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6)
- 2023(6839)
- 2022(6067)
- 2021(5526)
- 2020(4962)
- 2019(11600)
- 2018(11537)
- 2017(23004)
- 2016(12718)
- 2015(14248)
- 2014(14664)
- 2013(14752)
- 2012(13949)
- 2011(12676)
- 2010(12777)
- 2009(12033)
- 2008(12110)
- 2007(11128)
- 2006(9278)
- 2005(8518)
- 学科
- 济(56462)
- 经济(56408)
- 业(34130)
- 管理(33866)
- 方法(29229)
- 企(26917)
- 企业(26917)
- 数学(26314)
- 数学方法(26085)
- 农(15177)
- 财(14258)
- 中国(12312)
- 学(12300)
- 贸(12193)
- 贸易(12192)
- 易(11857)
- 制(9932)
- 业经(9878)
- 地方(9474)
- 农业(9214)
- 务(9169)
- 财务(9150)
- 财务管理(9124)
- 企业财务(8664)
- 融(8653)
- 金融(8651)
- 银(8602)
- 银行(8579)
- 行(8140)
- 和(7953)
- 机构
- 大学(189206)
- 学院(187414)
- 济(79826)
- 经济(78164)
- 管理(70435)
- 研究(64728)
- 理学(61076)
- 理学院(60354)
- 管理学(59298)
- 管理学院(58936)
- 中国(48271)
- 科学(40572)
- 京(39650)
- 农(36377)
- 财(36067)
- 所(34128)
- 研究所(31185)
- 业大(30353)
- 中心(29991)
- 财经(29289)
- 农业(29116)
- 江(28178)
- 经(26630)
- 经济学(25355)
- 北京(24752)
- 范(23910)
- 师范(23646)
- 经济学院(23187)
- 院(22681)
- 财经大学(21938)
- 基金
- 项目(124162)
- 科学(96872)
- 基金(90831)
- 研究(87308)
- 家(80258)
- 国家(79649)
- 科学基金(66892)
- 社会(55118)
- 社会科(52334)
- 社会科学(52315)
- 基金项目(48059)
- 省(47842)
- 自然(44223)
- 自然科(43201)
- 自然科学(43183)
- 自然科学基金(42446)
- 划(40929)
- 教育(40510)
- 资助(38099)
- 编号(34933)
- 成果(28535)
- 部(28418)
- 重点(28389)
- 发(26405)
- 创(25323)
- 科研(24572)
- 教育部(24032)
- 性(23874)
- 创新(23802)
- 课题(23722)
共检索到269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滕泰 羿伟强 赵虹 杨东华
近两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巨大波动。以石油、铜、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连续上涨,另一类大宗产品,如钢铁、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却在不同阶段出现了周期性的价格大幅波动。通过对于上述商品供求价格弹性的研究,我们发现第一类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都比较小,但需求弹性要大于供给弹性;钢铁、水泥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但供给价格弹性比较大,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而汽车、房地产的需求、供给价格弹性都比较大,同时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正是由于各类产品弹性特征,导致了上述商品的价格会因为供求关系的较小幅度的变化而产生大幅度波动。并且,钢铁、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商品由于自身弹性特征,往往会引起生产...
