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7)
- 2023(7180)
- 2022(5077)
- 2021(4283)
- 2020(3179)
- 2019(7040)
- 2018(6484)
- 2017(13464)
- 2016(6540)
- 2015(7231)
- 2014(7123)
- 2013(7188)
- 2012(6680)
- 2011(6095)
- 2010(6149)
- 2009(6313)
- 2008(5337)
- 2007(4834)
- 2006(4555)
- 2005(4540)
- 学科
- 银(33317)
- 银行(33172)
- 行(31602)
- 济(29989)
- 经济(29972)
- 融(29767)
- 金融(29767)
- 业(17762)
- 制(16387)
- 管理(15885)
- 企(15244)
- 企业(15244)
- 中国(15036)
- 中国金融(11776)
- 方法(11616)
- 业务(11613)
- 业经(10989)
- 数学(10815)
- 数学方法(10780)
- 度(10493)
- 制度(10492)
- 银行制(10175)
- 产业(9051)
- 财(8881)
- 信息(8350)
- 总论(8201)
- 信息产业(8184)
- 贸(6870)
- 贸易(6854)
- 体(6807)
- 机构
- 大学(89693)
- 学院(88952)
- 济(44481)
- 经济(43534)
- 中国(40686)
- 管理(32407)
- 银(31687)
- 银行(30597)
- 研究(29143)
- 行(28435)
- 理学(26292)
- 理学院(26082)
- 管理学(25838)
- 管理学院(25671)
- 财(24197)
- 融(23901)
- 金融(23552)
- 财经(19084)
- 人民(18588)
- 中心(18430)
- 京(17780)
- 经(17431)
- 国人(16889)
- 中国人(16837)
- 中国人民(16742)
- 经济学(16676)
- 经济学院(15378)
- 财经大学(14769)
- 人民银行(14205)
- 江(13448)
- 基金
- 项目(54142)
- 科学(42952)
- 研究(42032)
- 基金(40884)
- 家(33927)
- 国家(33653)
- 科学基金(29829)
- 社会(29293)
- 社会科(28280)
- 社会科学(28274)
- 基金项目(20031)
- 省(19689)
- 教育(17752)
- 资助(17328)
- 编号(16720)
- 自然(16230)
- 划(15972)
- 自然科(15914)
- 自然科学(15913)
- 自然科学基金(15651)
- 成果(13935)
- 国家社会(13407)
- 融(13364)
- 创(12087)
- 重点(11982)
- 部(11937)
- 发(11876)
- 性(11685)
- 项目编号(11482)
- 创新(11375)
共检索到158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苌苌
文章在回顾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设计特性并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CBDC发行对金融脱媒和银行挤兑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发行CBDC可能产生金融脱媒效应,但若央行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失进行补偿,则可缓解该效应。补偿比例越大,金融脱媒效应越小;完全补偿时不产生金融脱媒效应。第二,在央行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银行挤兑发生门槛提升、概率下降。补偿比例越大,银行挤兑发生概率越小。第三,在央行全额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外部冲击对于总产出和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减小,发行CBDC促进了金融稳定。因此,文章建议逐渐放松CBDC发行限制,建立CBDC发行专项补偿机制,适度引入降低CBDC流动性的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鹏飞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私人加密货币广泛兴起,央行数字货币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的影响,重点关注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引发金融脱媒问题。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规范商业银行的存款行为,迫使银行增加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吸收更多存款;在存款准备金约束下,更多的存款意味着更多的银行贷款和信用创造。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垄断权力,银行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以匹配更高的贷款需求;存款利率的增加以及贷款利率的减小将挤压银行利润;贷款利率的减小也意味着厂商面临更低的借贷成本,这将鼓励厂商投资进而增加产出。进一步分析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可增加流动性。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环境下,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约束,进而鼓励消费者交易更多的商品并提高支付效率,这同时也促进了生产端活动,增加产出。最后,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使用可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产生正面影响,并且不会导致金融脱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挤兑对银行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危机,社会危害巨大。要深入研究造成挤兑的原因,妥善应对,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强对挤兑的防范,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 危机 挤兑 处置 防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吕江林 郭珺莹 张斓弘
通过建立表征央行数字货币影响经济主要机制的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指数,并合理引入利率走廊机制,构建DSGE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与金融效应,结果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波动,但会对央行数字货币等若干重要金融变量产生较明显影响并且会使货币乘数不确定性增加;央行数字货币的利率可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其与常备借贷便利可形成利率走廊机制,更有效地调节经济;在利率走廊机制下,受到负向生产技术冲击后,商业银行存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谨慎调节利率走廊宽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多以SLF和MLF等能直接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工具应对生产技术等负向冲击;同时,商业银行应随活期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的提高,积极采取措施吸收存款以提高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争荣 林清泉 卜静
