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6)
2023(13967)
2022(11269)
2021(10533)
2020(8668)
2019(19362)
2018(18750)
2017(36477)
2016(18944)
2015(20949)
2014(20318)
2013(20340)
2012(18853)
2011(16901)
2010(17274)
2009(16712)
2008(16213)
2007(14695)
2006(13125)
2005(12377)
作者
(51221)
(42482)
(42236)
(40410)
(27427)
(20095)
(19183)
(16214)
(16212)
(15310)
(14523)
(14092)
(13934)
(13374)
(13337)
(13106)
(12576)
(12365)
(12155)
(11888)
(10481)
(10238)
(10209)
(9670)
(9549)
(9538)
(9345)
(9287)
(8447)
(8274)
学科
(87642)
经济(87543)
(81485)
(72595)
企业(72595)
管理(67031)
方法(35226)
中国(30609)
业经(29228)
(29201)
(28108)
(27995)
金融(27995)
数学(27323)
数学方法(27128)
(26068)
银行(26066)
(25381)
(21790)
农业(20788)
(19852)
财务(19825)
财务管理(19806)
(19586)
贸易(19568)
(19192)
企业财务(18771)
(18267)
技术(16979)
地方(15890)
机构
学院(272678)
大学(266338)
(132012)
经济(129828)
管理(108986)
研究(93388)
理学(92273)
理学院(91431)
管理学(90572)
管理学院(90039)
中国(82713)
(62157)
(55796)
财经(48629)
科学(47927)
(45481)
(44372)
中心(43992)
经济学(41552)
(40646)
研究所(40408)
(39180)
经济学院(37551)
北京(36085)
财经大学(35931)
(33456)
(32529)
商学(31969)
业大(31948)
商学院(31666)
基金
项目(168683)
科学(136863)
研究(131026)
基金(126367)
(106797)
国家(105802)
科学基金(93342)
社会(88325)
社会科(84096)
社会科学(84080)
基金项目(64990)
(63371)
教育(58096)
自然(56036)
自然科(54832)
自然科学(54819)
自然科学基金(53952)
(52168)
资助(52091)
编号(51875)
成果(41952)
(39164)
(38398)
(38068)
国家社会(37604)
重点(37466)
(36307)
课题(35467)
创新(35110)
(34783)
期刊
(151466)
经济(151466)
研究(90202)
中国(53776)
(49422)
管理(46400)
(44787)
金融(44787)
(38309)
科学(33079)
学报(29070)
农业(26054)
经济研究(25601)
财经(25214)
业经(24962)
大学(24367)
技术(23848)
学学(23131)
教育(22653)
(21958)
问题(19166)
(19071)
国际(18525)
世界(17717)
(16085)
技术经济(16041)
现代(14266)
商业(12838)
经济管理(12591)
理论(12268)
共检索到43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振艳  杜国臣  
金融危机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受挫,多轮震荡后于2013年回升至危机前水平。对比危机前后,全球FDI流动呈现五大特点:流量回升且冲击小,竞争加剧且区域差距缩小,发达国家低位反弹且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总量上升但比重微降,区域引资能力分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不平衡,引资形式多样,流向分散和政策多变不仅影响危机后这些特点的形成,也影响到今后全球FDI的流动。中国金融业应增强引资国际竞争力,加强多渠道区域合作,提高对国际资本的监测和管控水平,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综合经营实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才河  
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或综合化发展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国金融业如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信托法》等金融法律框架规范下,最大限度地寻求各金融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全方位的业务相互渗透,不仅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邱丹阳  
全球金融一体化已是一个显著的趋势。随着中国入世,中国的金融业必将更加开放,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必将加快。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还比较落后和脆弱,因此研究全球金融化的基础和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振峰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士贵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本文从国际上金融业向环保产业倾斜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我国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积极支持环保产业 在环保产业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新热点的同时,各国政府和银行在发放贷款和进行投资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把有关环保的基建工程作为优先考虑的项目。尤其是“绿色银行”的不断出现,使银行在现代经济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邱华炳  马金良  
伴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全方位合作与联盟的深入发展,我国金融监管和机构组织模式的变化正在或也将不期而至。可以预见,谁选择了适宜于未来金融混业发展的管理组织模式和架构,谁就将掌握中国未来金融服务业竞争的主动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盛侃  
我国“复关”后,经济将迅速纳入国际经济的运行轨道,并且随着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撤除,国内的市场开放度会骤然增大,金融、产业界都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生活中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变动中的国际金融形势和关贸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把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有机地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 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铁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金融商品不断推陈出新 ,金融机构所需资金越来越大 ,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新金融商品的承销 ,也无法满足企业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居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需要 ,在这种形势下 ,混业经营迅速发展 ,并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经营方式的主流。因此 ,随着我国加入WTO ,金融改革步伐的明显加快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德宝  
改革开放14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步子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就必须加快金融业改革的步伐。《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及其前景》一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前景和“复关”对我国金融的挑战、对策与中国金融市场的组成等进行了阐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庆琛  
TPP协议达成更加凸显了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贸易全球化诉求,全球金融服务规制的自由化趋势继续推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的渗透融合,金融服务外包作为金融业紧密构成,呈现业务嵌入泛化、专业要求精细化、宏观驱动强化等新特征。中国应当从加快金融改革、提升产业链整体国际竞争力、推动金融服务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强化行业监管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加以应对和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