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9)
2023(10406)
2022(9399)
2021(9070)
2020(7399)
2019(17626)
2018(17263)
2017(32508)
2016(17691)
2015(19842)
2014(19664)
2013(19420)
2012(17703)
2011(15900)
2010(15557)
2009(14280)
2008(13605)
2007(11147)
2006(9585)
2005(8316)
作者
(48978)
(40699)
(39988)
(38426)
(25845)
(19427)
(18397)
(16147)
(15301)
(14282)
(14038)
(13491)
(12629)
(12618)
(12496)
(12214)
(12119)
(12049)
(11525)
(11367)
(9891)
(9792)
(9630)
(9207)
(9021)
(8949)
(8910)
(8895)
(8046)
(7917)
学科
(69473)
经济(69404)
管理(48138)
(45237)
(37731)
企业(37731)
方法(33242)
数学(28765)
数学方法(28454)
中国(18256)
(17419)
(16215)
业经(15415)
(15206)
地方(13834)
(12840)
贸易(12834)
(12469)
农业(11701)
(11626)
理论(11416)
技术(10761)
环境(10649)
(10585)
(10195)
财务(10135)
财务管理(10116)
教育(9766)
(9763)
金融(9762)
机构
大学(242366)
学院(238568)
管理(98992)
(94287)
经济(92268)
理学(86648)
理学院(85696)
管理学(84229)
管理学院(83806)
研究(81069)
中国(59215)
(51987)
科学(50589)
(40982)
(39862)
中心(36890)
研究所(36719)
(35995)
业大(35711)
财经(33464)
北京(32919)
(32552)
师范(32308)
(32133)
(30664)
(29811)
农业(28110)
经济学(27306)
(26839)
师范大学(26540)
基金
项目(171877)
科学(135072)
研究(126972)
基金(125059)
(108629)
国家(107732)
科学基金(92670)
社会(78916)
社会科(74768)
社会科学(74749)
基金项目(67030)
(65670)
自然(60523)
自然科(59101)
自然科学(59091)
自然科学基金(57982)
教育(57402)
(55922)
编号(52551)
资助(50916)
成果(42198)
重点(38068)
(37799)
(36135)
(35758)
课题(34844)
创新(33270)
科研(32908)
项目编号(32901)
教育部(32555)
期刊
(98437)
经济(98437)
研究(71324)
中国(42629)
学报(37806)
科学(35106)
管理(34830)
(31742)
(29327)
大学(28571)
教育(27700)
学学(26408)
农业(22950)
技术(20426)
(17733)
金融(17733)
图书(16210)
经济研究(16029)
业经(15644)
财经(15251)
理论(13589)
(12862)
实践(12753)
(12753)
问题(12558)
科技(12216)
(11804)
情报(11743)
技术经济(11471)
资源(10816)
共检索到342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倩  李天柱  刘小琴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OS中的3296篇论文进行全样本分析,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分为探索期、增长期和爆发期,具有覆盖学科领域广泛、生命科学大数据研究活跃及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与科学和技术学科大数据研究同步发展等特征,美国和中国在大数据研究中贡献突出。全球大数据研究形成"理论萌芽阶段-技术探索阶段-实践应用阶段"的演进路径,未来大数据研究会从理论研究向产业化研究转变,相关研究会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倩  李天柱  刘小琴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OS中的3296篇论文进行全样本分析,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分为探索期、增长期和爆发期,具有覆盖学科领域广泛、生命科学大数据研究活跃及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与科学和技术学科大数据研究同步发展等特征,美国和中国在大数据研究中贡献突出。全球大数据研究形成"理论萌芽阶段-技术探索阶段-实践应用阶段"的演进路径,未来大数据研究会从理论研究向产业化研究转变,相关研究会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敬  郭会玲  蒋霄然  
对我国2005~2016年森林火灾案件有关大数据分析得知,全国森林火灾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数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从月际分布特征看,火灾案件主要集中发生在3~5月份,其中4月份案发量最大;空间分布从省际来看,湖南省位居第一,西藏自治区最低;绝大多数省份行政案件多于刑事案件,而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刑事案件高于行政案件,7大区的分布情况:行政案件西南地区最高,刑事案件华东地区位居第一,华东地区行政案件略低于刑事案件,华南地区刑事案件比行政案件高出1/3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主要是36~59岁、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农民,60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也不容小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洁  黄晨  余敏杰  陈国钢  刘涛  
通过Web of Science、CNKI、ProQuest、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第三方网站,采集截至2016年底的全球各大知名智库的学术影响力、知名度影响力和客观性数据。经过广泛调研,参照宾夕法尼亚大学《2015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秉承公开性、完整性、代表性的原则筛选出169家全球著名智库,从基本情况、学术影响力、知名度影响力和同行评议四个角度来采集数据。本数据集可以用于全球著名智库的发展分析和研究,也可以用于对智库的建设现状以及其对公共政策影响力的评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良文  梁圣蓉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切入,利用我国1993~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经济全球化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产业集聚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各区域经济全球化水平;从全国来看,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和贸易开放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的驱动力不明显,甚至抑制城镇化发展;从区域来看,外资依存度高、贸易开放度高的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部、西部地区次之,产业集聚与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中国城镇化区域性失衡的主要原因;控制变量经济增长、就业结构和城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生  范黎波  
利用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方式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分水岭,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经历由外生性增长到内生性增长的发展历程,其演进源于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未来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应强调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蓉英  魏绪秋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大数据演进特征,对于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论文以中国知识和维普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增长趋势、研究空间格局以及研究主题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研究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正处于中前期的加速发展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且持续性较差。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聪  王正斌  
