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9)
- 2023(5908)
- 2022(4600)
- 2021(4498)
- 2020(3218)
- 2019(7195)
- 2018(7044)
- 2017(11406)
- 2016(7306)
- 2015(8064)
- 2014(7988)
- 2013(6838)
- 2012(6229)
- 2011(5848)
- 2010(5968)
- 2009(5326)
- 2008(4992)
- 2007(4534)
- 2006(4133)
- 2005(3842)
- 学科
- 教育(19321)
- 济(17110)
- 经济(17095)
- 管理(14676)
- 业(12587)
- 中国(11725)
- 企(10620)
- 企业(10620)
- 理论(7491)
- 农(6834)
- 教学(6277)
- 学(5678)
- 业经(5485)
- 发(5441)
- 发展(4945)
- 展(4823)
- 财(4656)
- 方法(4514)
- 制(4394)
- 技术(4297)
- 农业(4274)
- 体(4177)
- 思想(3753)
- 政治(3694)
- 贸(3608)
- 贸易(3607)
- 研究(3583)
- 易(3544)
- 思想政治(3434)
- 政治教育(3434)
- 机构
- 大学(91146)
- 学院(88082)
- 研究(34788)
- 教育(27943)
- 管理(26747)
- 济(26288)
- 经济(25427)
- 范(23126)
- 师范(23047)
- 理学(23015)
- 理学院(22659)
- 管理学(22185)
- 管理学院(21979)
- 京(21003)
- 师范大学(19112)
- 中国(18870)
- 科学(18826)
- 所(16041)
- 研究所(14600)
- 中心(14324)
- 江(14314)
- 职业(14132)
- 北京(14003)
- 技术(13817)
- 财(13278)
- 院(13237)
- 州(11236)
- 教育学(10856)
- 研究院(10782)
- 财经(10514)
- 基金
- 项目(57103)
- 研究(52241)
- 科学(46937)
- 基金(37404)
- 教育(32219)
- 家(31577)
- 国家(31113)
- 社会(30883)
- 社会科(28881)
- 社会科学(28873)
- 科学基金(25898)
- 编号(24520)
- 成果(23397)
- 省(23382)
- 划(22034)
- 课题(20551)
- 基金项目(18248)
- 年(18033)
- 规划(15324)
- 项目编号(14917)
- 重点(14737)
- 性(14603)
- 部(14411)
- 发(14132)
- 资助(13565)
- 度(13506)
- 自然(13359)
- 教育部(13309)
- 自然科(13012)
- 自然科学(13011)
共检索到140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茜
为加速全球教育恢复,推动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全球教育联盟,创造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范式。全球教育联盟构建了以保障所有学生的受教育权为治理理念、以实现包容且公平的优质教育为治理目标、以“三措并举”的精准式治理为治理方式、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交叉治理为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并将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运作过程分为动员、协调、匹配和供给四个环节。同时,全球教育联盟将重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受教育权为基础的全球教育契约、提供免费教育服务助力实现优质教育、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数字化教育转型、借助科学数据强化全球教育监测视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施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乔鹤 徐晓丽
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三大国际组织遴选并确立了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七大核心素养作为各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经合组织通过PISA测试成功地将"核心素养"变成全球教育话题,致力于通过PISA测试推动各国教育改革;欧盟赋予成员国较大的自主权,帮助各国建构并落实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这三大国际组织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具有全球教育治理的共同特征:从治理理念来看,全球教育治理以人类普世价值为基本目标;从治理主体来看,需要建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助关系;从治理过程来看,需要建立动态向心的治理体系;从治理手段来看,应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制定"游戏规则"。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英敏
近年来全球教育治理成为新的教育热点议题。作为全球教育治理重要参与主体,韩国政府在总结自身受援经验的基础上,将“回馈国际社会”、“输出韩国经验”、“全球化国家建设”、“培养全球公民”作为理念的基础,并逐步形成全球教育治理五大参与路径——传播国际组织理念的全球公民教育、输出韩国经验的职业教育、宣扬全球共同利益的国际教育援助、面向国际组织的各层次人才输送体系、培养全球责任意识的国民教育。韩国的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价值耦合的政策理念特征,全方位、多渠道的参与路径特征,国民积极参与的人员保障特征。
关键词:
韩国政府 全球教育治理 全球共同利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郤江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PISA正扮演着全球教育治理的角色。其实施全球教育治理的路径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扩大评估范围以测量更为广泛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增大评估的规模以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学校;通过增强解释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PISA对各国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树立兼顾公平与质量的标杆效应,推动各国设置或修订课程标准,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绩效目标。PISA存在的问题包括过于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助长教育政策急功近利的风气,忽视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关键词:
PISA 全球治理 教育政策 解释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婉 刘奉越
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欧盟的重要关注领域。基于对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动因的分析,建构基于主体、内容、方向和工具维度的治理框架,发现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绿色转型包括四条实施路径:发挥政策目标引导作用,推动绿色转型理念传播;深入推进教学形式变革,促进就业市场相协调;切实保障教师能力提升,落实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实践;开拓多元资金供给渠道,保障绿色转型中的包容性与公平性。进一步探析法国、西班牙、丹麦和爱沙尼亚等成员国的案例实践,总结治理的有效手段为:进行技能需求预测,实现多方协同合作,促进国家财政支撑,加强弱势群体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与培训 绿色转型 欧盟 治理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时月芹
作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传统教育强国,俄罗斯在全球教育治理舞台上的作用起伏多变、影响力不断扩展。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恢复教育大国形象。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强化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构成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多样化路径。由意识形态导向转为经济利益驱动、对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与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并存、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赢得话语权等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突出特点。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俄罗斯亦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内忧外患并存、国家教育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包堉含 文雯
