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0)
- 2023(16061)
- 2022(13922)
- 2021(13291)
- 2020(11057)
- 2019(25876)
- 2018(25548)
- 2017(49074)
- 2016(26300)
- 2015(29920)
- 2014(29496)
- 2013(29114)
- 2012(26410)
- 2011(23728)
- 2010(23406)
- 2009(21401)
- 2008(20470)
- 2007(17243)
- 2006(14785)
- 2005(12655)
- 学科
- 济(106886)
- 经济(106773)
- 管理(74043)
- 业(69717)
- 企(57410)
- 企业(57410)
- 方法(53028)
- 数学(47066)
- 数学方法(46315)
- 中国(28698)
- 农(28147)
- 财(24659)
- 业经(22622)
- 学(21529)
- 贸(20972)
- 贸易(20961)
- 易(20471)
- 农业(18613)
- 地方(18577)
- 理论(17677)
- 制(17269)
- 和(16567)
- 技术(16292)
- 环境(16227)
- 务(15647)
- 财务(15563)
- 财务管理(15529)
- 银(14909)
- 银行(14875)
- 企业财务(14679)
- 机构
- 大学(368783)
- 学院(367345)
- 济(151009)
- 管理(148289)
- 经济(148121)
- 理学(130034)
- 理学院(128654)
- 管理学(126098)
- 管理学院(125449)
- 研究(122731)
- 中国(91532)
- 京(78302)
- 科学(75688)
- 财(64507)
- 所(60093)
- 农(58230)
- 研究所(55452)
- 中心(55405)
- 业大(55305)
- 财经(53367)
- 江(49519)
- 北京(49366)
- 经(49022)
- 范(47475)
- 师范(47026)
- 经济学(45858)
- 农业(45767)
- 院(44890)
- 经济学院(41458)
- 州(40360)
- 基金
- 项目(260539)
- 科学(205952)
- 基金(191223)
- 研究(189440)
- 家(167334)
- 国家(166021)
- 科学基金(143143)
- 社会(119760)
- 社会科(113622)
- 社会科学(113592)
- 基金项目(100712)
- 省(99268)
- 自然(94025)
- 自然科(91923)
- 自然科学(91902)
- 自然科学基金(90231)
- 教育(87783)
- 划(84394)
- 资助(79920)
- 编号(76518)
- 成果(60620)
- 部(58196)
- 重点(58188)
- 发(54874)
- 创(54207)
- 课题(52089)
- 创新(50590)
- 教育部(50194)
- 科研(49981)
- 国家社会(49968)
- 期刊
- 济(153833)
- 经济(153833)
- 研究(103892)
- 中国(64610)
- 学报(57092)
- 科学(53706)
- 管理(53621)
- 农(52086)
- 财(47270)
- 大学(44038)
- 学学(41513)
- 教育(40064)
- 农业(37306)
- 技术(33912)
- 融(26861)
- 金融(26861)
- 经济研究(26016)
- 财经(25163)
- 业经(24678)
- 经(21540)
- 业(20376)
- 问题(19987)
- 技术经济(18022)
- 图书(18009)
- 统计(17459)
- 科技(17399)
- 理论(16689)
- 版(16667)
- 资源(16506)
- 贸(16383)
共检索到515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俊杰 王少国 高国伟
本文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此外,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这使得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国伟 刘拓
将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率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中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全球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将成为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在全球变暖与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和耕地减少等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这两个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改变的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要求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小允 鲍洁 许世卫
[目的]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对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是准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措施的手段。[方法]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安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发展目标。本研究以我国粮食安全在新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目标为导向,从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绿色发展、经济效益以及基础支撑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5个具体评价指标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并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的演变和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进入新世纪,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且对绿色发展、经济效益和基础支撑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受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结论]保障和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需要重点从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粮食科技支撑、国内外市场与资源整合等方面发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为六大经济任务中的首要一项。该文着重探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影响,以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作为研究因变量,从气候变化与要素投入两方面选取指标作为自变量。以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气候变化、物质要素投入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关系。气温方面,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气温普遍升高,气温上升对玉米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降水方面,稻谷主产区降水减少、玉米主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鹤 张海翔
由于价格变量同时出现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又由于使用数据建模时需求和供给的均衡量是同一数据,通常估计得到的两个函数中价格的符号经常与经济学理论相悖。文章通过对模型的精心设计,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建立了与微观经济理论相符的中国粮食市场动态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数量上分析了决定市场出清的主要变量的作用。最后,从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芳 武拉平
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全产业链减损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预测表明,2025—203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潜力为2000万~9500万吨不等,总体来看,能够保障三大主粮实现100%自给。建议构建粮食全产业链减损部门协作机制和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制定粮食减损的短期和中长期动态目标和工作方案;提高粮食供应端生产、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减损技术和服务供给,实现减损于“技”;加大消费端爱粮节粮宣传,提高全民节粮减损认知,实现2030年联合国粮食减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介跃建
利用GTAP模型定量评价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重点分析在国际和国内不同的粮食市场条件下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结果表明 :中国的粮食市场的变化主要由国内的需求所决定。在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会超过供给增长 ,从而导致市场粮食价格相对上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出现波动时 ,国内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均会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有利于加强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在入世后的环境下 ,我国不会面临重大的国家食物安全风险。但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的较大幅度波动会导致农民收入的不稳定 ,因而需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措施来稳定农民的收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本文在中国CGE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兼顾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受到供给与需求层面的持久负面冲击:在所有模拟情景中,人口结构变迁均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口依赖度增加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而仅当生产要素为替代关系且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时,人口结构变迁才会在长期内导致国内粮食产量增加。这表明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进一步消除劳动力在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是提升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本文在中国CGE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兼顾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受到供给与需求层面的持久负面冲击:在所有模拟情景中,人口结构变迁均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口依赖度增加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而仅当生产要素为替代关系且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时,人口结构变迁才会在长期内导致国内粮食产量增加。这表明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进一步消除劳动力在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是提升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立涛 刘晓洁 伦飞 吴良 鲁春霞 郭金花 曲婷婷 刘刚 沈镭 成升魁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基于粮食系统视角,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适应性策略出发,揭示粮食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2)粮食需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粮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3)多尺度有机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需在微观上"藏粮于技"实现提质增效,在中观上"藏粮于地"注重生态建设,在宏观上坚持市场为主导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呈现从单一学科、单一维度、单一手段向依靠多学科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转变,从高碳粮食系统向低碳高效粮食系统转变的趋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尹义坤 刘国清
近年来,国家财政用于保证粮食安全的投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使财政不堪重负,导致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出现。粮食安全的高成本投入对粮食安全真正起到多大作用,在未来时期政府应该如何降低成本来维系粮食安全水平不降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粮食安全成本 理论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竹芹 张秋虹
运用中国26个省区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农业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支农、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对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产业结构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影响显著,说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过度占用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农资价格上涨也会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因此,应继续大力执行财政支农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严格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的侵蚀,从而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静 陶建平
干旱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供给与粮食安全。通过构建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西南五省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1997—2008年间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影响。由此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的策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达到农业抵御干旱灾害风险;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干旱忍耐力;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在高旱灾频率地区,减少高耗水作物生产等。
关键词:
农业干旱 粮食安全 面板数据 西南五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