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
2023(1119)
2022(955)
2021(824)
2020(672)
2019(1440)
2018(1343)
2017(2764)
2016(1460)
2015(1648)
2014(1534)
2013(1806)
2012(1846)
2011(1747)
2010(2208)
2009(2605)
2008(1403)
2007(1045)
2006(868)
2005(857)
作者
(4954)
(4157)
(3960)
(3800)
(2497)
(2058)
(1905)
(1509)
(1481)
(1474)
(1436)
(1398)
(1363)
(1363)
(1309)
(1263)
(1236)
(1163)
(1146)
(1068)
(1052)
(1018)
(997)
(992)
(929)
(907)
(877)
(865)
(852)
(819)
学科
(6459)
经济(6455)
管理(3592)
(3372)
(2632)
(2551)
金融(2551)
世界(2113)
(2092)
企业(2092)
方法(2053)
(1735)
贸易(1735)
数学(1734)
(1723)
数学方法(1711)
农业(1528)
国际(1452)
(1393)
(1355)
银行(1355)
(1340)
关系(1287)
问题(1284)
业经(1160)
世界经济(1117)
(1070)
市场(1068)
生产(1037)
(1027)
机构
学院(22902)
大学(22809)
(11359)
经济(11226)
研究(10863)
中国(8648)
管理(7640)
(7499)
理学(6532)
理学院(6453)
科学(6361)
管理学(6350)
管理学院(6306)
农业(6143)
(6063)
研究所(5575)
(5367)
业大(4862)
中心(4408)
(4130)
科学院(3778)
农业大学(3726)
(3679)
经济学(3388)
(3367)
财经(3328)
(3316)
北京(3223)
(3133)
经济学院(3106)
基金
项目(15340)
科学(11807)
基金(11372)
(10772)
国家(10696)
研究(10500)
科学基金(8469)
社会(6793)
社会科(6502)
社会科学(6502)
基金项目(5648)
自然(5579)
自然科(5434)
自然科学(5432)
自然科学基金(5332)
(5308)
资助(4760)
(4754)
教育(4379)
编号(3985)
重点(3734)
(3627)
中国(3462)
(3325)
(3278)
成果(3190)
国家社会(3165)
(3114)
科研(2998)
教育部(2927)
期刊
(12250)
经济(12250)
(7071)
研究(6540)
农业(5510)
中国(5038)
学报(4826)
科学(4077)
大学(3752)
学学(3633)
(3050)
(2898)
金融(2898)
管理(2822)
(2616)
国际(2533)
世界(2513)
(1928)
经济研究(1862)
业大(1860)
业经(1813)
问题(1798)
农业大学(1724)
技术(1593)
财经(1497)
教育(1442)
(1435)
(1328)
资源(1274)
经济问题(1193)
共检索到36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凤斌  
一谈到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想必大家眼前都会浮现出气候变迁、灾害遍地的灾难片景象,最直观的比如经典影片《后天》。然而,全球变暖带来的只有这些"肤浅"的表面影响吗?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显示,全球变暖的危害不只是从地球的皮肤开始层层侵蚀,甚至会从我们的每一顿饭里入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宁  
2021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气候变化对植物病虫害影响的科学综述》中指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破坏经济作物的植物害虫破坏力增强,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无独有偶,芬兰阿尔托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1世纪末期,全球约有30%的粮食会进入零产量状态。农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弱质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超过任何产业,降雨、温度、干旱都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宁  
2021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气候变化对植物病虫害影响的科学综述》中指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破坏经济作物的植物害虫破坏力增强,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无独有偶,芬兰阿尔托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1世纪末期,全球约有30%的粮食会进入零产量状态。农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弱质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超过任何产业,降雨、温度、干旱都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2010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豆你玩"、"辣翻天"、"蒜你狠"、"姜你军"等热词的流行更是反映了食品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我国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及导致粮食危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更应从粮食金融化高度来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三颗树  罗伯特·佐利克  
各国领导人云集罗马,共同商讨全球食品危机时,我们的任务明确,但并不简单:帮助今天的人们走出危境,确保这种悲剧不会再在贫穷者身上上演。——罗伯特·佐利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锐  
进入2011年以来,有关粮食危机的声音不绝于耳。1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2010年12月的粮食价格指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13日,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期,同时提高部分需求预期;1月15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新年首发号刊登著名未来学家莱斯特?布朗教授题为《2011年食品大危机》的文章。这些让人放大眼球的消息既使本已脆弱的全球粮食市场神经更加紧张,更令以食为天之民惴惴不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佳利   周太东  
粮食安全是实现全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共振,削弱了国际社会抵御和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来看,粮食危机的生成因素涉及器物、制度与政策三个向度。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频发、气候变化加剧削弱了全球粮食系统的器物基础,机制碎片化趋势降低了国际制度的治理效能,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粮农政策扩张致使诸多国家忽视粮食安全困境下必要的国际合作与共同利益。面对当前全球粮食危机,中国作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宜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深入推进各项粮食安全行动,动员各方加大资金、技术等器物资源投入;加速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转型,维护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中心作用;倡导普惠包容的粮农政策,引领塑造互利共赢的全球粮食安全合作氛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仲辉  徐丹  
2008年的粮食危机影响了很多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攸关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去年粮食危机的状况,然后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剖析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最后总结了去年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淑芹  石金贵  
近来,国际粮食价格继续上涨,非洲大米等粮食价格节节攀升,给本来就一直粮食紧张的非洲大陆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非洲的农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非洲大陆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只要非洲国家加大农业投资,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非洲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非洲国家依靠现有耕地完全可以达到粮食自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十几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外国人的话都值得重视,何况这还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大专家。这本书在中国国内引起了非凡的重视,中央政府组织了各类专家一起开会,论证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还怕国内的专家观点不够全面,又把该书的作者请到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子钧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低水平的平衡。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基本平衡是以保持现有产出水平,并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逐年有所增长为前提的,否则,危机仍然是存在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危机的诱因不在资源,而在政策。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利用现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玲  潘朝相  
粮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最近一轮的粮食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证粮食安全和粮油价格稳定所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4月2日在布鲁塞尔的"危机时期的粮食和农业"高级别会议上,欧洲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共同发布了《全球粮食危机报告》。该报告的关键内容有:(1)2018年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为1.13亿,比2017年的1.24亿略有下降。但是,在过去3年里,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仍超过1亿人,受影响的国家数量也增加了。此外,还有另外42个国家的1.43亿人距离陷入重度饥饿仅一步之遥。(2)近2/3的重度饥饿人口集中在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