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9)
- 2023(17464)
- 2022(14420)
- 2021(13253)
- 2020(11137)
- 2019(25327)
- 2018(24861)
- 2017(47251)
- 2016(26209)
- 2015(29071)
- 2014(28425)
- 2013(27969)
- 2012(26064)
- 2011(23482)
- 2010(23629)
- 2009(21981)
- 2008(21913)
- 2007(19616)
- 2006(17286)
- 2005(15810)
- 学科
- 济(103831)
- 经济(103716)
- 管理(70891)
- 业(69510)
- 企(55045)
- 企业(55045)
- 方法(44443)
- 数学(39089)
- 数学方法(38593)
- 农(31110)
- 中国(30117)
- 财(28253)
- 学(23334)
- 业经(23217)
- 贸(22245)
- 贸易(22236)
- 易(21632)
- 地方(20930)
- 制(20843)
- 农业(20526)
- 银(17542)
- 银行(17479)
- 务(17042)
- 财务(16999)
- 财务管理(16961)
- 融(16897)
- 金融(16895)
- 行(16654)
- 企业财务(16121)
- 理论(15428)
- 机构
- 大学(367483)
- 学院(366057)
- 济(150086)
- 经济(146982)
- 管理(134589)
- 研究(132483)
- 理学(115464)
- 理学院(114086)
- 管理学(111790)
- 管理学院(111107)
- 中国(100218)
- 科学(83272)
- 京(78071)
- 农(72166)
- 财(70792)
- 所(69407)
- 研究所(63127)
- 中心(59961)
- 业大(59554)
- 农业(56983)
- 江(56851)
- 财经(55328)
- 经(50361)
- 北京(49057)
- 范(48368)
- 院(47904)
- 师范(47769)
- 州(47028)
- 经济学(46457)
- 经济学院(42005)
- 基金
- 项目(245029)
- 科学(191176)
- 基金(177741)
- 研究(172301)
- 家(158873)
- 国家(157555)
- 科学基金(132372)
- 社会(109099)
- 社会科(103438)
- 社会科学(103404)
- 省(95535)
- 基金项目(93149)
- 自然(87522)
- 自然科(85561)
- 自然科学(85529)
- 自然科学基金(84039)
- 划(81661)
- 教育(79401)
- 资助(72914)
- 编号(68253)
- 重点(56307)
- 成果(56080)
- 部(53698)
- 发(52968)
- 创(50493)
- 课题(48506)
- 科研(47794)
- 创新(47295)
- 计划(46484)
- 国家社会(45494)
- 期刊
- 济(165568)
- 经济(165568)
- 研究(109115)
- 中国(74806)
- 学报(67461)
- 农(66028)
- 科学(58572)
- 财(55426)
- 大学(49908)
- 管理(49213)
- 学学(47009)
- 农业(43966)
- 教育(39125)
- 融(38557)
- 金融(38557)
- 技术(29610)
- 经济研究(27881)
- 财经(27322)
- 业经(26909)
- 业(24138)
- 经(23441)
- 问题(21945)
- 贸(20031)
- 版(19758)
- 国际(18055)
- 技术经济(17413)
- 业大(17338)
- 科技(17121)
- 图书(16798)
- 统计(16734)
共检索到55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G20杭州峰会公报首次明确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必须通过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增长。2008年以来,在常规的降准降息措施失效后,"负利率"、"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纷纷出台。非常规货币政策带来资产泡沫化、债务负担沉重、贫富差距扩大等不良后果。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初露端倪,但是由于结构性改革知易行难、财政刺激"心有余而力不足"等问题的羁绊,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尚待时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小胜 时辰 张思思
【目的/意义】合理的环境政策工具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设计/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了2016年杭州召开“G20峰会”前实行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1)长期政策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其效果明显好于短期政策,保障了“G20峰会”前后杭州市空气的优良品质;(2)长期政策创造的蓝天是稳定持续的,“G20峰会”前后空气质量未出现大的波动或反弹现象;(3)“G20峰会”长期政策具有长期效应,长期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未出现恶化趋势。在考虑了共同趋势、不同污染物形式、更换不同样本以及选择不同模型后仍然稳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美国主要通过增加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扩大货币基础,启动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却起到了紧缩的效果,对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但依托数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赢得了调整的时间。在考虑此政策的退出机制时,美联储必须考虑美国国债的需求,和它自己最终被迫购买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一旦美联储被动买入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将面临较大通胀风险。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短期国债通胀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减短持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张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重要影响,它既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回暖;同时,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泡沫滋生,又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也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警惕,并在2010年底将今后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样有利于在国际大环境仍然复杂的情况下,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使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王旭祥
量化宽松政策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由于欧元区内部存在经济金融结构和政治意愿的异质性,政策实施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朝晖 李石凯
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受到失业目标与通胀目标的双约束,这一对矛盾将直接影响到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时间和最终规模与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同,2012年12月12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两个附加条件:即在失业率高于6.5%,通胀率不超过2.5%的情况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保持不变。很显然,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受到失业目标与通胀目标的双约束。但实际上这两个约束条件具有内在的不一致性,这一对矛盾将直接影响到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国民 何传添 陈万灵
尽管美联储多次宣布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陷入周期性常态化,我们的判断依据是:(1)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危机的持续恶化——量宽政策周期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2)量宽政策具有短期有效长期负面的特征——量宽政策周期性常态化的效应依赖;(3)美联储对传统监管职能与货币规则的突破——量宽政策周期性常态化的制度支持;(4)美元霸权体系的存在——量宽政策周期性常态化的货币支撑。
关键词:
美联储 量化宽松 周期性常态化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戴黎 孙明春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担忧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或再通胀的期待。上述预期的转变导致过去多年在各个资产类别不断加强的诸多"拥挤交易"出现大规模平仓。相比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在未来12个月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拐点的来临,其驱动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体带来的收益逐渐小于成本;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使用上的技术极限。我们估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拐点将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拥挤交易 金融危机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戴黎 孙明春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担忧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或再通胀的期待。上述预期的转变导致过去多年在各个资产类别不断加强的诸多"拥挤交易"出现大规模平仓。相比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在未来12个月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拐点的来临,其驱动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体带来的收益逐渐小于成本;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使用上的技术极限。我们估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拐点将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拥挤交易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诚
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所遇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协调政策制定者与民间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不同状态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涵义是大不相同的。时间一致性理论从政策制定者理性和主体理性的角度考察了货币政策制定者与货币政策承受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低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2016年9月4-5日,中国首次以主席国身份在杭州主办G20峰会。G20杭州峰会围绕会议主题和重点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就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议题,以及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G20发展"的历史性会议。本刊特约请南开大学盛斌教授以"G20杭州峰会:开启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新时代"为题,就G20杭州峰会的时代背景、历史性成果与中国角色、历史作用、G20贸易投资合作与执行机制,以及G20作为全球贸易投资治理的新平台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希望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旭东
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阐述了政策的两种类型——"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政策利率 量化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