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2)
- 2023(15770)
- 2022(13057)
- 2021(12189)
- 2020(9811)
- 2019(22497)
- 2018(22096)
- 2017(42702)
- 2016(23123)
- 2015(25963)
- 2014(25695)
- 2013(25269)
- 2012(23414)
- 2011(21269)
- 2010(21150)
- 2009(19573)
- 2008(18856)
- 2007(16236)
- 2006(14440)
- 2005(12903)
- 学科
- 济(96151)
- 经济(96047)
- 管理(67214)
- 业(63122)
- 企(51898)
- 企业(51898)
- 方法(41366)
- 数学(36143)
- 数学方法(35726)
- 中国(28289)
- 农(26154)
- 业经(23967)
- 财(23664)
- 贸(20124)
- 贸易(20115)
- 易(19677)
- 学(18516)
- 制(17906)
- 地方(17069)
- 农业(16982)
- 银(15706)
- 银行(15674)
- 环境(15122)
- 行(15081)
- 策(14934)
- 融(14867)
- 金融(14866)
- 和(14791)
- 产业(14308)
- 务(14267)
- 机构
- 大学(329868)
- 学院(326823)
- 济(138731)
- 经济(135974)
- 管理(131880)
- 研究(114664)
- 理学(114194)
- 理学院(112967)
- 管理学(111332)
- 管理学院(110724)
- 中国(86779)
- 京(70725)
- 科学(67279)
- 财(62629)
- 所(55966)
- 研究所(51064)
- 中心(50985)
- 财经(50209)
- 农(47756)
- 经(45943)
- 北京(45527)
- 江(45395)
- 业大(44835)
- 范(43800)
- 师范(43505)
- 经济学(42209)
- 院(41990)
- 经济学院(38112)
- 财经大学(37433)
- 农业(37138)
- 基金
- 项目(223836)
- 科学(177453)
- 研究(168329)
- 基金(164275)
- 家(142140)
- 国家(140966)
- 科学基金(121341)
- 社会(107894)
- 社会科(102342)
- 社会科学(102318)
- 基金项目(85664)
- 省(83356)
- 自然(76353)
- 教育(76195)
- 自然科(74551)
- 自然科学(74535)
- 自然科学基金(73214)
- 划(71183)
- 编号(68446)
- 资助(67563)
- 成果(56707)
- 部(50717)
- 重点(49597)
- 发(47786)
- 课题(46787)
- 创(46223)
- 国家社会(45204)
- 教育部(44009)
- 创新(43117)
- 人文(42634)
- 期刊
- 济(149475)
- 经济(149475)
- 研究(101941)
- 中国(60086)
- 管理(48083)
- 学报(47527)
- 科学(45571)
- 财(44861)
- 农(43822)
- 教育(37157)
- 大学(36751)
- 学学(34173)
- 农业(31094)
- 融(30214)
- 金融(30214)
- 技术(26944)
- 经济研究(24997)
- 财经(24143)
- 业经(23141)
- 经(20674)
- 问题(19271)
- 图书(18790)
- 贸(17287)
- 业(16066)
- 理论(16035)
- 技术经济(15762)
- 世界(15685)
- 国际(15625)
- 科技(15055)
- 现代(14859)
共检索到481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海莺 程娜
有效的数字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经济全球化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全球性跨境运营模式、各类信息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平台治理责任的不确定性等导致与传统治理相比,全球数字治理难度增大。从经济、技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以及社会层面来看,全球数字治理面临多元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不断扩大,领先国家在数字领域的规范和标准之争加剧,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和破坏性技术的社会影响加深等。面对上述挑战,中国作为倡导者和先行者,应积极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构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全球数字治理体制。中国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借助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合作,实现数字治理与国内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茉楠
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数字治理,大国数字治理博弈是科技之争、规则之争,也是主导权之争。目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规则和各国相互协调的数字治理体系,各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不同的数字治理模式,使得全球数字治理呈现碎片化、分裂化特点。各国数字治理的立场分歧主要体现在数据自由开放与保护、数字安全、价值理念、执法方式等方面。美欧各自主导了全球两大数字治理体系,并力图推动其成为全球范本,给我国数字治理带来了全新挑战。要明确我国数字治理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与指导原则,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能力水平,推动数字领域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双/多边数字治理规则谈判与国际合作,形成适合我国当前发展并引领未来的数字治理体系与政策框架。
关键词:
大国博弈 全球数字治理 数字流通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茉楠
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数字治理,大国数字治理博弈是科技之争、规则之争,也是主导权之争。目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规则和各国相互协调的数字治理体系,各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不同的数字治理模式,使得全球数字治理呈现碎片化、分裂化特点。各国数字治理的立场分歧主要体现在数据自由开放与保护、数字安全、价值理念、执法方式等方面。美欧各自主导了全球两大数字治理体系,并力图推动其成为全球范本,给我国数字治理带来了全新挑战。要明确我国数字治理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与指导原则,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能力水平,推动数字领域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双/多边数字治理规则谈判与国际合作,形成适合我国当前发展并引领未来的数字治理体系与政策框架。
关键词:
大国博弈 全球数字治理 数字流通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璐瑶 万淑贞 葛顺奇
数字经济增长及其治理已经演化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正在重塑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数字资源禀赋差异、国家间数字战略竞争、发达经济体对数字规则的实质垄断等,给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已是全球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但在治理领域缺少制度性话语权,被排除在发达经济体主导的规则制定体系之外。未来,中国在坚持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还可以"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援助体系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抓手,凝聚沿线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大合力,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治理 中国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碧珺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于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中国有三大诉求:一是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壁垒;二是保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安全;三是希望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资模式得到尊重和认可。目前国际上缺乏一个有约束力的全面覆盖投资促进、保护、便利和自由化的多边投资协定。这一缺失既是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提供了机遇。中国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利益诉求。而相对于区域协定,最佳路径是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使之成为构建多边投资框架的范本和平台,从而撬动多边投资体系的建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远本 陈思萌
