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6)
2023(6905)
2022(5876)
2021(5416)
2020(4495)
2019(10241)
2018(9963)
2017(20001)
2016(10876)
2015(11858)
2014(11871)
2013(11809)
2012(11204)
2011(10116)
2010(10679)
2009(9769)
2008(9684)
2007(8609)
2006(7921)
2005(7272)
作者
(30711)
(25746)
(25154)
(24505)
(16802)
(12276)
(11692)
(9801)
(9621)
(9547)
(8745)
(8434)
(8391)
(8335)
(8332)
(7909)
(7600)
(7599)
(7575)
(7302)
(6415)
(6332)
(6184)
(5995)
(5895)
(5874)
(5757)
(5746)
(5223)
(5162)
学科
(42479)
经济(42425)
(30843)
管理(30770)
(24579)
企业(24579)
方法(16353)
数学(13911)
数学方法(13672)
(13478)
(12596)
中国(11766)
(11153)
贸易(11151)
(10967)
(10293)
(9762)
(9646)
金融(9646)
(9161)
银行(9155)
(8836)
业经(8717)
(8580)
地方(8402)
农业(7929)
(7523)
财务(7507)
财务管理(7493)
企业财务(7175)
机构
学院(152858)
大学(151557)
(67919)
经济(66424)
研究(57175)
管理(56937)
理学(48040)
理学院(47514)
管理学(46781)
管理学院(46474)
中国(44773)
(34214)
科学(32348)
(32284)
(29280)
研究所(26208)
中心(25930)
财经(25810)
(24894)
(23833)
(23536)
(20841)
经济学(20782)
北京(20764)
业大(20146)
(19975)
师范(19809)
农业(19428)
财经大学(19119)
(18942)
基金
项目(96169)
科学(76419)
研究(71708)
基金(70596)
(61564)
国家(61059)
科学基金(51838)
社会(45623)
社会科(43474)
社会科学(43462)
(36025)
基金项目(35544)
教育(33061)
自然(33005)
自然科(32267)
自然科学(32258)
自然科学基金(31708)
(31220)
资助(30361)
编号(28497)
成果(24834)
(22203)
重点(21921)
(21379)
(21021)
课题(20753)
(19577)
教育部(19098)
国家社会(19043)
人文(18410)
期刊
(77617)
经济(77617)
研究(50525)
中国(31399)
(25720)
(22707)
管理(21871)
学报(21282)
(21124)
金融(21124)
科学(20477)
教育(17104)
大学(16350)
学学(15438)
农业(15385)
经济研究(13299)
财经(12522)
国际(12388)
技术(11817)
业经(11630)
(11495)
(10756)
问题(10133)
世界(8492)
(8231)
理论(7051)
现代(7048)
技术经济(6990)
(6740)
论坛(6740)
共检索到24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Jean Pisani-Ferry  Yung Chul Park  Naoyuki Yoshino  唐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迎军  
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失衡,即经常项目顺差与贸易顺差增长较快,这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投资关系不协调等内部矛盾的外部表现,是由我国本轮经济增长的特征决定的。在此背景下,允许人民币适当升值具有一定的意义。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适当升值对利率调控空间的影响有限,利率政策应该在解决内部失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长华  
以Hakkio&Rush(1991)和Husted(1992)的跨期模型为基础,本文研究了1990年到2010年中国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利用实际进出口值,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在整个样本期间中国的实际进出口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经常账户不满足跨期预算约束条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结构断点(struc-ture break),本文利用Gregory&Hansen(1996)结构断点检验方法,发现自2005年第2季度起,中国的进出口时间序列显现协整关系。这表明自2005年第2季度起,中国的进出口向可持续性调整。这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结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巨额、快速增长的赤字引起各方关注。美国经常帐户赤字无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深入分析美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及其成因后,本文认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没有中短期的解决方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Midsuhiro Fukao  Dennis Snower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Yung Chul Park  樊纲  David Vines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Alan Ahearne  Klaus Regling  In Jun Kim  Dariusz Rosati  施建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超  张林杰  
全球外部经济失衡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关于全球经常账户均衡决定、可持续性与失衡调整的研究成果也有了快速发展。传统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收入、相对价格、支出、结构等方面,而跨期方法与叠代模型的引入使研究有了更合理的分析框架。对经常账户均衡决定因素的挖掘深入到了财政收支、储蓄和投资、生产率冲击、实际汇率、金融制度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变动、人口结构变迁以及由此组成的综合因素。但外部失衡的理论框架解释现实的能力仍不够强,政治思维的进入将使问题复杂化。失衡调整偏重经常账户逆差调整也不适应当前的情况。未来研究中,放松一个小国开放经济的假设,更多地引入不确定性,以及经常账户逆转的临界点、预警指标及逆转...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伟  
从近期来看,以"逆差+顺差"为特点的美国国际收支结构是可以持续的,从中长期来看,以亚洲国家为外围主体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融资这一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长久存在。面对日益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美国试图通过货币重估来转移其经常项目调整负担。美国试图通过东亚经济体货币联合升值来调整外部经济失衡,有其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践起来有困难。美国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应该从美国自身着手加以解决,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经济体要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配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我国近年持续出现的“双顺差”甚至“三顺差”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 ,其结果是储备资产被迫大幅增加 ,利用外汇缓冲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虽然能使人民币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波动的影响 ,但这种手段极不经济 ,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 ,应采取合理的措施 ,力求使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实现国际收支真实的平衡、内容的平衡和主动的平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渊  陈继勇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重要风险,因而成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国际机构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重点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可持续性及其调整。论文从汇率弹性视角、储蓄投资视角、全球资产组合视角、国际分工视角和统计失效视角探讨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介绍了有关可持续性的两种不同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综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路径及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继云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在重点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出平衡"政策取代"出口导向"政策、废除"敞口"引进外资政策、抑制国际"热钱"流入、推进汇率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如何扭转此种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这对我国尽快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大有裨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大贤  
近年来,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也导致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带来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当前广为关注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安市中心支局  四川省分局国际收支处联合课题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主要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特征和相应带来的规模越来越大的FDI流入;中国长期存在储蓄与投资矛盾,造成储蓄持续大于投资,这些是使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失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它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的。文章也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问题,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以及一种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