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3)
2023(12283)
2022(10206)
2021(9386)
2020(7593)
2019(16609)
2018(16318)
2017(29672)
2016(15358)
2015(17267)
2014(16565)
2013(16304)
2012(15113)
2011(14014)
2010(14014)
2009(13356)
2008(12600)
2007(11309)
2006(10227)
2005(9206)
作者
(43126)
(35930)
(35863)
(34054)
(22899)
(16957)
(16003)
(13853)
(13487)
(12555)
(12544)
(11799)
(11417)
(11407)
(11158)
(11027)
(10743)
(10394)
(10256)
(9851)
(9020)
(8533)
(8508)
(8268)
(8084)
(7971)
(7728)
(7653)
(7090)
(7090)
学科
(85932)
经济(85873)
管理(47458)
(43153)
(35365)
企业(35365)
方法(28831)
数学(25328)
数学方法(25158)
中国(23737)
地方(18865)
技术(18693)
(17874)
业经(16525)
(15800)
贸易(15788)
(15382)
(14201)
(14023)
地方经济(13298)
(13214)
(12466)
金融(12464)
环境(12278)
(12236)
银行(12223)
技术管理(11948)
农业(11933)
(11919)
(10391)
机构
学院(225354)
大学(223453)
(111607)
经济(109878)
管理(83722)
研究(83614)
理学(71353)
理学院(70577)
管理学(69648)
管理学院(69191)
中国(64302)
(46604)
(46587)
科学(45459)
(40902)
财经(37127)
研究所(36925)
经济学(36900)
中心(36668)
(33874)
经济学院(33049)
(32146)
北京(29957)
(29895)
(29887)
(28494)
师范(28282)
财经大学(27427)
业大(27157)
(25746)
基金
项目(146359)
科学(117219)
研究(111754)
基金(107621)
(93196)
国家(92508)
科学基金(79517)
社会(75786)
社会科(72182)
社会科学(72165)
(55361)
基金项目(55114)
教育(50430)
自然(46274)
(46183)
自然科(45290)
自然科学(45280)
自然科学基金(44490)
编号(43329)
资助(43223)
成果(35005)
(33777)
(33525)
国家社会(33451)
重点(33441)
(33306)
创新(31735)
课题(30688)
中国(29518)
教育部(29419)
期刊
(127630)
经济(127630)
研究(73672)
中国(47589)
(34663)
管理(34646)
科学(29757)
学报(28456)
(28188)
教育(23639)
经济研究(23264)
技术(22650)
大学(22433)
(21558)
金融(21558)
学学(21146)
农业(19836)
财经(19596)
业经(18088)
(17243)
问题(16040)
(15684)
世界(14434)
国际(14362)
技术经济(14240)
(11794)
统计(11602)
科技(11510)
(11144)
论坛(11144)
共检索到351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凤良  于泽  闫衍  
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赶超空间收窄,导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滑。我国需要从模仿赶超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型,提升潜在增长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次改革需要再次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将以技术模仿为动力的赶超型模式转变为促进前沿创新的经济治理模式。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改革环境,需要在长短期平衡中考虑短期政策,短期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未来改革的需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繁华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全球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七大成因,剖析了全球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给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战略竞争带来了诸如技术赶超、时间紧迫、速度竞争、R&D投入资金、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等多重压力。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应该从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技术创新速度竞争、加大R&D投入力度与合理选择企业技术成长模式等方面应对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  徐博立  
2014年,日本消费税实际征收额完成上调,似乎意味着2015年经济复苏即将到来。然而,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又给日本经济的复苏带来沉重的打击。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疲软。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日本证券市场的萎靡,2015年的指数甚至比2014年增税后还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保罗·卡希  Kamiar Mohaddes  Mehdi Raissi  李丽丽  
中国GDP增速下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骤起都会给势见疲弱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量化世界经济受上述因素影响的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GVAR模型,选取了1981年一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期间33个国家/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GDP增速的下降将显著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其下降1%会在短期内拖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0.23个百分点;(2)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将使世界经济增速回落约0.29个百分点,同时也可能对全球股票市场、石油价格和长期利率产生短期负面影响。本刊编译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供广大金融界人士研究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为防止经济过度衰退、确保社会稳定,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3年来发行了3600亿长期建设国债,1998—2000年财政赤字增长率连续突破50%,其中1999年高达89%。与此同时,尽管我国采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仍然超过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学林  董超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暗含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假设,这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存在投资的潮涌现象和经济的结构性高速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熀松  高一兰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方法未考虑资本投入中蕴含的技术进步,低估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改进的Solow模型构建技术进步测度方程,对中国1953~2011年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3~1978年,技术进步率-0.19%,对经济增长贡献8.61%;1979~2011年,技术进步率4.43%,对经济增长贡献44.35%,技术进步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总体趋势和产业特征。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政策 ,尤其是财政扶植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黄彪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结构问题。本文以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为基本假设条件,对高速增长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方式是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技术引进背景下形成的,并且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不平衡增长方式。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高端部门对低端部门具有生产力和收入传递效应。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高低端两部门的不平衡结构演变及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向更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结构转变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只有自主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