关键词:
全球大宗商品 供求弹性 价格 应对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晔 王万山
出口税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出口限制措施近来在各国贸易政策中屡见不鲜。现有文献对依据"勒纳对称定理"得到的最优关税结论存有异议。文章首先研究了大国作为唯一出口国情况下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认为已有文献关于最优出口税结果不同的根源在于假设差异所致,然后,分析了非唯一出口国情况下大国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最优出口关税和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本国出口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和其他出口国的供给弹性有关,最后,以稀土为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我国稀土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并得到了我国稀土出口的最优关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匡远配 胡秀琴
粮食安全的供求一直被认为是缺乏弹性的。但是随着粮食功能的多样化及对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需要重新认识粮食供求的弹性。论文在介绍价格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收集到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历年粮食供求弹性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粮食供求价格弹性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价格弹性 粮食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克新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师陈克新认为,201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先扬后抑的原因:一是欧债危机引发外需急剧萎缩;二是此前宏观调控对欧债危机的负面冲击估计不足,紧缩力度过大。从中长期看,大宗商品价格还将呈现向上趋势,只是暂时因欧债危机和经济减速被抑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开尧 李榕
国际大宗商品大多是以美元来计价,因此在美元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探讨美元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且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为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本研究能为我国缓解潜在的输入性通胀和促进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熊玲誉 宋佳馨
本文分别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个层面测度全球流动性,结合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和具有时变参数的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2000—2017年全球流动性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全球流动性的冲击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显著,其中以数量指标衡量的全球流动性对商品价格冲击为正,以价格指标衡量的全球流动性对商品价格冲击为负;自2004年开始,数量型流动性冲击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强,在金融危机前后有效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2010年以来数量型流动性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而价格型流动性的负向作用在危机时更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进入21世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加剧并全面传导至国内。本研究运用结构性权力分析框架,分析阐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本源及其作用机制。欧美发达国家及国际巨头企业通过掌握金融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和制度结构四个方面的结构性权力,控制了全球价格形成主导权。我国在上述四方面存在的结构性权力短板正是我国未能掌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主导权的根源。对此,建议从我国四个结构性权力的来源入手,逐步建立多主体协作机制,以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中的影响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付亦重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变动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趋势。实体经济供求状况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因素。主要供应国、消费国战略及政策调整也影响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尤其是全球金融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关联度日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CPI指数不断回落。有些专家预测,未来有可能CPI指数跌到负值,我国经济可能有通货紧缩风险。但是,从2008年12月以来,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从现象上看商品底部可能已经显现。我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显戈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联动性问题。研究表明:布伦特原油-西德克萨斯原油、大豆油-棕榈油、棉花-大豆、金属相互之间的价格关联性相对较强;整个商品网络形成了粮食、食用油、金属、原油四个聚类,聚类内部商品价格具有比较明显的联动关系;铜处于整个商品网络的中心,其次是锌、布伦特原油、镍、铅、铝和锡,金属和原油对商品网络的关联具有很强的影响;豆粕、玉米和棉花在网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铝、大麦和锌对其它商品的价格影响力较弱。因此,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形下要特别关注金属和原油产品,稳定这两类商品价格对于稳定整体商品价格波动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对降低商品投资组合风险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慧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不同类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会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向冲击效应更强。进一步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更大,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最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门槛效应不存在,但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门槛值之后,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更为明显的负向冲击作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门槛值前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门槛值之前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而跨越门槛值之后则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策群
论信息市场供求的价格弹性●娄策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湖北430070)AbstractTheauthorofthispaperholdsthatthepriceelasticityofmarketsupplyanddemandofinformat...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云璐 崔晓敏 肖立晟 史建平
新冠肺炎疫情及“碳中和”目标对国际大宗商品供需格局产生突出的影响。本文梳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三类大宗商品的全球供需分析框架以及金融市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理论机制,讨论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机制和波动因素,并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碳中和”目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观政策及地缘政治关系对后疫情时代大宗商品供需结构的影响。基于上述事实,研判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角色,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宗商品定价遵循供需逻辑,但不同产品的供需结构存在差别;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三是“碳中和”目标对相关大宗商品供需格局产生持续的影响,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而供给受限,其中传统能源产能下降、新能源生产技术受限、供需错配导致涨价压力持续;四是后疫情时期,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政策结构分化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乏力但细分产品呈现结构化分化走势,经贸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上升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剧。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供需分析 后疫情时代 碳中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小芬 王欣康 张碧琼
本文运用Hamilton滤波与小波分解技术,识别出2000年以来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在此基础上,构建小波平滑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200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共同变动趋势;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经济周期的驱动作用时滞较长且相对持久,而全球金融周期的驱动作用则时滞较短且迅速衰减;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周期”的贡献度分别为25.82%和13.85%,而全球供应瓶颈和能源转型的贡献度则达到24.46%和6.95%。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开始于2007年的次级债危机在最近几个月全面爆发,先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巨头们纷纷倒下;接着受此影响,美股与去年同期最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40%,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德、意等国家的股票市场也相继下跌超过30%,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香港的股市也遭受重大下挫,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各个行业全面衰退的导火索。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