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6)
- 2023(4018)
- 2022(3401)
- 2021(3075)
- 2020(2642)
- 2019(5891)
- 2018(5595)
- 2017(10953)
- 2016(5601)
- 2015(5918)
- 2014(5589)
- 2013(5481)
- 2012(4999)
- 2011(4396)
- 2010(4393)
- 2009(4217)
- 2008(4186)
- 2007(3673)
- 2006(3306)
- 2005(3001)
- 学科
- 济(25966)
- 经济(25952)
- 业(14509)
- 管理(14499)
- 企(12444)
- 企业(12444)
- 方法(11029)
- 数学(9843)
- 数学方法(9751)
- 财(6792)
- 学(5556)
- 贸(5104)
- 贸易(5102)
- 务(5006)
- 财务(5000)
- 财务管理(4999)
- 易(4944)
- 中国(4900)
- 企业财务(4874)
- 地方(4851)
- 业经(4617)
- 关系(4533)
- 农(4050)
- 融(3787)
- 金融(3786)
- 税(3464)
- 对外(3329)
- 技术(3282)
- 制(3273)
- 环境(3209)
- 机构
- 大学(82183)
- 学院(79540)
- 济(34045)
- 经济(33335)
- 管理(30380)
- 研究(29112)
- 理学(26554)
- 理学院(26164)
- 管理学(25574)
- 管理学院(25423)
- 中国(20967)
- 科学(18053)
- 京(17254)
- 财(15861)
- 所(14336)
- 研究所(13199)
- 中心(13128)
- 财经(13050)
- 经(11953)
- 范(11486)
- 院(11395)
- 师范(11393)
- 江(11322)
- 北京(10667)
- 经济学(10585)
- 业大(10578)
- 农(10504)
- 财经大学(9902)
- 师范大学(9709)
- 经济学院(9701)
- 基金
- 项目(57261)
- 科学(47239)
- 基金(45380)
- 家(40693)
- 国家(40479)
- 研究(38372)
- 科学基金(35557)
- 社会(26162)
- 社会科(25075)
- 社会科学(25069)
- 自然(24787)
- 基金项目(24684)
- 自然科(24305)
- 自然科学(24302)
- 自然科学基金(23874)
- 省(20238)
- 划(18184)
- 资助(17739)
- 教育(17171)
- 编号(14010)
- 重点(13198)
- 部(12829)
- 创(11751)
- 国家社会(11684)
- 发(11572)
- 科研(11343)
- 教育部(11105)
- 创新(11029)
- 成果(10799)
- 人文(10682)
共检索到11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文韬 李诗韵 贺灿飞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本质上是一种跨国互动流,在全球价值链的不同环节,OFDI的动机和区位存在显著差异。论文基于FDI Markets数据库,将OFDI划分为总部研发、原料采掘、生产制造和营销售后4个环节,兼顾跨国投资流动的双向视角构建全球尺度的OFDI网络,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探究不同环节全球OFDI的演化过程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全球OFDI网络总体呈现核心—边缘特征,但拓扑结构存在环节差异,其中营销售后网络连通性最高,总部研发网络小世界性最明显且扩张迅速,而原料采掘网络呈现去网络化的趋势;(2)不同环节OFDI网络空间格局分异,总部研发网络表现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相互投资以及迅速扩张,原料采掘网络倾向一次性大额投资,生产制造网络中发达国家主要扮演母国角色,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以东道国的身份嵌入,营销售后网络高比例的双向投资流则体现出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3)优势投资国家的空间格局大相径庭,归纳为总部研发网络的“大进大出”、原料采掘网络的“两极分化”、生产制造网络的“梯度转移”和营销售后网络的“遍在优势”4大空间特征。研究可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研究支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綦建红 马雯嘉 赵雨婷 耿亮
通过采用2011—2018年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中的电力和天然气类跨国并购数据,本文不仅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而且运用ArcGIS和Gephi软件从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两方面分析了该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性,但是其网络结构趋于松散,整体复杂性减弱;网络格局由单核主导向多核联动转变,绿色能源网络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和延展;双边投资关系越多的国家越有可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的中心,在网络中占据较强的控制优势和可达性。因此,完善绿色能源扶持体系、提高项目融资可得性和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我国争取国际绿色能源市场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绿色能源投资 复杂网络 中心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监平 张淼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质上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要素分工,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并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网络,探究了一国在投资网络中的特征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实证发现度数中心度对该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负影响,点强度有正影响,而异质性并无显著影响。按收入水平对样本国家进行分类考察后发现度数中心度和异质性对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无显著影响,而点强度对二者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改善国际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的区位与结构,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核心优质要素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成龙 刘慧
外商直接投资在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热点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和演化树模型,分析2005—2013年山东省17个地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洲和欧洲中西部地区,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的投资额度较高;按照类型划分,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可以分为社会联系密切的国家或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离岸金融中心4类;山东省各地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呈现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的趋势,在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市域差异;山东省17个地市按演化树模型分析结果可划分为第三产业显著的综合性城市,制造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分异 演化 山东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成 王云龙 蒋云英
文章以RCEP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探讨RCEP双向直接投资网络生长特征、网络韧性演化过程和国别节点韧性格局,并运用随机指数图模型分析了网络韧性演化效应。结果表明:(1)RCEP双向直接投资网络生长相对立体且异配性特征显著,完备且多元的成员国类型组成是其网络韧性演化的关键。(2)整体投资网络发展具有明显的适应性演进特征,具体表现出以扩大投资规模来恢复与发展、以加强资金同步来调整与抵御的适应发展历程,最终呈现“核心强韧—边缘疏松”的网络韧性结构。(3)RCEP区域内“自我加速”效应与第三方效应共同内生驱动投资网络韧性演化;市场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和劳动力质量等为主要外生驱动力,国家身份认同、税负差异以及高科技出口差异为辅助外生驱动力;双边贸易协定关系、殖民历史关系正向耦合嵌入促进投资韧性演化,而不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低效投资关系将持续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群锋 蒋为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高明 李志斌 王东宇 贺灿飞
