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2)
- 2023(8097)
- 2022(6553)
- 2021(6125)
- 2020(4770)
- 2019(11140)
- 2018(10850)
- 2017(19900)
- 2016(11418)
- 2015(12605)
- 2014(12646)
- 2013(11881)
- 2012(10959)
- 2011(9956)
- 2010(10136)
- 2009(8994)
- 2008(8396)
- 2007(7524)
- 2006(6544)
- 2005(5875)
- 学科
- 济(45646)
- 经济(45617)
- 管理(24879)
- 业(22836)
- 中国(20780)
- 教育(18868)
- 企(18107)
- 企业(18107)
- 方法(14969)
- 地方(13005)
- 数学(12734)
- 数学方法(12615)
- 业经(10629)
- 农(10624)
- 财(10290)
- 产业(10041)
- 理论(9747)
- 学(9575)
- 发(8313)
- 技术(8296)
- 制(7469)
- 农业(7081)
- 结构(7042)
- 融(6797)
- 金融(6797)
- 地方经济(6656)
- 城市(6630)
- 发展(6621)
- 贸(6522)
- 贸易(6519)
- 机构
- 大学(155135)
- 学院(151536)
- 济(60567)
- 经济(59078)
- 研究(56619)
- 管理(51854)
- 理学(45135)
- 理学院(44453)
- 管理学(43749)
- 管理学院(43406)
- 中国(33837)
- 京(33817)
- 科学(31816)
- 范(31574)
- 师范(31431)
- 教育(28872)
- 所(26544)
- 师范大学(26254)
- 财(25668)
- 研究所(24097)
- 中心(23758)
- 江(22598)
- 北京(21717)
- 财经(21293)
- 院(21236)
- 经济学(19929)
- 经(19485)
- 经济学院(18139)
- 州(18001)
- 业大(17610)
- 基金
- 项目(102766)
- 科学(84596)
- 研究(83498)
- 基金(72919)
- 家(61910)
- 国家(61299)
- 社会(54171)
- 科学基金(53176)
- 社会科(51392)
- 社会科学(51382)
- 教育(44611)
- 省(40415)
- 基金项目(38457)
- 划(36371)
- 编号(34591)
- 自然(30839)
- 自然科(30144)
- 自然科学(30141)
- 成果(29770)
- 自然科学基金(29625)
- 资助(27535)
- 课题(27456)
- 发(25349)
- 重点(24859)
- 部(24449)
- 年(22550)
- 规划(22527)
- 教育部(22122)
- 创(22121)
- 国家社会(22007)
共检索到227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荷新 邓继光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
关键词:
全球城市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海燕 王凯风
为厘清房价与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判断三者关系中所蕴含的矛盾、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通过该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房价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但也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后者又会对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作用;在东部地区,房价和产业结构层次之间呈相互的正向促进关系,房价上涨也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过东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地区,房价上涨会降低产业结构层次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对房价带来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但其幅度相对不足,进一步地,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却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直接抑制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江帆 黄少军
本文从经济发展、发展阶段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标准模型等方面探讨了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演变规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焕三,宋波
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机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尹焕三,宋波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有序性、主导产业的依次递进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有系统的论证和研究。最早对产业结构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始祖──威廉·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亚南 张桂文 郭玉福
在二元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有助于我国跨越刘易斯转折阶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理论逻辑剖析了城乡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运用跨期国际比较分析法对已实现二元转型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后起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经验考察,总结出二元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二元经济转型初期产业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进入到刘易斯转折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到二元经济转型后期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演变。最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提出在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应对未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对策建议:注重培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深化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辉
本文认为消除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 ,因此 ,缩小收入差距重点应以这两个方面为重点 ,通过西部地区向东部的要素转移与加速城市化 ,实现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双重目标 ,进一步又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城市化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昌黎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来,进行治理整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为什么我国经济结构中总是存在着失衡而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呢?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产业变革规律,缺乏战略眼光,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又引起另一个问题,以致于要不停地进行调整.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认清产业结构变革的规律. 一、产业变革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舜飞 李菁
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将公共教育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联系起来,实证分析公共教育支出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传导路径以及区域异质性,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和门槛效应。结果显示,首先,公共教育支出在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且具有推动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次,公共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在中西部地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最后,公共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且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安平
On the basis of Thirlwall's framework (1966),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industry structure cannot fully accou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关键词:
地区差距 产业结构 反应灵敏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建
一、信息产业结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这一量的扩大,还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诸方面的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信息产业作为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相对应的四大产业之一,本身也就存在着产业内部各分支行业之间以及产业外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确定信息产业结构的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淑鸾,张建山
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可以预见,在今后十五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在业人口结构也必将相应地发生重大的变动。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研究人口产业结构变动的课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诸如: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果是有规律性的,那么,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又将沿着怎样的模式运行?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调整人口产业结构时需要作进一步探讨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炯 李善同
1引言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在本世纪的伊始,对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影响这一演变的因素作一分析,将有利于我国抓住机遇,防范风险,并为我国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战略。过去预测与展望分析的经验说明,作一个世纪的展望是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振邦 陈先勇
从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影响的机理出发,基于湖北省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对这三者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城市化和第二产业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都具有长期的正的冲击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城市化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市化的冲击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俊玲
文章以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影响机制为出发点,根据河南省1978~201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这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造成河南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这两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产生明显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