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8)
- 2023(11079)
- 2022(9375)
- 2021(8449)
- 2020(6757)
- 2019(15441)
- 2018(14985)
- 2017(28525)
- 2016(15525)
- 2015(17176)
- 2014(17090)
- 2013(17110)
- 2012(16492)
- 2011(15135)
- 2010(15690)
- 2009(14466)
- 2008(14063)
- 2007(12951)
- 2006(11955)
- 2005(11217)
- 学科
- 济(73992)
- 经济(73937)
- 业(42326)
- 管理(41139)
- 企(32535)
- 企业(32535)
- 中国(23902)
- 地方(23443)
- 农(22345)
- 方法(22180)
- 贸(19826)
- 贸易(19811)
- 易(19319)
- 业经(18635)
- 数学(18528)
- 数学方法(18327)
- 财(15550)
- 农业(14835)
- 制(13661)
- 出(13254)
- 地方经济(13224)
- 银(12934)
- 银行(12920)
- 学(12804)
- 融(12799)
- 金融(12797)
- 行(12668)
- 产业(12666)
- 发(12364)
- 策(12344)
- 机构
- 学院(224090)
- 大学(219680)
- 济(101320)
- 经济(99208)
- 研究(85583)
- 管理(83258)
- 理学(69613)
- 理学院(68799)
- 管理学(67894)
- 管理学院(67451)
- 中国(65888)
- 科学(49308)
- 京(47814)
- 财(46075)
- 所(44000)
- 研究所(39455)
- 中心(38022)
- 农(37481)
- 江(37400)
- 财经(34687)
- 院(31547)
- 经(31367)
- 范(31354)
- 经济学(31201)
- 师范(31023)
- 北京(30919)
- 州(29425)
- 业大(29397)
- 农业(29018)
- 经济学院(28080)
- 基金
- 项目(141139)
- 科学(111709)
- 研究(108408)
- 基金(99722)
- 家(86047)
- 国家(85267)
- 科学基金(72410)
- 社会(69269)
- 社会科(65944)
- 社会科学(65937)
- 省(56784)
- 基金项目(50849)
- 教育(48224)
- 划(47181)
- 编号(43992)
- 自然(43167)
- 自然科(42148)
- 自然科学(42140)
- 资助(41529)
- 自然科学基金(41404)
- 发(38208)
- 成果(36691)
- 重点(32464)
- 课题(32365)
- 发展(31631)
- 展(31093)
- 部(31070)
- 创(29893)
- 国家社会(28596)
- 创新(27881)
- 期刊
- 济(123453)
- 经济(123453)
- 研究(74610)
- 中国(52904)
- 农(35663)
- 管理(33879)
- 财(32782)
- 学报(29902)
- 科学(29534)
- 教育(28808)
- 融(27484)
- 金融(27484)
- 农业(24609)
- 大学(22882)
- 业经(21810)
- 学学(21267)
- 技术(20383)
- 经济研究(20196)
- 财经(17051)
- 问题(16754)
- 贸(16135)
- 经(14975)
- 国际(14785)
- 业(13243)
- 世界(12834)
- 技术经济(11717)
- 商业(11409)
- 坛(11058)
- 论坛(11058)
- 现代(10847)
共检索到36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达 高维新 李雪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从生产与贸易特征两个视角对全球对虾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对虾产地主要集中于亚洲和美洲,且进一步向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越南集中;对虾生产主要包括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而对虾养殖产量于2007年超过对虾捕捞产量,成为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对虾生产方式;全球对虾贸易总体呈增长态势,且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进口市场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出口市场集中于南亚、美洲、欧盟部分国家;目前全球对虾出口贸易竞争激烈,中国在国际对虾贸易竞争中并不占优势。本文分析了中国对虾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虾产品 贸易特征 出口竞争力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玲
对外贸易是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等原因,广东外向型企业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建立自主品牌等途径取得竞争优势,以提升广东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外向型企业 出口 竞争力 广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清华 王朝良
本文在对宁夏枸杞的区位生态、品种资源、栽培历史、品牌等产业的基本优势和发展概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资料,将宁夏枸杞产业与外地枸杞产业和当地的无公害蔬菜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从产业化、科技、管理三方面,提出提升宁夏枸杞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枸杞产业 发展优势 出口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武帆
环境竞争力是和谐发展之路径选择,决定和影响环境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产品本身、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生命周期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环境竞争力还普遍较弱。从制度设计入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能不断增强企业环境竞争力。
关键词:
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 提升 生态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倪武帆
环境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一起构成产品竞争力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和影响环境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产品本身、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生命周期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环境竞争力普遍较弱,必须从制度设计入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环境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 环境竞争力 生态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印
在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逆势而上,业绩和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如何通过跨境电商实现我国制造业从本土到全球的布局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优化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的国际地位和市场份额,本文着重研究我国跨境电商的现状,以判断跨境电商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各关键环节面临的挑战,并对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出口 竞争力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珍妮 张宇平 贺曲夫
