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9)
- 2023(5658)
- 2022(4536)
- 2021(4194)
- 2020(3187)
- 2019(7024)
- 2018(7029)
- 2017(12844)
- 2016(7322)
- 2015(8093)
- 2014(8350)
- 2013(7957)
- 2012(7434)
- 2011(6809)
- 2010(7287)
- 2009(7146)
- 2008(5791)
- 2007(5252)
- 2006(4495)
- 2005(4030)
- 学科
- 济(26628)
- 经济(26596)
- 管理(18100)
- 业(14165)
- 企(11090)
- 企业(11090)
- 农(9647)
- 方法(8514)
- 中国(7983)
- 数学(7201)
- 制(7159)
- 数学方法(7100)
- 融(6727)
- 金融(6720)
- 体(6662)
- 学(6410)
- 业经(6033)
- 财(5838)
- 银(5735)
- 银行(5716)
- 理论(5589)
- 行(5583)
- 地方(5228)
- 农业(5149)
- 贸(4965)
- 贸易(4964)
- 教育(4891)
- 易(4844)
- 体制(3843)
- 发(3654)
- 机构
- 学院(99854)
- 大学(97261)
- 济(38395)
- 研究(37951)
- 经济(37408)
- 管理(33269)
- 中国(28874)
- 理学(27858)
- 理学院(27538)
- 管理学(26968)
- 管理学院(26790)
- 科学(23213)
- 京(21350)
- 农(19726)
- 所(19704)
- 财(18491)
- 研究所(17941)
- 中心(17121)
- 江(16261)
- 业大(15847)
- 农业(15709)
- 院(14427)
- 财经(14191)
- 范(13790)
- 师范(13587)
- 北京(13461)
- 技术(13103)
- 经(12925)
- 州(12410)
- 省(12128)
- 基金
- 项目(66389)
- 科学(50741)
- 研究(50233)
- 基金(45364)
- 家(40438)
- 国家(40065)
- 科学基金(32677)
- 社会(30160)
- 社会科(28476)
- 社会科学(28471)
- 省(27106)
- 教育(23583)
- 基金项目(22938)
- 划(22837)
- 编号(21652)
- 自然(19931)
- 自然科(19434)
- 自然科学(19423)
- 自然科学基金(19035)
- 资助(18675)
- 成果(18417)
- 课题(16196)
- 重点(15429)
- 发(15126)
- 部(14180)
- 创(13661)
- 年(13458)
- 性(13301)
- 项目编号(12804)
- 创新(12775)
共检索到157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定价合理的价格体系是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信号装置。近20年来,全球经济最大的格局之变就是日益广泛的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全球价格体系的失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导的两大价格体系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失衡,特别是全球价格体系的错误定价造成了经济的"乱象",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资源的错配。价格信号引导着经济运行,价格扭曲必然导致价格体系的失衡和经济扭曲,从而引发全球性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道平 范小云
本文研究了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下的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过去30年间频繁发生的众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该体系安排下,汇率调整很难解决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赤字和全球失衡问题;无论储备货币国选择国际收支盈余、赤字还是平衡的政策,都难以避免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不稳定。因此,缓解全球失衡、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菡
本文通过在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引入结构性突变,检测了结构性突变的存在性及其对全球原油价格及价格依存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缘政治事件和金融危机是造成全球原油价格关系产生结构性突变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的事件产生的效果不同。例如,西德克萨斯原油在2011年的库存积压事件改变了长期价格关系的水平、趋势和状态,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仅仅导致区域内原油价格关系出现平移。2008年金融危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结构性突变事件。它打破了原油价格关系的稳态,使得Wlazlowski et al.(2011)在危机前得出的关于俄
关键词:
原油价格 结构性突变 地缘政治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菡
本文通过在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引入结构性突变,检测了结构性突变的存在性及其对全球原油价格及价格依存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缘政治事件和金融危机是造成全球原油价格关系产生结构性突变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的事件产生的效果不同。例如,西德克萨斯原油在2011年的库存积压事件改变了长期价格关系的水平、趋势和状态,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仅仅导致区域内原油价格关系出现平移。2008年金融危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结构性突变事件。它打破了原油价格关系的稳态,使得Wlazlowski et al.(2011)在危机前得出的关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可作为基准原油的结论不再成立。
关键词:
原油价格 结构性突变 地缘政治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宝伟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的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阐述在这个体系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问题、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体系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赵晶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动态分析了中国与美国间价格体系的传导机理。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价格体系存在显著的动态传导关系;美国CPI和PPI波动对中国价格体系均具有较强的动态冲击,其中以PPI主导的正向传导特征明显,而CPI对中国价格体系的冲击路径则表现为差异性;中国CPI和PPI波动仅对美国PPI具有正向传导效应,但冲击影响的持续性明显较弱;与美国国内价格体系的传导特征不显著相比,中国国内价格体系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表现为明显的交互加强特征。因此,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外部价格冲击的影响,从而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价格体系 动态传导 向量自回归 因果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义
如果我们把社会经济系统中单纯的价值系统抽象出来,那么对作为社会经济系统最优的必要条件的合理价格体系可作如下分析。标准对价格体系进行研究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为实证式研究方法,即在具体条件下研究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回答“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其二为规范式研究方法,它回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春梅
图书市场价格体系混乱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回顾我国图书市场价格改革历程出发,在分析我国图书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导致我国图书市场价格体系不规范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图书市场价格体系的规范路径。
关键词:
图书市场 价格体系 规范化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达 赵勇 孙瑾
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到金融危机产生再到失衡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的基础在于,美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和实体经济中高收益行业的存在。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经济失衡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从性质上看,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居民过度消费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纠偏调整的表现形式。同时,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改变当前的国际金融格局,在缺乏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必将进入一个高波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此时任何指标反映的经济复苏都缺少创新的基础。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金融危机 经济复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优坤 戴斌武
反全球化和全球化是一种共生关系,这也导致了反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主导全球化的相伴相长。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与全球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造成了本应由资本主义背负的全球化的原罪,也就是在资本扩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的疯狂逐利特性。反全球化运动始终是推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走向更加公正、更加理性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旧式资本主义全球体系走向瓦解的真正原因。即是今天,某种程度上实现"脱胎换骨"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虽然表面上看"战无不胜",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也以更加迅猛的方式向更广、更深的程度发展,但反全球化仍然在世界各个层面充满活力,并继续推动全球体系向更加公正和理性的方向进步。中国式社会主义,也可以看做一种反...
关键词:
全球化 反全球化 资本主义 体系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盼盼 常殊昱 熊爱宗
本文首先梳理了危机后全球失衡的新进展,全球失衡整体大幅缓解,中国为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发达失衡国的调整则相对有限。然而,在全球失衡渐趋缓和的同时,失衡的政策协调压力却在上升,全球失衡再度成为2019年G20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当下政策讨论中采取的经常账户合意值的外部失衡评议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各国的失衡评估报告也存在不一致。继而,全球失衡的政策协调方式应有所转变,需统合流量失衡和存量失衡的相互作用机制,促进各国有序协调,防范因外部失衡无序下降或波动以及因外部失衡过度调整带来的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