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0)
- 2023(11354)
- 2022(9428)
- 2021(8876)
- 2020(7177)
- 2019(16101)
- 2018(15498)
- 2017(29854)
- 2016(15518)
- 2015(17140)
- 2014(16365)
- 2013(15930)
- 2012(14594)
- 2011(13271)
- 2010(13306)
- 2009(12770)
- 2008(11800)
- 2007(10293)
- 2006(9363)
- 2005(8630)
- 学科
- 济(60909)
- 经济(60849)
- 管理(41871)
- 业(40908)
- 企(32209)
- 企业(32209)
- 中国(27581)
- 融(27003)
- 金融(27002)
- 银(25014)
- 银行(25010)
- 行(24339)
- 方法(23181)
- 数学(21037)
- 数学方法(20824)
- 农(18752)
- 财(18121)
- 贸(16710)
- 贸易(16694)
- 易(16449)
- 制(16031)
- 业经(13835)
- 地方(12584)
- 农业(12282)
- 中国金融(11437)
- 策(11261)
- 务(10868)
- 财务(10838)
- 财务管理(10822)
- 企业财务(10297)
- 机构
- 学院(207373)
- 大学(204083)
- 济(99331)
- 经济(97565)
- 管理(76959)
- 研究(74762)
- 中国(66318)
- 理学(65168)
- 理学院(64539)
- 管理学(63716)
- 管理学院(63333)
- 财(46971)
- 京(42325)
- 科学(38854)
- 财经(36669)
- 中心(35973)
- 所(35807)
- 经(33579)
- 经济学(32929)
- 研究所(32161)
- 经济学院(29718)
- 江(29471)
- 农(27938)
- 北京(27399)
- 财经大学(27357)
- 院(26878)
- 范(25930)
- 师范(25753)
- 融(25269)
- 金融(24834)
- 基金
- 项目(132301)
- 科学(106244)
- 研究(103686)
- 基金(98274)
- 家(83562)
- 国家(82890)
- 科学基金(71705)
- 社会(69053)
- 社会科(65780)
- 社会科学(65773)
- 基金项目(49578)
- 省(48756)
- 教育(47016)
- 编号(42104)
- 自然(42039)
- 划(41320)
- 自然科(41128)
- 自然科学(41119)
- 资助(41027)
- 自然科学基金(40416)
- 成果(35013)
- 部(30958)
- 发(30370)
- 重点(29973)
- 国家社会(29736)
- 课题(29315)
- 创(28436)
- 性(27775)
- 中国(27768)
- 教育部(27550)
共检索到32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剧烈动荡和政策调整期,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将由危机应对时期一致的行动、单向的大规模刺激不断转向后危机时期的退出政策分化。不同国家在复苏格局与退出节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全球复苏最强劲的经济体,资本市场出现剧烈反应的重要原因就是内、外紧缩冲击政策可能导致的叠加以及内部不同退出政策的叠加放大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因此,全球复苏与退出分化下的中国经济金融政策走向应该是防止内、外退出政策短期内的密集出台产生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
经济复苏 债务危机 中国金融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傅勇
尽管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未来二次探底可能性也很小,但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将对全球刺激政策的退出尤其是中国的政策退出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至少在同比意义上实现了V型复苏,但这些国家还无力带动发达经济体快速复苏,对照历史上主要危机演化,美欧日经济总体上还要在底部停留较长时间。复苏的不同步要求各国的政策退出也有先有后,然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复杂的政策博弈,将使得全球政策退出滞后于经济周期的要求。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但退出政策受到发达经济体的诸多牵制,宏观政策和经济周期面临更大的错配风险。尽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通胀仍相对稳定,但从宏观...
关键词:
危机 复苏 退出 博弈 宏观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军
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风险。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中国金融开放的特点,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全球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政策选择 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国际金融安全本质上缘于非储备货币国家对储备货币不足或储备货币汇率激烈波动的担心,这实际上是对第三方货币过于依赖所导致的后果国际金融安全的本质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没有当今的国际金融烦恼和国际金融安全问题,只有黄金不足的支付危机或黄金借贷的信用危机。20世纪以来的各国经济或金融危机基本都与美元相关:或者表现为因美元短缺而不能清偿的债务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邝希聪
以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0~2017年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困率考察减贫效应,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哑变量回归法控制片区和县区固定效应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路径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交互作用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均能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在交互项作用下,货币政策对金融发展减贫的引导作用并不显著,而更多地体现在支持金融发展上;货币政策的减贫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在金融发展更好的地区更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减贫效果更加显著。建议完善贫困地区"政府搭台央行主导金融机构唱戏"的普惠金融政策设计,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金融减贫的针对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减贫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共同发展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和逻辑主线。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中国金融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实现问题。从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看,全球治理变革势在必行,中国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既是全球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共同发展的命脉,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金融应在巩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更富成效的"走出去",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升级,为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最终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层共鸣。
关键词:
中国金融 全球治理 共同发展 金融引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王涛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金融安全已成为维护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在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尤为重要。无论是国内金融运行的现状,还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的现实环境,都存在许多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改革带来巨大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江 刘渝蓉
金融全球化是世纪之交全球金融格局演进的主流趋势 ,在中国刚加入WTO的关键时期 ,必须正确理解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发展原因 ,充分认识其正负影响及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强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准备 ,主动采取建设性的措施 ,加快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晓 姚尔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张满闯
中国特色金融资源配置在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一方面提高了中央层面政府与企业的关联度,导致中央缩减对地方的金融资源配置规模;另一方面打破了地方层面政企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政府向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重要关联,中央—地方间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政府—市场间金融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为优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应当增强政府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维持政策确定性和稳定性;完善并优化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治理体系;着力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振艳 杜国臣
金融危机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受挫,多轮震荡后于2013年回升至危机前水平。对比危机前后,全球FDI流动呈现五大特点:流量回升且冲击小,竞争加剧且区域差距缩小,发达国家低位反弹且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总量上升但比重微降,区域引资能力分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不平衡,引资形式多样,流向分散和政策多变不仅影响危机后这些特点的形成,也影响到今后全球FDI的流动。中国金融业应增强引资国际竞争力,加强多渠道区域合作,提高对国际资本的监测和管控水平,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综合经营实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运行的日趋市场化,中国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储蓄主体由政府变为居民,居民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其中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存款)。这一特定金融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整体金融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孟刚 蒋志敏
今年是中国金融产业的开放元年,获得“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已在锣鼓声中挂牌开张,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愈加激烈的竞争新时期。我国金融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但全面开放所引发的隐隐担忧,却仍然让许多人惴惴不安。提出问题往往是改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研究金融产业安全问题首先将研究的视角放到发现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缺陷上,比如:中国金融经营管理政策的缺陷、中国利率制度的缺陷、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缺陷、中国汇率政策的缺陷。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制度缺陷 政策缺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志华 杨林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