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
2023(145)
2022(124)
2021(110)
2020(108)
2019(198)
2018(162)
2017(369)
2016(149)
2015(154)
2014(142)
2013(123)
2012(115)
2011(124)
2010(117)
2009(169)
2008(138)
2007(119)
2006(87)
2005(108)
作者
(403)
(364)
(308)
(306)
(210)
(163)
(160)
(147)
(128)
(127)
(126)
(114)
(114)
(105)
(105)
(94)
(93)
(90)
(89)
(88)
(85)
(82)
(78)
(77)
(77)
(75)
(74)
(73)
(73)
(73)
学科
(1043)
经济(1042)
关系(422)
(377)
贸易(377)
(375)
国际(351)
经济关系(318)
对外(314)
世界(313)
外经(293)
对外经济(284)
(274)
(247)
金融(247)
管理(241)
(218)
(211)
问题(207)
中国(205)
世界经济(198)
出口(196)
出口贸易(196)
(196)
(190)
企业(190)
国际经济(182)
(178)
银行(178)
经济问题(176)
机构
大学(2332)
学院(2309)
(1674)
经济(1663)
研究(1213)
中国(859)
管理(636)
(616)
经济学(594)
研究所(577)
经济学院(553)
(552)
国际(550)
科学(550)
理学(538)
管理学(533)
(529)
理学院(526)
(525)
管理学院(524)
(470)
财经(451)
社会(447)
中心(444)
科学院(435)
(421)
社会科(397)
社会科学(397)
经济研究(383)
社会科学院(379)
基金
项目(1542)
科学(1246)
基金(1243)
研究(1234)
(1125)
国家(1117)
社会(927)
科学基金(916)
社会科(906)
社会科学(906)
中国(569)
资助(522)
基金项目(516)
国家社会(493)
教育(487)
自然(457)
自然科(454)
自然科学(454)
自然科学基金(448)
重大(437)
(411)
重点(405)
(402)
(393)
(382)
(380)
教育部(378)
(366)
(361)
(359)
期刊
(1642)
经济(1642)
研究(888)
国际(668)
(522)
经济研究(393)
世界(378)
中国(341)
(338)
(305)
金融(305)
(290)
管理(290)
贸易(290)
世界经济(268)
科学(259)
问题(255)
国际贸易(248)
学报(212)
财经(210)
国际经济(195)
(193)
大学(185)
学学(184)
(148)
经贸(145)
(141)
论坛(141)
评论(140)
(134)
共检索到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晓霞  张玉梅  王东杰  张永恩  
2014年以来国际市场奶制品价格持续下跌,尤其2015年上半年奶粉价格跌幅显著,引发了国内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此,本研究对此轮全球奶价下跌的原因、引发的不利影响及国内可行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全球奶源供应量增加,中俄奶制品进口需求下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汇率下跌是此轮奶价暴跌的主要原因,国际奶制品价格暴跌导致全球奶业主产国的原料奶价格明显下滑,我国奶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奶农收益受损严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缓解国际市场奶制品价格下跌对国内奶制品市场的冲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振艳  杜国臣  
金融危机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受挫,多轮震荡后于2013年回升至危机前水平。对比危机前后,全球FDI流动呈现五大特点:流量回升且冲击小,竞争加剧且区域差距缩小,发达国家低位反弹且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总量上升但比重微降,区域引资能力分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不平衡,引资形式多样,流向分散和政策多变不仅影响危机后这些特点的形成,也影响到今后全球FDI的流动。中国金融业应增强引资国际竞争力,加强多渠道区域合作,提高对国际资本的监测和管控水平,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综合经营实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晓鹏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服务业也逐渐超越制造业成为FDI在华投资的新热点。然而,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却并不明显:一方面,FDI对服务业的低端化锁定和人才的外化,将导致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当引资相对规模超过一定阕值时,将不利于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服务业FDI的投资结构和区域布局会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而单纯强调专业化和高度化的引资模式也可能会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刘斌  王小霞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商投资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还受到外资的本地化生产程度、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距离,以及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刘斌  王小霞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滢  
外资进入作为驱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与资本溢出效应,深刻影响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选取中国2005—2021年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验证外资进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存在倒“U”型影响关系,即伴随外资进入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且该结果在内生性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会随外资进入程度提高而降低,金融发展水平中等及较高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则因外资进入程度提高而攀升。据此,应完善外资市场准入环境、加速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并制定配套金融支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无论是从起源还是发展的过程来看,外资安全审查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关性。起源于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目前已经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同。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也造成冲击性影响。在此背景下,全球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一是过去各国对于外资安全的审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近年来已经出现将审查范围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到金融业的趋势。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外资安全审查趋严,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新政策。作为全球最大外资吸收国和对外投资国之一的中国,对外投资受到严重冲击。因此,中国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共同抗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奇渊  张斌  
2012年,受前期宏观调控紧缩政策和外需不景气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温和放缓。在GDP增速下滑1.8个百分点的背景下,企业利润增速从27.3%下滑到-2.7%。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面临的困难甚至不亚于2008年末。对于这种宏观温和、微观骤冷的解释是:危机后的信贷扩张,使企业积累了更高的资产负债率,高财务杠杆使企业在负面冲击下更为敏感和脆弱。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8%的增长率,但如果企业经营效益恶化及其滞后影响逐步显现和扩大,宏观经济企稳的微观基础仍将脆弱。应避免再次使用信贷扩张的刺激政策,同时采取减税、稳定资产价格、强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等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我国利用外资经过1979年至1986年的起步阶段、1987年至1991年的持续发展阶段,又迎来了1992年以来的高速发展阶段。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从1992年的110.08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407.7亿美元,1998年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年份,高达454.63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比重从1990年的1.8%增加到1999年的4.66%,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1983年-1989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为2.42%,1994年达到最高水平17.08%。吸收外资占GDP比重从1990年的0.9%提高到6.2%的最高水平;1995年以后该比率逐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和渐进阶段(1979~1991年)、加速增长阶段(1992~1997年)、稳定调整阶段(1998~2002年)和升级加速阶段(2003~2007年)。外资是我国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我国利用全球资源的重要载体。外资产生了多方面的外溢效应。国内产业有效地利用外资,提高了自身竞争力,在开放竞争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1993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指出,必须迅速制止目前的涨价势头,防止连锁反应.要确保市场稳定,为1994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正全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利用美元霸权优势控制全球。本文根据斯蒂格利茨三步骤,分析中国当前也很可能陷入美国控制一个国家的三步骤,即利用市场化进行投机、制造通货膨胀、低价收购核心资产。最后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控制外资大规模流出、审慎放开资本市场、积极培养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