国家资历框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体现了全球教育治理的进展。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全球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多层化和网络化的治理结构,也体现了全球教育治理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扩散的复杂政策过程。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过程还说明经济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协调演进是全球教育治理的内在逻辑。全球教育治理应当回应新时期全球背景和形势的变化,推动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与变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中国一直坚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起始阶段(1972—1992年)、全球气候治理发展阶段(1992—1997年)、全球气候治理“自上而下”进展阶段(1997—2001)、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停滞阶段(2001—2015年)和《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中国跟随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经历了谨慎参与、战略防御、发展协同和主动引领四个时期,完成了消极观望、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四种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二是增强与其他气候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三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四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唐虔 秦亚青 张静 张小劲 阚阅 谢喆平
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观念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方面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另一方面又要对国际事务有一个共同的治理准则,所以提出了全球治理的观念。二战以后,在战争时期发明起来的电子、核子,战后转为民用,以电子、核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转型升级,跨国公司发展,更是使得各国生产互依互补,加上世界物流的加速,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于是出现了如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来协调全球的经济活动,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全球抗击新冠病毒,全球治理已经不限于经济领域,全球治理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惠民 夏提古丽·夏克尔 覃云云
作为“最不发达国家”及“失学人口”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球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考量。非盟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是非洲所需,也是推进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环。非盟经历了从区域性教育治理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角色转型,从被动的教育受援者转变为全球教育治理的主动参与者。非盟构建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行动框架,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公平与质量为核心的内生性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挑战、推进全球教育治理并从中受益是非盟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瑞常
人版社2022年出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和系统论述经合组织如民教育出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学术著作。全书从历史、组织、制度等维度分析了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全球治理者角色形成及发展过程。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经合组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希贤
当前全球数据治理面临数据安全、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主权等难题,作为亚太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出台了众多指导性规制。一是分别从个人数据保护和跨境数据流动两个方面出台政策指南,加强域内数据治理;二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符合自身数据治理理念的规则,力争扩大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域外影响力。东盟在强化数据治理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东盟成员国数据治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等。东盟位于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枢纽地带,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展开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双赢举措,中国应探究对接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合作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难以适应国际利益格局变迁的挑战,其供给机制也越来越难以调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结构性矛盾与冲突。从全球利益格局演变以及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发展走向看,尽管我国已是经济体量巨大的超级经济体,但仍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适度承担责任"应该是一项长期性坚持的均衡策略。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应统筹考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国一百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一百年)"三个一百年"战略构想,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在小型倡议、次领域安排、局部创新等国际公共产品上做文章。
关键词:
新型全球治理框架 “三个一百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难以适应国际利益格局变迁的挑战,其供给机制也越来越难以调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结构性矛盾与冲突。从全球利益格局演变以及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发展走向看,尽管我国已是经济体量巨大的超级经济体,但仍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适度承担责任"应该是一项长期性坚持的均衡策略。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应统筹考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国一百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一百年)"三个一百年"战略构想,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新型全球治理框架 “三个一百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