全球经贸规则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协调和保障了商品的跨境流动。但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和国际利益等多层面的影响,全球经贸秩序不断失衡。本文围绕全球贸易规则和国际货币制度两方面展开研究,发现现行贸易规则滞后于价值链贸易发展,且美元本位制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治理,无论是区域协定签订数量还是在国际货币组织中的话语权均有显著提升,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事实上,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全球经贸治理能力不足、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的实力和治理能力增强共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塑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应抓住转型机遇期,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各项公共事务,从四个方面实现全球经贸治理话语权的提升:第一,坚持高水平开放,推进全球投资有益环境;第二,坚持可持续增长,推动全球贸易包容协调;第三,坚持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全球领域认同感;第四,坚持发展数字经济,提高数字经济规制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华 张润哲 阳维
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环境下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不足,并对国外数字经济战略和立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版权领域,数字化技术导致在线侵权泛滥维权困难、版权滥用及垄断、严保护与共享精神冲突等问题。在专利领域,数字化技术引发可专利性、专利审查积压和专利丛林、诱导低价值专利产出等问题。此外,需对数字经济最基础的数据建立专门的财产权保护制度。最后,提出我国应当适时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推动《数字经济法》立法工作并制定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战略三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知识产权 版权 专利 数据保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斌 马瑞克·范德文德 江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基于文献分析的概述,并通过深度了三十位中外高等教育学者、高校与政府管理者以及商务代表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和举措进行解读。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世界一流大学体系而非仅仅产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鼓励大学的多样化发展,着力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并形成评估文化。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融冰 尹政平
贸易增长方式变革、数字保护主义升级和数字发展鸿沟加深要求提升全球数字贸易治理能力、加强数字贸易规则合作。亚太地区经济体数字经济基础牢固、规则合作需求较为迫切,但由于地区经济体在数字贸易自由化雄心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且大国博弈使地区贸易问题日趋政治化,客观上增加了数字贸易规则合作的难度。目前,亚太经济体通过参与超级区域贸易协定和区域数字经济/贸易协议两种路径积极开展数字贸易规则合作,初步形成区域数字贸易治理合作范例与典型模板。中国应从补齐数字贸易发展短板、完善数字贸易国内规则、深化区域数字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区域规则谈判、鼓励数字企业规则实践等方面提升参与数字贸易治理的能力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颖 毛昊
版权产业具备数字化天然优势,正在释放巨大的数字衍生价值。数字技术提升了版权创作、流通、交易、管理、服务全链条,拓展了新兴的版权产业市场,不断引发法律制度变革。目前,我国版权产业数字化治理在参与主体、监管模式、保护形态、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化趋向显著,版权市场呈现出创作主体多元化、创作方式多样化、作品利用形式非标准化、侵权手段隐蔽化等特点,产业发展面临创作内容低质与封闭化程度加深、版权保护质量效率矛盾加剧、市场交易机制性障碍突出、数字版权国际规则协调与海外贸易双向制约显著等重大挑战。国家传统版权产业发展更加强化与平台组织的深度融合,表现出由二元治理模式向三元治理结构的深刻转变。对此,我国应当进一步明确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改革思路:以创作高质量的版权内容为核心,优化版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版权产业数字化交易为重点,优化数字版权标准、确权授权、交易评估和信用体系;以完善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法律规范为保障,强化立法、司法和执法体系;以提升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国际战略综合布局为契机,积极参与国际版权数字化治理,扩大中国版权文化影响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思楠
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的颠覆式创新与普及,使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助推力,深刻影响着国家税收征管活动。既有税收征管体系难以脱离数字经济带来的困境,而涉税事项的数据依赖性、高度流动性、交易无形化与业务模糊性,更是阻碍了税收征管有效推进,严重时可能导致税源大量流失。传统税收征管体系,在面对数字经济涉税事项所展现出的一些新特征时,面临着以下挑战:一是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能力不足,难以确定纳税主体、课税客体和税率;二是税收征管模式难以与线上交易平台相契合,不能充分满足纳税人需求;三是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存在一定的迟滞性,无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应对数字经济挑战、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将“数字政府”建设向我国税收征管领域推进,打造新型税收征管模式“数据管税”;二是构建税务稽查管控体系,推进“互联网+税务稽查”,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三是推进税务机关和企业信息直连,增加以数字平台为代表的新税收代扣代缴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明婷
地缘政治影响的不确定性、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各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政策空间增加,数字贸易领域所产生的网络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一国的网络安全措施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各项承诺,但可根据其中的安全例外或一般例外条款为其国内政策提供合法依据。数字贸易中有关网络安全的主要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差异、数据跨境流动的限制与数据管辖权的无序扩张。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治理主体由公私合作治理的“二元”向多元主体共治的“多元”格局转变,应用在网络安全治理上可以回应相关挑战。我国政府应为跨国企业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网络安全体系,在维护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基础上,提出数字贸易中有关网络安全的治理对策,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爽 熊爱宗
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框架分为核心平台、支柱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三个层级,各层级机构已经在加密资产的风险识别与监管、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制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合作与标准制定和加强跨境支付路线图等议题下展开治理活动。从当前进展来看,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规则演进跟不上技术创新步伐、主要国家在治理中出现阵营分化、部分国家落实国际规则存在困难等挑战。中国已参与上述四项治理议题,但由于国内数字货币监管起步晚且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时间又迟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中面临困境。为把握数字货币全球治理机遇期,中国应尽快构建国内数字货币规则体系,加强同西方国家的规则借鉴与沟通合作,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