对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治理规则具有较高的创新性。UJDTA美式模板数字治理深度高、影响广,数字经济例外条款少、适用范围广。因此,要注重依托RCEP,明晰数据管辖权与开放范围、善用例外条款,建立区域数字贸易体系治理的“中式模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会娟 刘卓林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但对不同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不平等的。本文主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不平等的根源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康宁
数字经济由于其技术特性和市场特点,本身具有全球化的属性,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因素,数字经济又呈现出碎片化发展的特征,产业链地区化、国家化以及被分割的平行市场是其中的典型事实。数字经济的碎片化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必须积极应对。要通过挖掘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实现集中突破,以“锻长板”带动“补短板”,并在国际上积极倡导数字经济全球化,努力开辟中国数字经济融入世界而世界数字经济离不开中国的新境界。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化 碎片化 特征事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德胜 戴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并影响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性经济下滑。高新技术产业因其自主创新和竞争力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自身的高外向性、高风险性和高收入弹性使其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使其在出口、融资和产出等方面都面临下滑,需要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新技术产业 应对措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本文使用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概念,从而归纳了其性质特征,并回顾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变迁,进而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分离的世界经济格局,最后指出了中国作为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性质、特征及趋向。
关键词:
制造业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控制与依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任燕
当前,县域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仍较滞后,并存在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培训和服务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网络体系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做好新形势下的外派劳务工作、促进劳务经济成长为“回流经济”、建立及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本文系统展示了中国在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进口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分析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项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可知扩大开放对中国经济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晓猛 钱滔 潘士远 蒋海威
当前,民营经济受制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正在经历总量的阶段性震荡与趋势性收缩,结构的横向竞争加剧与纵向升级受阻,创新的质量下降与转型动能不足等三重压力;也在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国际竞争新形势、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影响下,面临发展方式、比较优势、转型动力重构的三重挑战与机遇。对此,本文提出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强调推进方式由“立”向“破”、政策导向由“大”向“小”、工作机制由“管”向“统”的三大转变,明确了推动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率、质量、动力三大变革路径。最后,本文从阶段性、区域性、差异性3个维度,给出了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可落地举措建议。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军超 杨文宇
利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提供的2012、2015、2017年31省区市42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RIO),分“京津及北部沿海”“东南沿海”“中部”“西部”“东北”5大地区,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为代表,基于对地区产业总产出增加值的完全分解,刻画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双循环格局,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数字产品制造业国内分工程度较高,参与国际循环程度也较深,国内价值链主要由东南沿海地区主导驱动,通过“大进大出”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相对独立性尚待提高;数字技术应用业以国内循环为主,地区间循环更为紧密,主要依靠本地增加值流出和出口参与国内和全球价值链。畅通的国际产业链循环促进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国内循环升级,国内分工水平提升也促进了其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但数字产品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需要加速构建安全稳定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过建春 柯佑鹏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我国的生态大省,有着非常稀缺的热带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活、度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好地方。然而,海南经济起步晚,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总量不大,农业和农民占整个国民经济和人口的比例较大。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解决海南的"三农"问题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和相对较困难的方面。针对海南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从两个层次统筹发展来解决海南"三农"问题的思路,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发展 海南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