以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20102014年的产业投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间投资联系的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与模型,通过城市节点的中心度、点入(出)度、网络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模型等来探讨城市投资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网络中心势相对较大,大量的联系出现在城市群内部少数城市之间;(2)城市群内部投资扩散呈现邻近扩散为主,跳跃扩散为辅的联系特征;(3)城市群现阶段投资联系强的城市基本均分布于河南省内,其他四省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间具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婷 陈瑛
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采用不平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以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为例,分析了ICT产业空间分异。结论表明:ICT产业对美直接投资主体是私有企业。2014年之前进入方式均以新建为主,2014年并购项目数首次超过新建项目数,这与投资产业、投资主体的敏感性有密切关系;ICT产业对美直接投资呈现不平衡分布,投资金额、项目数总体呈现离散状态,全局分异明显;总体上对美直接投资集中分布于西海岸地区、五大湖区、开发历史较早的东部地区,广阔的中部地区投资较少,大体分布与美国主要的ICT产业聚集区一致。
关键词:
COFDI ICT产业 空间分异 美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小东 丰凤
首先选取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FDI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投资数量和相对增值率两个方面分析得出我国FDI的空间分异的特征,最后利用2010年的相关数据从市场、产业集聚效应、成本、GDP等4种因素分析了影响我国FDI空间分异的原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分异 成因 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松令 常晓红 刘亭立
利用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投资网络的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复杂方法测算发现:我国区域投资网络已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整体结构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网络中各节点的度分布及控制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一些省市不但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还将资金投资于沿海的发达省份;我国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以浙江和湖北为关键枢纽,以天津等为新兴投资通道的网络格局。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交叉持股 区域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宏 吴若楠
基于2009-2019年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FDI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全球FDI网络,并测算各国(地区)的PageRank中心度;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一国(地区)FDI网络中心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全球FDI网络中,大部分国家(地区)PageRank中心度较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少部分国家(地区)PageRank中心度较高,处于网络中心地位。互联网发展能够提升一国(地区)在FDI网络中的PageRank中心度;从影响机制看,成本节约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互联网发展提升FDI网络中心度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中低收入经济体、强知识产权保护经济体的互联网发展更能提升FDI网络中心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协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与高水平引进外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孝武 焦骜 赵鑫 郑建明
在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于价值链分工地位,各国在其中的结构性权力更能直接地反映出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掌握的主导权。本文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出发,基于联通网络方法研究了中国价值链结构性权力优势对中国跨境直接投资溢出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跨境直接投资网络中的中心地位特征日益显著。而且,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优势会给东道国带来更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冲击溢出,这种影响对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更高,与中国地理距离、制度距离更远,以及中高技术产出比例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更为明显。本文研究同时将中国视作全球价值链中的主体和国际跨境直接投资母国,从全球价值链布局,以及合理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与规模的角度,为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娟 王倩颖 郭文静
选取1994~2017年的创业投资事件,构建并测度创业投资网络,划分网络社团并识别核心社团,比较核心社团间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创投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创投机构间便于"抱团"形成联合投资,深创投、IDG资本与红杉中国是网络中最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以红杉中国、IDG资本为代表的核心社团与以深创投为代表的核心社团,在创投机构所属地域、资本类型、投资地域、投资行业和投资阶段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
创业投资网络 社团划分 社团间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军 孙翔宇 毛文峰
企业市场互动网络是城市网络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全国海量工商企业信息数据库,以中国四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匹配方法,构建了城市群企业跨城投资有向加权网络,并对投资网络的空间结构与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010—2019年,四大城市群投资网络规模与密度均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在空间格局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呈现以石家庄—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倒“V”型结构,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以上海为核心的多轴式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呈菱形结构稳定发展,成渝城市群呈现出成都—重庆双核联动、成都单核辐射的空间格局。从城市层级来看,四大城市群投资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但城市节点层级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青木健 王鸥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五个变化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85年9月五国财长会议调整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后,以迄今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目前仍在继续扩展中。这是继1972—1974年包括石油危机在内的第一次投资浪潮,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前后到1980年左右的第二次投资浪朝之后,第三次对外直接投资的浪潮。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1984年超过1 00亿美元大关,其后每年持续增加100亿美元以上,1989年达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675亿美元。1989年底累计额中有67%是1986—1989年期间增加的。从投资件数看,198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