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6)
2023(7046)
2022(5812)
2021(5892)
2020(4596)
2019(10940)
2018(10875)
2017(18425)
2016(10934)
2015(12570)
2014(12505)
2013(11715)
2012(11005)
2011(10447)
2010(10488)
2009(9422)
2008(9137)
2007(8136)
2006(7307)
2005(6857)
作者
(26826)
(22151)
(22129)
(21406)
(14366)
(10689)
(10217)
(8647)
(8626)
(8020)
(7656)
(7455)
(7395)
(7149)
(7112)
(7069)
(6799)
(6446)
(6376)
(6370)
(5910)
(5343)
(5295)
(5093)
(5068)
(4995)
(4933)
(4898)
(4481)
(4443)
学科
(40094)
经济(40062)
管理(23131)
(22108)
中国(20503)
教育(19748)
(17849)
企业(17849)
方法(16548)
数学(14727)
数学方法(14544)
(11214)
贸易(11206)
(11075)
(9568)
理论(9033)
教学(8108)
(8097)
(7977)
(7649)
(7464)
业经(7363)
关系(7016)
(7012)
技术(6841)
发展(6811)
(6767)
银行(6767)
(6688)
(6636)
机构
大学(152073)
学院(144555)
(63824)
经济(62673)
研究(60545)
管理(47894)
理学(40979)
中国(40929)
理学院(40334)
管理学(39634)
管理学院(39289)
(34940)
科学(31188)
教育(30996)
(30779)
师范(30677)
(29366)
(26933)
研究所(26745)
师范大学(25733)
中心(24477)
北京(24041)
财经(21757)
(21590)
经济学(21091)
(21007)
(20160)
经济学院(18939)
技术(16770)
研究院(16728)
基金
项目(89832)
研究(75372)
科学(74090)
基金(65153)
(55684)
国家(55141)
社会(48008)
科学基金(46391)
社会科(45430)
社会科学(45424)
教育(43451)
基金项目(31889)
编号(31600)
(31363)
(30675)
成果(29151)
资助(27519)
自然(26300)
课题(25828)
自然科(25758)
自然科学(25753)
自然科学基金(25354)
(24204)
重点(22188)
教育部(22181)
(21338)
中国(21263)
(21019)
(20332)
国家社会(20038)
期刊
(68274)
经济(68274)
研究(59241)
教育(52009)
中国(41091)
管理(19699)
(18694)
科学(17882)
学报(16152)
技术(15516)
大学(14263)
(14088)
(12429)
金融(12429)
经济研究(12390)
职业(12038)
学学(11511)
财经(11447)
(11259)
国际(10752)
农业(10263)
世界(10148)
(10123)
(9223)
论坛(9223)
问题(8917)
业经(8268)
技术教育(7902)
职业技术(7902)
职业技术教育(7902)
共检索到237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邓莉  彭正梅  
技术进步正在促使全球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到2030年,全球人才争夺战将更为激烈。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本战略正在做出调整,加紧实施面向2030年的教育变革,为21世纪培养竞争性人才。对于我国来说,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和未来,为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做出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教育全球化”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全球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等三种具体形态,深入研究“教育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历史进程和动力机制等问题,抓住现阶段“教育全球化”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制定和实施“全球定位战略”,对于确保国家中长期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每到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未来主义"画风就会隆重登场,各种憧憬、各种推导、各种离奇或不离奇的想象就会纷至沓来。此种情况在2016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亦不例外。尽管体现国家意图的教育部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本尚未出台,但《教育现代化2030》的专项研究已然启动。国企龙头华为集团掌门人任正非发出意想不到的声音:"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正在本行业内攻入无人区,处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从终身学习的视角讨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研究趋向。建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让终身教育为终身学习服务,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重要内容有三:一是正规教育的改革,即国民教育体系的改革;二是非正规教育的发展;三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军  钱晓坚  
文化回应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注重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以及家、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主体观方面,文化回应性教学主张尊重人格,承担责任;在教学文化观方面,主张文化平等,注重多元;在教学实施观方面,强调探究,注重生成。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育机会均等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于学生个人文化经验的处理、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以及保持与家长和社区的紧密联系不无启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并以其内在融通和整体运化为学理骨架。基于“天人合一”观和生成论教学哲学“人文一体”观梳理中国教育文化基因,概有四种类型范畴:本原范畴“天、道、人”,确定人与教育存在的本源与归宿;基础范畴“生、性”,确立教育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潜能范畴“诚、德”,构成教育发现并化育人的内在潜能的合理性基础;操作性范畴“文、学、和、化、事”,展现独特的中国教育思想方法。不同类型基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逐层内外融通的整体结构。其内在逻辑可从“道法势术”四个层面分析:道层面“天、道、人”整体形化并借助于其他层面基因而证成自身的持存与意蕴;法层面“生、性”彰显证明道层面的基因,对其他基因发挥基础性支撑规范作用;势层面“诚、德”基于并反馈于道法层面基因,又助推并受助于术层面基因的展开和沉淀;术层面“文、学、和、化、事”彰显并回馈道法势逐层基因,构成中国教育的一般方法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素质教育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创新。素质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深化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推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找准问题,提升对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行动自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振宣  
移动学习这一教育信息化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自诞生之日起,各种质疑的观点就一直相伴而生。正确厘清和回应关于移动学习的各种质疑,有利于推动移动学习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及推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张振助   徐坚成   高书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传启  
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大致处于初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离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距离,虽然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教育现代化大约处于第一次教育现代化的后期。而且,中国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可能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肖满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说:"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今声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大趋势,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产业。我国目前教育发展与改革滞后,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变革: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激活大学的活力;通过多元化办学,促进教育发展;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新的教育方式一网络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杜威教育理论的生成离不开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立及其求索,而杜威来华讲学则直接推动了实用主义教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扬。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在学习和吸纳其重要思想时,更认同并践行其勇于开拓创新的教育实验精神,注重结合国情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有铨  迟艳杰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 ,以学习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为初始 ,后又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挖掘民族的教育哲学思想历史的同时 ,又关注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是 :向具体研究领域深入 ;加强研究的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和理想引导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中国的教育质性研究在过去四十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在孕育阶段,教育实验研究者的实践探索以及学界对"系统三论"的扬弃,形成了质性研究突破"定量—思辨"二元对立"话语牢笼"的认识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质性研究方法开始全面引入我国。随着经典范例的出现以及相关论争的展开,我国教育学界得以逐渐认识这一方法的具体形象,并对其合法性给予了初步认可。这一历史表明,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生命力,不在其"新",而在于其能扎根已有的学术实践土壤,创造性地回应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论题,系统地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做"研究的范式、方法论和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