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7)
2023(8708)
2022(7134)
2021(6397)
2020(4996)
2019(11252)
2018(10762)
2017(19715)
2016(10696)
2015(11807)
2014(11612)
2013(11667)
2012(11307)
2011(10543)
2010(10938)
2009(9755)
2008(9498)
2007(8552)
2006(7898)
2005(7482)
作者
(33445)
(27843)
(27810)
(26196)
(17789)
(13443)
(12432)
(10848)
(10525)
(9982)
(9666)
(9220)
(9195)
(9015)
(8898)
(8603)
(8130)
(8121)
(8039)
(7890)
(7139)
(7076)
(6753)
(6436)
(6314)
(6238)
(6219)
(6214)
(5687)
(5575)
学科
(48267)
经济(48219)
(26021)
管理(23756)
中国(18118)
地方(17881)
(17711)
企业(17711)
(16216)
业经(12465)
农业(11673)
(11489)
方法(10823)
(10117)
(10048)
金融(10048)
地方经济(9992)
(9701)
银行(9681)
(9504)
(9169)
贸易(9156)
(8885)
(8780)
(8623)
数学(8542)
数学方法(8435)
环境(8110)
发展(7627)
(7598)
机构
学院(153791)
大学(152139)
研究(64221)
(61174)
经济(59763)
管理(50908)
中国(48310)
理学(42058)
理学院(41352)
科学(40700)
管理学(40552)
管理学院(40249)
(34506)
(34154)
(31039)
研究所(30877)
(28711)
中心(28324)
(25790)
(24734)
师范(24451)
农业(24065)
(23439)
业大(23125)
北京(22485)
财经(21478)
(21036)
(20785)
科学院(19790)
师范大学(19756)
基金
项目(98710)
科学(77784)
研究(73063)
基金(69518)
(61937)
国家(61329)
科学基金(50957)
社会(45289)
社会科(42898)
社会科学(42891)
(40063)
基金项目(36096)
(34296)
教育(32491)
自然(31761)
自然科(30945)
自然科学(30941)
自然科学基金(30361)
编号(30011)
(28528)
资助(26800)
成果(25599)
重点(23538)
发展(22617)
课题(22440)
(22222)
(20615)
(20522)
创新(19330)
国家社会(18788)
期刊
(79931)
经济(79931)
研究(52501)
中国(39783)
(31051)
学报(27079)
科学(25062)
教育(22809)
农业(21041)
(20472)
大学(19965)
管理(19890)
(18579)
金融(18579)
学学(18469)
业经(14632)
经济研究(12890)
技术(12480)
(10976)
财经(10097)
问题(10083)
(8747)
国际(8295)
(8253)
图书(8091)
世界(8089)
资源(7945)
科技(7760)
(7711)
(7540)
共检索到257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贵友  
在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博士后经历已经成为青年学者走向学术独立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图景中,博士后仍遭遇诸多学术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层面的关系失衡、知识生产层面的劳动剥削与角色建构层面的身份困境。这一现实实质体现了博士后学术自主与发展依附之间的现实悖论。究其缘由,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灵活雇佣、学术资本主义与知识商品化、主客体能力缺位与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博士后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宏观结构制约与微观实践限制的双重影响下,这一现实是经由学术发展条件制约、学术依附问题内生与学术发展困境外显三个阶段而逐渐生成的。为此,当下制度应该回归人的主体路径,为博士后打造可持续化的学术支持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士荣  
政府主导、走特区绿色通道式的发展模式曾是我国博士后政策的显著标识,随着时代变迁,带有较强计划体制特点的政策体系在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博士后政策35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时代变革、政策体系和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探寻其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我国实际,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探索未来我国博士后政策改革的有效突破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思懿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博士后在通往终身教职的荆棘之路上,同时面临着工作负担重、职业压力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强等问题。相比其他学术职位,瑞士博士后的试用期限越来越长,获得稳定学术职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须同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以及繁杂的学术事务,面临多重角色冲突与角色期待差异。一方面,博士后经历着理想(独立自主的研究人员)与现实(资深学者的得力助手)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他们还面临着发展亲密关系所需的稳定性与工作流动性之间的矛盾。这种"博士后悖论"极大地限制了青年学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亟须通过拓宽博士后的资助渠道、强化对博士后的职业权益保障等途径,缓解博士后面临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压力,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学术文化生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赵慧  