本文通过对1993年8月-2005年4月中、英利率与证券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探究两变量间短期动态均衡与长期相关关系,比较并分析两国异同点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英利率与证券价格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但二者相关程度不同,方向相反;两国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短、长期利率与证券价格间的因果关系。政策含义是,应加快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以建立并完善证券市场结构与体系,促进市场化导向利率的建立,并逐渐开放中国的证券市场使之融入世界金融市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有禄  
通过对2007—2016年教育经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间普通高中总教育经费支出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逐年增长,但其所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却呈下降趋势。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度达到八成以上,呈现出财政投入一元独大、非财政性投入弱化的态势。普通高中总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基建经费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均呈现出"中部塌陷"现象,京津沪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在增大。生均基建经费的地区差异异常大(差异系数在1. 978-4. 647之间),生均助学金及生均公用经费的地区差异非常大(差异系数分别在0. 970-2. 016及0. 771-1. 145之间),总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学杂费的地区差异也相当大(差异系数分别在0. 781-0. 974、0. 534-0. 914之间),生均财政性经费占总生均经费比例及生均公用经费占生均事业经费的比例的地区差异比较小(差异系数分别在0. 068-0. 242及0. 110-0. 175之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艾明晔  毕克新  李婉红  
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一半以上,调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依据IPCC提供的各种终端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平均低位发热值计算了我国终端能源的16种碳排放系数,并据此计算出制造业产业在1993-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以制造业碳排放量及其强度的年度变化趋势为聚类依据,将1993-200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其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以2004-2009年的制造业各行业的碳排放负荷系数和经济贡献率为主要分析依据,将制造业30个行业划分为重点发展型行业、升级发展型行业、规范发展型行业和约束发展型行业4个类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东  张蓓  方行明  
本文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矛盾运动视角来分析当前的逆全球化的形成及走势,从历史回顾到对当前的逆全球化以及中美经贸摩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历史上中国曾经主导的全球化与欧洲主导的全球化的特点、起源、发展和终止的原因,再到WTO框架下的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产生的复杂影响及面临的挑战。文中分析了美欧逆全球化动向的成因及二者的不同性质和表现,并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涨落、经济周期的作用以及贸易战对美国经济都会产生不同的负面影响,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难以持久,逆全球化的力量将会因综合因素的作用慢慢衰减,世界将回到全球化的轨道。并且,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来看,它有着扩大对外交往,趋向全球化的"基因";美国从20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经济和工业强国后长期实行低关税政策,而低关税对它利大于弊,因此本次对主要贸易伙伴实行的高关税政策也很难持久,最终还是要回到低关税状态。文章也分析了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幸韵  刘春鹤  郭书钰  刘彦辰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球医疗大数据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社会网络主路径分析、引文聚类等方式展示医疗大数据领域科研方向的发起、走向、演变特点、创新过程以及各类研究热点。以Web of Science中医疗大数据文献为例,利用HistCite精炼出核心文献;着重分析网络中的主题聚类、关键路径并识别网络中的权威和核心文献,期望为医疗大数据的演化与发展的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汪满容  刘桂锋  孙华平  
[目的 /意义]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探索全球大数据技术的竞争态势,以期为我国政府、企业、高校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技术提供竞争情报支撑。[方法 /过程]以Thomson Innovation平台的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 363篇大数据技术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的方法 ,从申请年份、申请国家、专利申请人、同族专利、专利引用、技术领域等角度进行态势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明显;美中两国是大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凯  范从来  
全国劳动收入份额自1996年开始出现下降,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得以延续,在经历2004和2008年暴跌和暴涨之后,"十二五"期间2012年至2015年劳动收入份额保持上升态势,然而2016年再次出现的下降值得关注。为研究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及其驱动因素,本文基于吴凯和范从来(2014)提出的劳动收入份额LMDI分解的分析框架,对1993年至2017年全国、四大地区和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全国劳动收入份额的累计变动虽然主要受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但是其主导驱动因素是分配比例,两者呈现出同步变动趋势;收入比例和结构变动则相对较为平稳,影响较小。(2)从四大地区来看,生产效率均出现下降。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变动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东部地区则呈现出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主要受益于结构比例的大幅上升,此外其分配比例和收入比例也出现上升。东北地区仅收入比例略微上升,其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下降主要归因于其结构变化的大幅下降。(3)从31个省来看,分配比例因素的影响和地区差异较大,是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提出提高数据质量及其可比性、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改革的相关政策、引导国民收入的分配向劳动者报酬倾斜、基于地区和各省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收入分配政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