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9)
- 2023(20799)
- 2022(17588)
- 2021(16494)
- 2020(13855)
- 2019(31511)
- 2018(30762)
- 2017(58899)
- 2016(32006)
- 2015(35688)
- 2014(35658)
- 2013(35294)
- 2012(32473)
- 2011(29320)
- 2010(29360)
- 2009(27771)
- 2008(26790)
- 2007(23887)
- 2006(21034)
- 2005(19224)
- 学科
- 济(124357)
- 经济(124186)
- 管理(93341)
- 业(90030)
- 企(74031)
- 企业(74031)
- 方法(55770)
- 数学(48525)
- 数学方法(48046)
- 中国(40343)
- 财(36618)
- 农(33388)
- 融(31993)
- 金融(31990)
- 银(31686)
- 银行(31611)
- 制(31479)
- 行(30342)
- 业经(27913)
- 学(27525)
- 贸(25950)
- 贸易(25926)
- 易(25283)
- 务(23407)
- 财务(23325)
- 财务管理(23279)
- 地方(22965)
- 企业财务(22195)
- 农业(21656)
- 体(20440)
- 机构
- 大学(457786)
- 学院(452381)
- 济(186639)
- 经济(182707)
- 管理(172799)
- 研究(159637)
- 理学(148239)
- 理学院(146541)
- 管理学(143966)
- 管理学院(143154)
- 中国(129352)
- 京(98469)
- 科学(97736)
- 财(90150)
- 所(81622)
- 农(80639)
- 研究所(74251)
- 中心(73764)
- 财经(71388)
- 业大(69931)
- 江(66824)
- 经(65092)
- 农业(63622)
- 北京(62856)
- 经济学(58136)
- 院(57298)
- 范(56775)
- 师范(56069)
- 州(53536)
- 财经大学(53522)
- 基金
- 项目(305554)
- 科学(238756)
- 基金(223734)
- 研究(216776)
- 家(198184)
- 国家(196630)
- 科学基金(166690)
- 社会(138432)
- 社会科(131342)
- 社会科学(131308)
- 基金项目(117633)
- 省(116225)
- 自然(109635)
- 自然科(107068)
- 自然科学(107032)
- 自然科学基金(105136)
- 划(99536)
- 教育(98660)
- 资助(93133)
- 编号(85372)
- 成果(69843)
- 重点(68903)
- 部(67933)
- 发(63895)
- 创(63182)
- 创新(59249)
- 课题(59154)
- 科研(59009)
- 国家社会(58111)
- 教育部(57951)
- 期刊
- 济(201573)
- 经济(201573)
- 研究(138230)
- 中国(93440)
- 学报(79694)
- 农(72565)
- 科学(70219)
- 财(69400)
- 管理(64138)
- 大学(59762)
- 融(57515)
- 金融(57515)
- 学学(56656)
- 农业(48614)
- 教育(43478)
- 财经(36167)
- 技术(35674)
- 经济研究(33366)
- 经(30968)
- 业经(30302)
- 业(25944)
- 问题(25931)
- 理论(23694)
- 贸(22813)
- 版(22557)
- 科技(21646)
- 实践(21293)
- 践(21293)
- 国际(20884)
- 技术经济(20782)
共检索到687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俞仕龙 尹玉晗 刘立峰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大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现状,从供需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探讨了引发其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研究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影响。其次,围绕政策调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最后,从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有效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中国金融市场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颖 李佳彧
全球范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近年来,受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一情况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大宗商品的内涵和特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特点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机制、系统性风险影响。结合现实情况,从优化价格管理体制及方式、严密监控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方面出发,有效防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产生的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雁冰 吴腾华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2)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3)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承亮 马威 马理
本文构建模型分析了美国利率频繁调整、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使用技术方法对冲与防范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结果表明,美国利率的频繁调整会通过币值波动与汇率波动渠道影响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贸易摩擦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降低总收入,影响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大宗商品市场投机活动可能推动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套期保值可以降低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本文建议通过积极谈判缓解贸易争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贸易,营造宽松稳定的贸易环境;进一步保持汇率稳定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施定向调控帮助企业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强期货市场建设,对冲与防范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奕
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在分析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日益增长背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秋霞 陈汉清 宋翠竹
房地产领域是金融风险的“灰犀牛”,必须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首先从家庭、企业、金融和地方政府四类参与主体入手,分析房价异常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交互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家庭、企业、金融和地方政府等参与主体在房价异常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潜在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效果看,房价上涨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传导机制看,房价上涨会带动家庭杠杆、企业杠杆、金融杠杆和地方政府杠杆上升,金融杠杆、企业杠杆、地方政府杠杆和家庭杠杆的中介作用依次递减。最后,本文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谢圣远 谢俊明
目前,大多数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研究忽视了其历史特性,缺乏系统的逻辑分析,对其成因的把握不够全面,因而本文构建了历史、理论和实证的逻辑分析框架。从历史上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有币值波动现象。从理论上看,币值波动引发银行流动性短缺或清偿能力不足,引发银行挤兑,进而使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爆发的可能;从金融脆弱性视角看,币值波动引发资本流动和投资速度的变化,进而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实证方面看,选取全球26个国家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币值波动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因此,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应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精简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以消除影响币值的不稳定因素,避免币值持续不稳定。
关键词:
币值波动 金融脆弱性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政 石晴 温博慧 刘淇
区别于传统的波动风险溢出研究,本文将行业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捕捉正负向冲击下的行业风险状况,通过构建中国经济金融系统的好坏波动溢出网络并提出针对冲击方向的相对溢入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揭示行业在正负冲击下的风险共振和传染效应,并探究不同时期好坏波动主导地位的转变,以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风险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研究发现,(1)中国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波动风险传染效应,表现出同向波动关联更紧密且负向冲击诱发风险共振更强烈的特征。(2)可选消费好坏波动的溢出水平均居行业首位,是最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源头;而工业好坏波动的溢入水平均最高,易受其他行业的溢出影响,最为敏感。(3)相较于波动溢入,冲击方向对波动溢出的影响更具行业异质性;金融、房地产、能源以及信息技术在负向冲击下的波动溢入溢出水平显著高于正向冲击。(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保健好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水平高于坏波动,而其他大多数行业则由坏波动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一鸣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极大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销售活动,破坏市场的稳定性及可预见性。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产业、财税、资金、技术等优惠政策的扶植以及行业协会的指导,信息实时提供等各方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也应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依托技术进步,优化库存管理,开展适度的套期保值业务,构建基于整个供应链层面的共同抗险机制,从而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 规避 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 价格波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