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4)
2023(6587)
2022(5593)
2021(5281)
2020(4156)
2019(9352)
2018(9011)
2017(17782)
2016(9344)
2015(10257)
2014(10096)
2013(9881)
2012(9371)
2011(8567)
2010(8927)
2009(8539)
2008(8338)
2007(7821)
2006(7154)
2005(6762)
作者
(25863)
(21544)
(21440)
(20481)
(14142)
(10206)
(9739)
(8210)
(8100)
(8073)
(7226)
(7183)
(7063)
(6953)
(6953)
(6708)
(6371)
(6360)
(6240)
(6057)
(5323)
(5219)
(5079)
(5031)
(4914)
(4843)
(4837)
(4701)
(4239)
(4155)
学科
(39362)
经济(39326)
(29153)
管理(28953)
(24430)
企业(24430)
方法(12909)
(12295)
中国(11196)
数学(10844)
(10840)
贸易(10832)
数学方法(10682)
(10553)
(10552)
(10362)
业经(9238)
(9164)
(7964)
金融(7964)
(7925)
银行(7925)
地方(7804)
(7690)
农业(7418)
及其(6432)
(6393)
(6163)
财务(6147)
财务管理(6136)
机构
学院(136066)
大学(133025)
(62287)
经济(60949)
管理(53459)
研究(49601)
理学(44658)
理学院(44189)
管理学(43700)
管理学院(43389)
中国(40640)
(30999)
(28424)
科学(25008)
(24263)
财经(23515)
中心(22413)
(21723)
(21316)
研究所(21192)
北京(18617)
(18349)
经济学(18315)
(17472)
(17464)
师范(17379)
财经大学(17275)
(16978)
经济学院(16310)
商学(15019)
基金
项目(80363)
科学(64620)
研究(63604)
基金(58776)
(49807)
国家(49350)
科学基金(42893)
社会(40400)
社会科(38404)
社会科学(38395)
(29779)
基金项目(29403)
教育(28982)
编号(26762)
自然(26555)
自然科(25964)
自然科学(25959)
自然科学基金(25547)
(25352)
资助(24649)
成果(22490)
课题(18771)
(18488)
(18227)
重点(17860)
(17247)
(16833)
教育部(16405)
国家社会(16299)
项目编号(16266)
期刊
(77591)
经济(77591)
研究(47208)
中国(27637)
管理(23258)
(23115)
(20805)
金融(20805)
(16594)
科学(15957)
教育(14909)
学报(13491)
业经(12849)
经济研究(12644)
财经(12027)
大学(11298)
技术(11163)
农业(11155)
(10959)
国际(10919)
学学(10528)
(10351)
问题(9390)
世界(7865)
现代(7414)
理论(7402)
商业(6839)
(6749)
论坛(6749)
技术经济(6737)
共检索到22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推动下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将大概率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供给端也将进一步缩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波动频率可能加快,波动幅度亦会扩大。同时,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应对和冲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积极稳步实施以争取国际定价主导权为中心的有效战略与举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推动下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将大概率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供给端也将进一步缩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波动频率可能加快,波动幅度亦会扩大。同时,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应对和冲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积极稳步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童莉霞  杜奇睿  武胤  
一、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全球流动性持续过剩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201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冷暖各异,前者经济复苏形势较好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后者经济复苏长期乏力,二者政策走势分化明显,对大宗商品的走势影响多空交织,而地区局势动荡、自然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付亦重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变动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趋势。实体经济供求状况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因素。主要供应国、消费国战略及政策调整也影响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尤其是全球金融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关联度日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下跌,既源于全球供给持续过剩等供给侧因素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等需求侧因素,更和美元持续走强、气候风险逐渐消退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我国应着力完善大宗商品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逐步扩大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并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负面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寅  李丹丹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大行情,原油、铁矿石、铜、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近年来新高。虽然2021年底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在进入2022年后,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的爆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震荡的态势,这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应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加强大宗商品贸易组织协调,进一步保障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贸易开展,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障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剑涛  贺瑛  焦刚  
自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产生以来,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突飞猛进增加,政府相关政策不断推进,市场行为日益规范和完善。文章分析发现,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仍然面临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瓶颈问题:一是结构性发展瓶颈;二是运营管理瓶颈;三是交易创新瓶颈;四是监管瓶颈。为此,通过交易中心自我管理、行业自律、政府引导与监管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剑涛  贺瑛  焦刚  
自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产生以来,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突飞猛进增加,政府相关政策不断推进,市场行为日益规范和完善。文章分析发现,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仍然面临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瓶颈问题:一是结构性发展瓶颈;二是运营管理瓶颈;三是交易创新瓶颈;四是监管瓶颈。为此,通过交易中心自我管理、行业自律、政府引导与监管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伊楠  
2月末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逐渐显现,但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则扩散蔓延,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上调至最高级别"非常高"之后,又认定其为"全球性流行病"。疫情冲击加上OPEC与俄罗斯减产磋商破裂,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3月16日,恐慌指数VIX已攀升至82.69,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最高点。本轮金融震荡的两个演变阶段以3月9日为界,本次金融震荡大致可以分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冰  
大宗商品是与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大批量买卖商品,以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农副产品为典型代表,因其"大宗"属性而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数量波动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方面的现实矛盾,并通过多角度分析大宗商品的价格作用机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价格波动的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以石油、农产品及金属矿产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已经对我国CPI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等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奇睿  
2012年全球经济经历了欧债危机深化、地缘政治危机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先后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风险大幅下降,但经济复苏乏力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受宽松货币政策和一系列风险事件影响,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中国对大宗商品快速、持续的需求增长一直被认为是这十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拉动因素。然而,与全球经济休戚相关的中国经济2008年不可能不受全球冲击而独善其身。预期中国GDP增长率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继续放缓。不确定的通胀前景、股价和房价下跌以及政策失误等宏观风险可能会相互作用并彼此增强。因此,中国需求增长放缓在近期可能会让过去五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猛涨态势稍作休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延纯  赵公正  张学武  钟弥嘉  
2021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供需错配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品种价格创历史新高,并输入到国内市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部门综合施策、精准调控,近期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本文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且后期PPI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减轻;但仍需关注可能带来的调结构压力加大、外贸形势不确定性增多、企业效益分化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多措并举保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做好大宗商品市场管理;有序做好低碳转型,更大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防范期货市场炒作风险,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价格监测,做好预期管理,以进一步引导大宗商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