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9)
- 2023(5277)
- 2022(4470)
- 2021(4168)
- 2020(3092)
- 2019(7135)
- 2018(6840)
- 2017(12248)
- 2016(6703)
- 2015(7622)
- 2014(7760)
- 2013(7736)
- 2012(7525)
- 2011(6954)
- 2010(7403)
- 2009(7323)
- 2008(7239)
- 2007(6556)
- 2006(5973)
- 2005(5605)
- 学科
- 济(34311)
- 经济(34268)
- 管理(18579)
- 业(16510)
- 企(14378)
- 企业(14378)
- 中国(12115)
- 方法(11637)
- 数学(8779)
- 数学方法(8593)
- 地方(8147)
- 贸(7679)
- 贸易(7675)
- 业经(7670)
- 易(7467)
- 农(7211)
- 学(6871)
- 融(6728)
- 金融(6728)
- 理论(6725)
- 财(6152)
- 城市(6035)
- 制(5816)
- 银(5409)
- 银行(5400)
- 发(5397)
- 行(5215)
- 和(5082)
- 农业(5016)
- 世界(4997)
- 机构
- 大学(108054)
- 学院(105277)
- 济(43979)
- 经济(42824)
- 研究(39777)
- 管理(37138)
- 理学(31123)
- 理学院(30671)
- 中国(30401)
- 管理学(30059)
- 管理学院(29858)
- 京(24325)
- 科学(23454)
- 所(20084)
- 财(19760)
- 研究所(18021)
- 中心(17297)
- 范(15865)
- 师范(15744)
- 江(15667)
- 北京(15536)
- 财经(15515)
- 院(14535)
- 农(14453)
- 经(14126)
- 经济学(13955)
- 业大(13147)
- 师范大学(13119)
- 州(12877)
- 经济学院(12523)
- 基金
- 项目(63926)
- 科学(50410)
- 基金(46970)
- 研究(45823)
- 家(40910)
- 国家(40607)
- 科学基金(34796)
- 社会(29985)
- 社会科(28534)
- 社会科学(28527)
- 基金项目(24346)
- 省(22729)
- 自然(22045)
- 自然科(21617)
- 自然科学(21613)
- 自然科学基金(21198)
- 教育(20592)
- 划(20068)
- 资助(19423)
- 编号(17789)
- 成果(15528)
- 重点(14372)
- 部(14076)
- 发(13586)
- 国家社会(12726)
- 课题(12655)
- 教育部(12221)
- 创(12211)
- 大学(11957)
- 科研(11590)
共检索到16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要英 邓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谭人友
本文针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典型行业,使用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结果发现,各国行业竞争力曲线变动趋势表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制造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拥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在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在竞争缓和的商业服务业处于较为落后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竞争 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演进的客观历史趋势。简要地归纳,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国际分工深化与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岚岚 王秀东
从贸易规模、贸易对象、贸易价格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2021年新种子法修订后种子贸易格局,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和出口价格指数等评价种子国际竞争力,并探讨种子贸易格局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球大田作物类种子贸易呈逆差,少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花卉类种子贸易互补性较强;蔬菜类种子出口国的龙头种企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市场结构趋于垄断化,而种子出口市场寡占、竞争和分散三种态势并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种子国际竞争力较弱,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外生因素包括技术性贸易措施、税收制度、贸易规则等,内生因素包括农作物种子的品质性状、种粮比效益等。因此,为促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国际化发展以及种子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应建立健全检疫监管体系、推动种子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强良种培育科技创新、监测管控种子进口价格以及鼓励跨国育种、海外制种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第二届英国国际教育大会带给我们诸多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信息。逐年上升的国际学生数量和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竭力提升其争夺国际学生的竞争力。如何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该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修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全面地测算和分析了1995-2011年中美两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1)基于出口增加值测算的NRCA指数更加准确,有利于纠正"高估"或"低估"国际竞争力的现象。(2)中国服务业表现出整体持续性的比较劣势,而美国则表现出持续性的比较优势,但是,中美两国的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3)中国服务业中明显具有持续性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而美国则主要集中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4)中美两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NRCA指数呈现出相似的上升趋势,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NRCA指数却表现出相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坚
决定一国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两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取决于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取决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更多地由企业的战略、制度安排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本文在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学解释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要走出"微笑曲线"困境,就需要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进行转化,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际竞争力 竞争优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玉兰 亦冰
一、国际竞争力研究发展的简明考察 近年来国际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现有资料看,美国是最早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早在1978年,应白宫和参议院的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就开始了美国竞争力的研究。1979年,美国总统签署的贸易协定(草案)明确规定:总统应向国会报告有关影响美国厂商在世界市场竞争能力的因素,以及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政策。1983年,美国总统建立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关于工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竞争力问题。当时里根总统的要求是:研究并找出把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商业生产及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机会;对美国各级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美国私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先进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研究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为了更清楚地评价有关国际竞争力理论,本文拟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进行评介。即首先把国际竞争力分为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国际竞争力三个层次,然后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评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坚成
本文分析提升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挑战,诠释城市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人才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人才国际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力文 马海燕 刘林青
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与企业遭遇困境、纷纷倒闭的现实两者并存是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特殊现状。原有的以最终产品为基础、"国家"为单位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逐渐失效。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大多数本土企业还没有切入主流的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目标来说,全然从OEM—ODM—OBM来谈产业升级可能过于任意。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琪 黄茂兴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浪潮,带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全球竞争体系中,使全球制造业转移与全球竞争格局变动呈现出历史的耦合性和作用—反馈—扩散的耦合机制。全球制造业转移呈现出转移方向多向性、转移内容多样性、转移规模扩大性和转移目标壁垒性等趋势,将引起全球竞争格局中竞争地位、参与主体、驱动因素、红利格局等极大的变化。中国应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挖掘新红利、加快融入高端环节、应对全球贸易保护壁垒以及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在制造业转移浪潮中提升全球竞争地位。
关键词:
全球 制造业转移 全球竞争 智能制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