文章以余额宝为例,运用银行挤兑模型和大数定律,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立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储户恐慌而发生大规模赎回,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流动性风险 DD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德 姜磊
本文通过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加以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誉对于银行挤兑的影响。结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良好的银行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
关键词:
银行声誉 银行挤兑 存款人预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意 袁琰
本文对2023年硅谷银行及2007年北岩银行挤兑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提炼两家银行被挤兑的共性原因,引入并拓展“非核心负债”概念,总结出五条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主要债权人顺周期性过强,或者说总负债中“非核心负债”占比过高,是导致硅谷银行与北岩银行负债不稳定,最终在金融下行周期下陷入流动性危机而被挤兑的核心原因。本文创新性地结合本轮硅谷银行挤兑事件,将对风险信息敏感的企业存款额外纳入“非核心负债”的测算范围,进一步拓展了“非核心负债”的学理内涵,还依据“流动性—稳定性”标准将我国银行主要负债划分为九类,并据此提出差异化监管建议,对我国完善以负债来源稳定性为视角的银行监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子衡
本文逐一研判了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面临的账户体系、会计科目、现金回笼、网络支付以及财税结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冲击进行探讨。当前,全球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都对数字货币表达了不同程度的关切乃至浓厚的兴趣。虽然迄今为止,尚无一家中央银行实际发行了数字货币,但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数家中央银行表达了接受或尝试运行,乃至发行数字货币的意愿。对此,有意见认为,即便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
关键词:
银行 私人 金融机构 数字货币 账户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伟 董伟 张丰麒
2018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中对阐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从四个维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的分类,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整个支付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现全文编译此报告,供后续研究参考。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数字货币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重阳 胡志浩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展2021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65家央行积极从事CBDC工作的占比已达到86%,比四年前的水平增长了30%以上。不仅如此,各国央行对CBDC的研发也逐步迈向更高阶段,约60%的央行正在进行概念验证或实验,这一占比在2019年末尚为42%,并且,14%的央行已经在推进试点工作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红 李艳蓉 郝毅
近年来,各国不断加大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竞争力度。2022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认为,目前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CBDC,货币的历史正进入一个新的篇章。2022年3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敦促美联储考虑创建数字美元的可能性,该举措被认为是美国改变以往对CBDC不甚积极战略的一个新动向。竞争加剧的同时,主要国家和地区在CBDC领域的合作联盟也正在形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文章概述了2021年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进展,已推出CBDC的经济体均为加勒比小型经济体,CBDC研发工作正显著提速,各方正在研究的CBDC存在较多共性,但侧重点有所差异。2021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央行数字货币(CBDC)调查问卷指出,在参加问卷调查的65家央行中,56家已启动CBDC研发工作,占总数的86%,未开展相关工作的多为小型经济体。具体而言,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瑞士央行 加勒比地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红 于梦扬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需求场景日趋丰富,这对跨境支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CBDC跨境支付克服了传统代理银行支付模式下的低效、不透明等缺点,使得支付系统更切合多元支付需求。在全球支付体系中,CBDC跨境支付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支付系统“去中心化”,从而规避发达国家的长臂管辖。此外,CBDC跨境支付改变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让新兴经济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金融秩序建设中。当前,诸多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着力研发跨境CBDC支付体系,以谋求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中国掌握着先发优势,应当在保持技术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合作,推动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让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银行挤兑 金融恐慌 经济周期 流动性错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