学术职业社会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学术职业认同是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能够体现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效果。基于社会化视角,从背景特征、组织支持、导师指导、自我认知四个方面分析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工作领域、类型博士后差异显著,多项logistics回归发现职业晋升机会影响显著,组织支持影响较小,导师指导无显著影响,自我认知所代表的个人社会化阶段是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从博士后的不同类型、国家差异等方面分析学术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发现影响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博士后多数为高校博士后,说明对比西方国家,中国博士后更多是一种师资储备,流动性相对较弱,博士后类型有待拓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王茜雯  闫智勇  姜大源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招生数量下滑、生师比尚不达标、毕业率的变化率不稳定、经济贡献度不高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下降,导致招生规模萎缩;教师缺口较大,导致生师比不达标;质量生成机制不健全,导致毕业率的变化率不稳定;专业建设的契合度低,导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薄弱。对此,可通过提升社会吸引力、拓展教师队伍来源、完善质量生成机制,以及改革专业建设模式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困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意义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自身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合作导师对博士后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Nature》2020年7月开展的“首次全球博士后调查”得到的6982位高校全职博士后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全球博士后获得合作导师支持的情况,利用OLS、有序logit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合作导师支持对博士后培养与发展的影响及其国家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合作导师支持显著降低博士后的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博士后工作整体满意度和对职业前景的信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博士后的帮助更大。基于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合作导师在对博士后进行指导时宜遵循综合、适切和适度的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童欣欣  
在清晰界定跨学科和跨学科学术组织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针对现存问题,笔者从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社会网络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智美  
本文基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乡村人力资本匮乏;金融供给渠道狭窄,供给数量不足;乡村产业链短,产业价值增值乏力;乡村产业经营效益不高的现实困境,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乡村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洪娟  
当前,随着博士后招收规模和渠道的增加,其管理工作的难题和困境也日渐凸显,亟须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理论提出了现代人事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在人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博士后的管理创新,应基于人力资源的理论视野,确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与博士后科研人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健全考核评估的系统方案等,从而促进博士后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丰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通过质性分析发现,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困境主要表现为团队特征层面的组织社会化困境、合作过程层面的协作困境、合作环境层面的制度困境。究其缘由,主客体角色缺位与规范化引导不足、“双师”成长驱动力改变和团队协作机制不畅、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绩效评价导向是制约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须通过明确个体的组织角色,提高创新团队成员组织社会化程度;优化团队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内外部资源;加强创新团队制度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团队文化,推动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戈  徐剑  高莉  
信用扩张在资金供需两端都受到一定约束。就资金供给端而言,银行较低的风险偏好对信贷扩张构成掣肘,"压存量、限增量"的基调下表外融资依然承压,信用风险较高使债券融资难以大幅放量。就资金需求端而言,从严调控使得房地产销售及融资需求难以显著回暖,基建投资受债务约束而提升幅度有限。为此,有必要从资金供给端和资金需求端进行政策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职业前景等困境。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市场刚性需求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岗位相对不足;价值多元的发展格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领域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陷入职业规划困境。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上受行政干预较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发展要求不配套,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庄西真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供给侧结构性在职业教育上表现出来的五对矛盾:一是技能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专业适应性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矛盾;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四是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空间均衡布局之间的矛盾;五是职业教育单一就业导向与受教育者多元化生涯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五对矛盾集中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90后职校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诞生,挑战着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实践策略。青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教师要理解90后职校生青春期的心理世界,实施科学的青春期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走过青春期,追求职业教育管理的艺术与智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明海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