文章首先分析了安化黑茶的出口发展现状,深度剖析安化黑茶出口遇到的主要问题,然后用"钻石模型"对安化黑茶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提升安化黑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提升制茶技术与研发能力,提高茶叶品质,推动品牌整合与培养品牌效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适应国际标准,利用政府政策扶植鼓励黑茶走出去。
关键词:
安化黑茶 出口 竞争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异军突起,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河北省经济产业也同样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竞争力远不及其他发达省份。为此,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体育产业要素配置、提升创新能力,对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竞争力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鹏飞 廖建辉
本文在对出口商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研究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把中国工业制成品按技术含量低、中、高的次序排列,其国际竞争力大致呈U型分布;②中国的出口优势产品与潜力产品之间的距离比较近,这为出口结构实现平稳转型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③机械及运输设备等中高技术制成品将会引领中国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目前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群体将会出现分化;④将来在低技术产品领域挑战中国的领先地位的主要是南欧国家、中东欧转型国家及印度,在中等技术制成品领域中国主要与欧洲大陆发达国家竞争,在高技术制成品领域中国需要追赶和超越的目标主要是美国、欧洲和东亚地...
关键词:
出口 竞争力 产品密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旭霞
林产品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之一,林产品国际贸易可以为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还能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增加出口量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外汇收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的应用对于了解竞争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国家或地区的林产品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宋维明、庞新生和程宝栋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仁祥 孙亚超
科学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实力,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也应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引入社会福利、居民生活质量等更为人性化的软性指标基础上,跳出“构建模型-选择指标-目标评价”这一传统模式,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出目标评价结果的同时,找出各项指标与主成分间的因果联系,进而构建评价体系,以期建立一套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的科学方法,尤其是能针对湖北等中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和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魏浩 籍颖 赵春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规模日益庞大。但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与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培育我国优势学科的发展,并大力拓展学科的多元化;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海外办学项目;改变教育理念,进行适度的教育改革;扩大我国教育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建立完整的教育服务业开放体系。
关键词:
中国 留学生 教育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亚平 崔玮
利用进出口数据对北京市运输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进行分析,并将这些指标相互联系和印证,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而从扩大国内运输企业规模效益、提高运输企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强运输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健全综合运输服务网络,以及通过运贸一体化把握国际运输主动权等方面,提出提升北京市运输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利用UNcomtrade在线数据库中1995-2010年的板栗贸易数据,对中国板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国际比较;并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板栗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板栗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但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科技创新能力低的影响,所具有的传统低价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据此提出强化种植户培训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板栗加工业和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我国板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
板栗 产业国际竞争力 进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立其 叶红玉
块状经济是浙江省的经济特色,是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块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浙江省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从而保持浙江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浙江省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影响浙江省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发展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浙江省 块状经济 出口竞争力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