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6)
2023(7428)
2022(6268)
2021(6090)
2020(4948)
2019(11349)
2018(11021)
2017(21383)
2016(11274)
2015(12815)
2014(12477)
2013(12579)
2012(11973)
2011(11088)
2010(11250)
2009(10738)
2008(10574)
2007(9413)
2006(8625)
2005(8059)
作者
(30912)
(25801)
(25766)
(24806)
(16780)
(12209)
(11650)
(9950)
(9917)
(9387)
(8954)
(8522)
(8504)
(8378)
(8290)
(8011)
(7811)
(7478)
(7382)
(7127)
(6586)
(6256)
(6131)
(5936)
(5896)
(5842)
(5675)
(5517)
(5190)
(5127)
学科
(51020)
经济(50967)
管理(34118)
(33855)
(27345)
企业(27345)
方法(19654)
中国(17781)
数学(17444)
数学方法(17278)
(14635)
(14487)
贸易(14479)
(14287)
(12347)
(11811)
(10726)
业经(10273)
(9519)
银行(9512)
(9279)
农业(9034)
(8558)
金融(8558)
地方(8391)
及其(8000)
关系(7685)
(7665)
环境(7549)
(7490)
机构
大学(165485)
学院(165214)
(83105)
经济(81798)
研究(64153)
管理(63648)
理学(53865)
理学院(53287)
管理学(52776)
管理学院(52421)
中国(51548)
(37493)
(35791)
科学(32993)
(31479)
财经(29272)
研究所(28290)
中心(27665)
(26889)
经济学(26732)
经济学院(24021)
(23886)
北京(23726)
(23012)
(22293)
财经大学(21676)
(21127)
师范(21030)
科学院(19152)
(18605)
基金
项目(101765)
科学(82267)
研究(78619)
基金(77177)
(66480)
国家(65974)
科学基金(56455)
社会(53134)
社会科(50617)
社会科学(50611)
基金项目(38492)
教育(35450)
(34775)
自然(33542)
资助(32981)
自然科(32790)
自然科学(32783)
自然科学基金(32280)
(30789)
编号(30580)
成果(26294)
(25152)
中国(23572)
国家社会(23315)
(23064)
重点(22950)
教育部(22214)
课题(21685)
(20963)
人文(20959)
期刊
(94132)
经济(94132)
研究(57808)
中国(33967)
(26954)
管理(26738)
科学(21317)
(21104)
(20190)
金融(20190)
学报(18988)
经济研究(16636)
教育(16539)
大学(15567)
财经(15103)
农业(14689)
学学(14444)
(14396)
国际(13704)
业经(13535)
(13173)
技术(13118)
问题(12426)
世界(12165)
(8927)
技术经济(8741)
现代(7999)
(7812)
论坛(7812)
经济管理(7405)
共检索到26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勤昌  
一、反倾销的全球性泛滥从1904年加拿大在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反倾销立法开始算起,国际反倾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反倾销经历了起初几十年的蛰伏期后,在最近几十年终于像流行病一样地在全球爆发性地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正英  张茜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倾销与反倾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在分析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励  
入世六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已逐渐演变为影响中欧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必须积极应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本文作者在描述入世以来中国对欧贸易发展基本态势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欧盟反倾销实践特点的最新变化,深入研究了中国频繁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内外动因,并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总体性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德恩  
近年来,反倾销这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补救措施出现了滥用的趋势。对反倾销措施的不正当使用使实施国的某些企业除受到保护之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而反倾销的目标国的企业则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种滥用反倾销的行为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这种滥用行为可以通过政府间的斡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或谈判修订有关规则而得到制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勤昌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背景下,反倾销却演变成为国家产业保护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中滥用反倾销措施已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本文对反倾销滥用的政治经济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在反倾销多边谈判中组成国家利益集团,对反倾销规则进行限制性改革,从根本上抑制反倾销滥用的主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全海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已跻身世界贸易六大强国行列。但同时,我国出口产品被反倾销、反补贴涉诉案件日益增多。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些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艳琴  
从2001-2018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力度在不断加大,做出肯定性裁决的案件占据绝大多数。美国反倾销主管机构在认定反倾销的过程中,通常是确定中国输美产品是否低于正常市场价采用的是替代国计价方式;在认定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时候采用的是同类产品限定、美国生产商生产情况和中国生产商价格及相关信息综合判定;认定因果关系的时候采用的是趋势分析方法。基于这样的逻辑,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应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大远  李优树  
一、解读WTO反倾销协议 在WTO中,将倾销定义为: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在判断损害或是否有损害威胁时,主要分析两个因素:第一,大量倾销是否造成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下降,或因大量进口而阻止了国内相同产品价格的上升;第二,由于倾销商品大量进口而对国内相同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具体为判断国内相同产品的产量、销售、市场份额、利润、生产率、投资收益或设备能力的实际或可能的下降,对企业现金流量、就业、提高资本或投资能力的实际和可能的影响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书兰  
在反倾销的案件调查中,实地核查是一项重要的程序。就反倾销调查机关而言,其主要目的是要核实被调查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进一步细节的信息。实地核查的目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查被调查方在问卷回复中提交信息的准确性;二是核查被调查方问卷答复中是否遗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翼  
当今世界贸易非关税壁垒盛行,反倾销成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中国在国际反倾销中因市场经济问题而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政府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外交流,取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关键,而商会机能的转变与预警体系的建立是应对反倾销的重要武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媛媛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屡屡遭遇歧视性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却频频 受 到海外倾销产品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产品倾销每年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的损失 ,导 致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由于我国反倾销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目前在企业界、 法律界 及政府工作方面都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随着加入 WTO的最终实现,我国的市 场准入条 件将进一步改善,国内企业将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外来竞争的压力。为了维护正常 的竞争秩序 ,保障我国的经济利益,反倾销工作应认真、积极、科学地展开。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学平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且主要反映在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反倾销。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积极参与反倾销应诉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传双  
决定价格的产品成本是反倾销中的核心问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以及能否被调查机构认可是影响反倾销应诉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化  杜建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海乐  
澳大利亚虽于2005年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自2010年以来,仍然四次通过"特殊市场情况"的认定,持续采用替代国价格认定倾销幅度。中国同时也是2010年以来此种认定的唯一受害国。中国冶金产业占据澳大利亚市场的相当份额,是引发贸易救济的直接原因;而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与澳大利亚反倾销调查机关广泛的行政裁量权,为贸易救济提供了可乘之机。中国的诉讼实践表明,此问题唯有通过国际法渠道寻求救济。一方面,澳大利亚对"特殊市场情况"的解释违反了WTO条约解释规则,因而可以通过诉讼澄清WTO条约间关系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维护WTO法治环境的同时,中国还应通过WTO诉讼,寻求他国对中国特色经济体制合法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