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6)
- 2023(10386)
- 2022(8632)
- 2021(7462)
- 2020(6233)
- 2019(13994)
- 2018(13450)
- 2017(25725)
- 2016(13763)
- 2015(15279)
- 2014(15342)
- 2013(14999)
- 2012(14286)
- 2011(13056)
- 2010(13510)
- 2009(13233)
- 2008(12982)
- 2007(11759)
- 2006(10739)
- 2005(10342)
- 学科
- 济(80989)
- 经济(80905)
- 管理(50248)
- 业(40653)
- 企(35196)
- 企业(35196)
- 方法(25976)
- 数学(22611)
- 数学方法(22445)
- 财(19893)
- 地方(18243)
- 中国(17323)
- 制(16488)
- 业经(15255)
- 环境(14665)
- 农(13853)
- 学(13783)
- 地方经济(12933)
- 体(12709)
- 务(12466)
- 财务(12442)
- 财务管理(12420)
- 融(12312)
- 金融(12310)
- 企业财务(11971)
- 银(11068)
- 银行(11060)
- 划(11022)
- 行(10652)
- 贸(10400)
- 机构
- 大学(212164)
- 学院(209992)
- 济(102739)
- 经济(100894)
- 管理(78407)
- 研究(75474)
- 理学(66645)
- 理学院(65938)
- 管理学(65114)
- 管理学院(64714)
- 中国(57589)
- 财(49472)
- 京(43793)
- 科学(39884)
- 财经(38442)
- 所(37130)
- 经(34657)
- 经济学(33770)
- 中心(33093)
- 研究所(32909)
- 江(32094)
- 经济学院(30023)
- 财经大学(28325)
- 北京(27929)
- 院(27480)
- 农(26625)
- 范(25606)
- 师范(25414)
- 业大(24840)
- 州(24697)
- 基金
- 项目(131747)
- 科学(105666)
- 基金(98579)
- 研究(98351)
- 家(84541)
- 国家(83909)
- 科学基金(72869)
- 社会(67705)
- 社会科(64443)
- 社会科学(64425)
- 基金项目(51081)
- 省(49083)
- 教育(44498)
- 自然(44079)
- 自然科(43014)
- 自然科学(43006)
- 自然科学基金(42253)
- 划(40939)
- 资助(40350)
- 编号(37347)
- 成果(31316)
- 部(30608)
- 制(30241)
- 重点(29995)
- 国家社会(29282)
- 发(28898)
- 教育部(27222)
- 创(26794)
- 课题(26620)
- 人文(26448)
- 期刊
- 济(123749)
- 经济(123749)
- 研究(71227)
- 中国(42799)
- 财(40239)
- 管理(32671)
- 学报(27229)
- 科学(26749)
- 农(24122)
- 融(22426)
- 金融(22426)
- 大学(22227)
- 学学(21181)
- 财经(21040)
- 经济研究(20927)
- 经(18249)
- 教育(18149)
- 技术(18023)
- 问题(15945)
- 业经(15847)
- 农业(15823)
- 贸(13619)
- 国际(13258)
- 技术经济(12178)
- 世界(12142)
- 统计(10488)
- 经济管理(9720)
- 现代(9608)
- 策(9571)
- 经济问题(9428)
共检索到33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常君晓 李飞跃 黄玖立 薛军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为背景,基于2002—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危机前相比,危机后企业更倾向投资于制度质量高的国家(地区);该结果不受危机前后东道国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与“抄底说”有本质的区别;机制检验显示东道国制度质量在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两种渠道上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本研究说明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中,高制度质量国家(地区)更能维护企业利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投资的预期回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本研究有助于解开东道国制度质量谜题,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王纪孔
本文利用泊松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引起的反倾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东道国反倾销能够触发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经济衰退会削弱反倾销触发的投资动机,而东道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但是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不会对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构成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梅小芳 杜雍 王波浪
本文基于2003—2013年52个国家(地区)的GEM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制度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均对东道国国际创业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正向调节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在发达国家(地区)主要通过降低创业失败惧怕率和提高东道国吸收能力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管制环境和规范环境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管制环境与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方面。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管制环境、健全规范环境、完善认知环境、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环境 国际创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光 杨连星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双边政治关系能否对东道国制度环境起到一定的优化补充效应?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间的交互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构建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等指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相反,双边政治冲突则表现出一定的恶化效应;第二,不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差异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效应,降低了东道国制度距离的阻碍,增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第三,进一步,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环境问题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建议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角度改善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制度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制度距离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华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祖海 杨文俊
本文利用2005~2014年世界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和制度评估数据,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的视角,分别检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度变量对FDI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度异质性因素对FDI的影响较为明显。发达国家的政权稳定性、话语权和问责制评分与FDI流量呈负相关,与腐败控制评分呈正相关;发展中国家则是法治指标对FDI流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加强腐败控制来推动FDI流量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则应通过完善法治制度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量 FDI流量 制度异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鸿奇 谢兴龙
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协方差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国际直接投资(FDI)、制度与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联系的规律,得出单独的FDI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不明显,但通过与制度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的研究结论。论文还对东道国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产生的两种实现渠道进行了研究,提出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安排是FDI产生溢出效应的条件和基础,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制度创新,尤其是政治制度的改革,才能从FDI的技术溢出中获取更大收益,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因素框架下,采用1995—2013年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影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经济因素还是制度因素对跨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均产生影响,而制度因素在决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方面呈现出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特点。根据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群体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
关键词:
东道国经济 制度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海霞
在戴蒙德跨期世代交叠模型中考察了金融市场与FDI的联合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于代表性居民两种选择的最优化消费决策进行求解,提出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使得创建新企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临界值ε*t下降,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将会提高。基于中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94—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可以将FDI潜在的技术外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但是随着外资数量的增加其资本积累效应逐渐下降,此时完善的金融环境通过放大FDI的技术溢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与FDI技术外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罗伟
本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影响。通过赋予这些国家的企业选择模仿或者创新的自由,打破传统技术扩散模型中技术落后国只能进行被动模仿的假设。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从技术扩散效应、资本效应以及资源竞争效应3个方面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情况下,积极的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本效应超过资源竞争效应,使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能够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外资企业较大的技术优势以及较弱的技术保护强度将会促使东道国选择一条依赖模仿的增长模式;反之,东道国将更多地依靠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