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5)
2023(8711)
2022(7369)
2021(6588)
2020(5298)
2019(12047)
2018(11935)
2017(22356)
2016(12278)
2015(13705)
2014(13700)
2013(13824)
2012(13445)
2011(12511)
2010(13028)
2009(11943)
2008(11952)
2007(10997)
2006(10043)
2005(9578)
作者
(38474)
(32240)
(32070)
(30114)
(20890)
(15461)
(14430)
(12432)
(12414)
(11856)
(11217)
(10851)
(10743)
(10496)
(10330)
(9976)
(9428)
(9376)
(9368)
(9323)
(8398)
(8097)
(7815)
(7486)
(7327)
(7295)
(7247)
(7231)
(6603)
(6501)
学科
(57862)
经济(57804)
(30174)
管理(29940)
(22439)
企业(22439)
地方(19284)
中国(19157)
(17194)
方法(15652)
业经(14512)
(13059)
贸易(13047)
(12556)
(12452)
数学(12449)
数学方法(12287)
(11822)
金融(11820)
农业(11785)
(11305)
银行(11281)
(11057)
地方经济(10696)
(10671)
(10340)
(10317)
环境(9419)
(8671)
理论(8196)
机构
学院(181277)
大学(179339)
(74483)
研究(73868)
经济(72754)
管理(62537)
中国(56043)
理学(51633)
理学院(50855)
管理学(49944)
管理学院(49574)
科学(45235)
(40954)
(40063)
研究所(36025)
(35457)
(34116)
中心(32527)
(30530)
农业(27487)
(27306)
师范(26996)
北京(26820)
(26676)
业大(26643)
财经(25606)
(24626)
(23863)
(23045)
科学院(22733)
基金
项目(112972)
科学(87467)
研究(83747)
基金(78601)
(69713)
国家(69052)
科学基金(57062)
社会(51237)
社会科(48447)
社会科学(48435)
(45459)
基金项目(40630)
(38580)
教育(37388)
自然(35698)
自然科(34849)
自然科学(34834)
编号(34284)
自然科学基金(34233)
资助(32118)
(31146)
成果(29631)
重点(26428)
课题(25646)
发展(24891)
(24439)
(24116)
(23314)
创新(21844)
(21047)
期刊
(96646)
经济(96646)
研究(59677)
中国(45332)
(34521)
学报(29828)
科学(27872)
管理(26129)
(24738)
教育(24440)
农业(23735)
(22204)
金融(22204)
大学(21993)
学学(20408)
业经(17042)
技术(16653)
经济研究(15201)
(12770)
财经(12504)
问题(12252)
国际(10989)
(10844)
(10720)
世界(10497)
图书(10284)
(9184)
论坛(9184)
商业(9047)
技术经济(8989)
共检索到303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罗水权  岳勇  邵东  陈祎溦  
该文从市场分类、交易模式、组成架构等角度介绍了电子固定收益交易平台的技术特征,总结了全球代表性电子固定收益平台的服务特色,及我国固定收益平台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电子固定收益交易平台的发展趋势,指出未来固定收益平台建设将呈现交易平台综合化、交易模式多样化、数据信息服务快捷与增值并重、风险监控能力不断加强等特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美贞  罗翔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各方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区域性计价、支付、交易和结算货币之一,这对中国外汇电子化交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文从国际外汇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的现状、迅速发展的原因、趋势及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所受冲击出发,并借鉴有关国际经验,提出中国外汇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思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聂华  
介绍电子杂志的发展历史,分析电子杂志在发行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预测电子杂志近期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离岸外包是企业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企业外部资源进行产业转移,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将生产和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相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焦建华  徐翠红  
台湾资讯电子产业在亚洲乃至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其长期发展的结果。当前,台湾资讯电子业主要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大部分是OEM,而技术总体依靠引进,研发相对落后。台湾资讯电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既有优势,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提升产品制造技术,催生新的增长点,创造台湾品牌,并加强两岸产业协作,共同应对国际竞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竺彩华  
东亚地区在吸引区外FDI、对外FDI以及区内相互FDI方面,都落后于EU和NAFTA这两大区域经济集团,这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总体滞后、投资合作在制度层面上缺乏保障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在制度上保障东亚投资合作的有效展开值得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贞良  谢宗晓  安佰万  
在分析监管科技的起源及其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三个阶段的划分,逐一介绍了其成因和主要特点,并由此得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筱瑾  朱江  李菁楠  
本文介绍了"深度索引"的3层含义及其基本模式,分析了深度索引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深度索引"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海洋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若要持续保持高价值,可共享、可流通、可交易是必然要求。为充分发掘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探索建立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交易平台至关重要。通过文献研究、会议研讨、专家访谈、网站检索等多种途径进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作为关键基础资源和重要生产资料,能够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市场反应、提升管理效率、反映行业状况等。目前,国外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已取得较好成效,国内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进入新发展阶段,但国资主导不强、商业模式不清、技术应用不深、规则标准不明、安全体系不全、市场规制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进而抑制了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效率的提升。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交易平台发展创新,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优化数据交易平台股权结构与许可机制,增强数据交易平台风险防控能力,提升数据要素供给数量与质量,统筹建立数据要素标准规范,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安全配套体系,培育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雅滨  
公共资源交易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政府采购成本,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实际调研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太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全市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太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物流企业向海外发展的物流战略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依附型的海外发展战略、设置海外基地战略、货运代理战略、国际多式联运战略和第三方物流战略。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量逐步扩大,1992年以后东亚.太平洋地域在六大地域中货物运输量一直保持最大。文章提出,国际物流未来发展趋势是国际多式联运,在以散货海运为主体的同时,集装箱应用将更加广泛;国际海运货物与国际空运货物由互补关系演变为竞争关系,并将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而进一步演化为一种联合与合作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台湾岛内发展环境的限制,未来台湾的支柱产业将延续向岛外寻求发展机遇的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根据台湾支柱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大陆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台湾支柱产业继续向大陆转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志忠  黄晓颖  
为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和进军国际市场,并购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多元化的一项重要外部成长策略,台湾地区也置身于全球化企业的并购浪潮之中。文章对近10年来台湾并购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台湾企业并购行为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梦瑶  
电子化交易在改善金融市场信息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子化交易也在一些交易标的标准化程度高、流动性强的固定收益市场中促进了自动交易技术和高频交易策略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固定收益市场的微观结构,由此带来价格形成机制、流动性供给方式和交易模式等诸多变化,对市场质量和稳健性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针对部分电子化交易平台中高频交易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我国债券市场有必要继续坚持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场外为主、场内为辅"的发展模式,将电子化交易平台定位为通过提供覆盖债券各生命周期的全流程业务、实时交易和数据信息服务,实现前中后台一体化管理和价格、风险监测等功能,提升市场透明度、运行效率和流动性。在加强机制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管控,确保电子化交易平台高效稳健运行,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未来,在监管层面有必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关注电子化交易平台的稳健性以及应对市场压力的能力;二是健全市场监测与风险预警相关制度和指标体系;三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强化对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忠付  
从2012年开始,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速增长阶段。在"新常态"下,中国物流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物流业能否成功地转型升级取决于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下面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物流信息化今后的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