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4)
- 2023(10065)
- 2022(8663)
- 2021(7705)
- 2020(6554)
- 2019(14924)
- 2018(14276)
- 2017(27249)
- 2016(15194)
- 2015(16699)
- 2014(16633)
- 2013(16500)
- 2012(15306)
- 2011(13914)
- 2010(13862)
- 2009(13072)
- 2008(12893)
- 2007(11723)
- 2006(9902)
- 2005(8690)
- 学科
- 济(63695)
- 经济(63632)
- 管理(40878)
- 业(40467)
- 企(31656)
- 企业(31656)
- 方法(31257)
- 数学(28061)
- 数学方法(27842)
- 农(17489)
- 财(16026)
- 学(15002)
- 中国(14864)
- 贸(14282)
- 贸易(14282)
- 易(13905)
- 业经(13077)
- 农业(11825)
- 地方(11791)
- 制(10267)
- 务(9967)
- 财务(9953)
- 财务管理(9926)
- 环境(9893)
- 企业财务(9379)
- 技术(9223)
- 融(9145)
- 金融(9143)
- 银(9138)
- 银行(9077)
- 机构
- 大学(226603)
- 学院(224801)
- 济(92073)
- 经济(90339)
- 管理(83568)
- 研究(79088)
- 理学(73500)
- 理学院(72545)
- 管理学(71236)
- 管理学院(70824)
- 中国(56827)
- 科学(53231)
- 农(50209)
- 京(47179)
- 所(42260)
- 业大(41442)
- 农业(40568)
- 研究所(39305)
- 财(39031)
- 中心(35902)
- 江(32818)
- 财经(32234)
- 经(29345)
- 范(28980)
- 北京(28780)
- 经济学(28769)
- 师范(28538)
- 院(27847)
- 农业大学(27218)
- 经济学院(26477)
- 基金
- 项目(158381)
- 科学(123180)
- 基金(115707)
- 研究(105899)
- 家(105020)
- 国家(104175)
- 科学基金(87174)
- 社会(67921)
- 社会科(64515)
- 社会科学(64488)
- 基金项目(62425)
- 省(62287)
- 自然(59385)
- 自然科(58054)
- 自然科学(58030)
- 自然科学基金(57040)
- 划(53645)
- 教育(48527)
- 资助(46072)
- 编号(40679)
- 重点(36591)
- 部(34507)
- 发(34006)
- 创(33088)
- 计划(32524)
- 科研(31680)
- 成果(31609)
- 创新(31082)
- 业(28818)
- 科技(28768)
- 期刊
- 济(92597)
- 经济(92597)
- 研究(57963)
- 学报(46162)
- 农(43798)
- 科学(38958)
- 中国(38017)
- 大学(32839)
- 学学(31488)
- 财(29896)
- 农业(29482)
- 管理(26344)
- 教育(17768)
- 融(16853)
- 金融(16853)
- 技术(16645)
- 业(16411)
- 经济研究(15898)
- 财经(15637)
- 业经(15366)
- 经(13408)
- 问题(13052)
- 版(12854)
- 业大(12395)
- 技术经济(11394)
- 科技(11304)
- 贸(11288)
- 商业(11058)
- 资源(10858)
- 农业大学(10603)
共检索到31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婉 李磊 陶卓民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过去百余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国家,探索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基于此,文章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球200m及以上摩天大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发展态势,其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研究指出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管理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兴辉 马雪筠
摩天大楼的发展与城市规模有关吗?为回答该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一种与现有城市摩天指数算法不同的方法,即基于城市中的摩天大楼群体的规模与结构,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城市摩天指数;然后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指数的影响,进而推断出: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大楼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斯亮 程聪慧
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摩天大楼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40个主要城市的相关数据,在对摩天大楼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各城市摩天大楼的均衡数量,并通过与实际数量比较,将之分为建设泡沫型、建设均衡型、建设不足型三类。研究发现,上述三类城市的比例依次为30%、47.5%、22.5%;从整体上看,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摩天大楼建设泡沫,泡沫数量约为实际数量的13.4%;摩天大楼建设泡沫型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认为应当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摩天大楼的建设实行分类调控,既要警惕泡沫风险,也不能因噎废食。
关键词:
摩天大楼 建设现状 建设泡沫 均衡数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周霄雪
本文系统地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数量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数量的扩张对城市增长并不产生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且仅对其附近1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摩天大楼的建造可能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工具以及政府的"面子工程",其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相违背,从而会削弱摩天大楼的集聚正外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城市摩天大楼的建设要与其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水平相适应,应避免对形象工程以及摩天大楼数量的刻意追求,这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摩天大楼 城市增长 夜间灯光 栅格人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王峤
本文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的建造对周围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的建设显著地增加了其周围1千米范围内企业的创新,但是这一效应只在大城市以及比较高的摩天大楼周围存在。这意味着小城市中摩天大楼的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匹配,从而可能会削弱摩天大楼所产生的正外部性。本文的机制分析则表明,摩天大楼建造所造成的周围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周围企业与所在城市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摩天大楼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摩天大楼 企业创新 空间DID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佳祥 陈瑛 史琴琴
选取1991—2017年美国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FDI,建立面板数据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美国对中国FDI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美国对中国的FDI总体呈上升态势;从地带性分异特征看,FDI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布较少,西部的FDI存量小于东部,但是大于东北,东北又大于中部;集群分布主要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区域,其他区域集聚态势不明显。②从全局自相关角度可分为1991—1995年的随机分布阶段和1996—2017年的显著集聚阶段;从局部自相关角度,总体上呈现出以东部沿海为核心、其他区域为外围的"扇形"格局。③科技水平、市场规模、经济基础以及人力资本等4个因素对吸收美国FDI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交通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外依存度和资源禀赋对吸收美国FDI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新洁 李荣 张帆 王新生 陈良富 陶明辉 梅新 宋小青
生物质燃烧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湖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客观全面的分析湖北省生物质燃烧情况,能够为湖北省加强生物质燃烧管控和改善空气质量等提供重要依据。基于VIIRS 375 m热异常产品、土地利用数据及天地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2012~2019年湖北省主要生物质燃烧类型火点,揭示了生物质燃烧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火点主要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势较低的江汉平原地区,以及东部低山丘陵地区。(2)2012~2019年湖北省火点数量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秸秆焚烧为湖北省生物质燃烧主要类型。其中,秸秆焚烧火点和林地火点占比分别为67.43%和32.57%。(3)2015年后,秸秆焚烧火点数量显著下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治理成效显著。严格的禁烧政策下,由于缺乏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孝感市、随州市、武汉市和黄冈市等地出现严重反弹。因此,除了进一步强化禁烧政策,还需寻求更多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形成科学的长效的管控措施。(4)秸秆焚烧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收获季节,但严格的管控措施下,部分地区错峰焚烧导致春季和冬季出现多个分散的秸秆焚烧的小高峰期。林火主要发生在2~4月,该时间段内春节和清明上坟烧纸是引起湖北省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5)秸秆焚烧火点在空间上分布范围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形势;天门市东部和孝感市接壤地区一直是火点密集区,孝感市全域和武汉市北部秸秆焚烧热点区域呈较快速度扩展;襄阳市以及位于江汉平原的荆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西部等地,原先秸秆焚烧热点区域火点减少明显;林火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北部和东部地区,自2016年以来湖北省林火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玲 沈家耀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测度了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足迹强度,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足迹强度驱动因素的空间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足迹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具有跃迁性,多以Ⅵ型为主,水足迹强度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环保投资比重、科技进步指数等因素对降低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起积极作用,城镇化率、灌溉面积、市场化指数则会增加水足迹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玲 沈家耀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测度了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足迹强度,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足迹强度驱动因素的空间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足迹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具有跃迁性,多以Ⅵ型为主,水足迹强度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环保投资比重、科技进步指数等因素对降低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起积极作用,城镇化率、灌溉面积、市场化指数则会增加水足迹强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全喜 宋戈 隋虹均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压力、状态与响应因素的多重并发影响和因果组态复杂机制。研究方法: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的影响分析和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法(fsQCA)的组态分析。研究结果:(1)2004—2020年中国耕地“非农化”面积总体呈增长态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和不同单元分别表现出“东多西少”“阶梯递增”“中西扩散”特征。(2)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体现出明显时空异质效应,其中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是普遍性的因素。(3)压力、状态与响应中单因素并不构成影响耕地“非农化”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耕地“非农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构成的不同组态构型并发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组态构型的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会发生角色和地位的转换。研究结论:耕地“非农化”受经济、社会和资源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在制定调控管理政策时需着眼于不同组态路径中压力、状态及响应多重条件的适配关系,加强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规划管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丽 曹有挥 袁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全球经济首要"推动者与塑造者"的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催化剂。引入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自回归模型,用面板数据研究了1995~2009年中国FDI时空集聚特征及其动因。结果表明:各省份实际利用FDI的过程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日渐增强。从总量上来看,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从增速来看,呈现向沿江的重庆、四川等投资条件相对较好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的趋势。从局部上看,呈现由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省份向周边相邻省份扩散的趋势。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也进一步印证了空间依赖性对FD...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里 闫子豪 王桀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上呈“U”型特征,各省区安全差异有扩大趋势,2016年是安全转变的重要节点;(2)从空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边境线“纬度分异”特征,整体形势严峻;东北、西部、西南边境地区安全变化情况分别为复杂型、恶化型和改善型;(3)影响因素方面,各系统层障碍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系统上升速度最快,主要障碍因子为社会类型指标和经济类型指标,三大边境地区主要障碍因子由驱动、状态系统指标向影响系统指标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娅 马俊伟 刘仁志
针对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上海市2000-2008年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采用风险频数及相关指标并结合GIS分析工具等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过去9年突发性环境事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给出了时空格局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分析,探讨影响其发生及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空间分异显著,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风险仍是上述时空格局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可为上海市开展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邹韵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PP与SFA组合模型,构建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收敛方法和速度激励模型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口规模和R&D投入等与生态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具有空间分布聚集特征,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时间格局具有复杂波动的特点,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后再上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里 闫子豪 王桀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上呈“U”型特征,各省区安全差异有扩大趋势,2016年是安全转变的重要节点;(2)从空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边境线“纬度分异”特征,整体形势严峻;东北、西部、西南边境地区安全变化情况分别为复杂型、恶化型和改善型;(3)影响因素方面,各系统层障碍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系统上升速度最快,主要障碍因子为社会类型指标和经济类型指标,三大边境地区主要障碍因子由驱动、状态系统指标向影响系统指标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