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5)
- 2023(9254)
- 2022(7406)
- 2021(6806)
- 2020(5563)
- 2019(12472)
- 2018(12371)
- 2017(23779)
- 2016(12719)
- 2015(14806)
- 2014(14802)
- 2013(14776)
- 2012(13819)
- 2011(12548)
- 2010(12386)
- 2009(11662)
- 2008(11677)
- 2007(10358)
- 2006(9317)
- 2005(8604)
- 学科
- 济(64612)
- 经济(64539)
- 管理(33064)
- 业(32681)
- 企(25260)
- 企业(25260)
- 方法(24747)
- 数学(21507)
- 数学方法(21298)
- 中国(20734)
- 农(16481)
- 业经(14854)
- 贸(13649)
- 贸易(13641)
- 易(13360)
- 财(13227)
- 产业(12195)
- 地方(12105)
- 制(11463)
- 学(10980)
- 农业(10782)
- 发(9758)
- 银(9628)
- 银行(9616)
- 融(9536)
- 金融(9536)
- 行(9311)
- 体(8791)
- 技术(8627)
- 环境(8230)
- 机构
- 大学(191411)
- 学院(189199)
- 济(90904)
- 经济(89536)
- 研究(72095)
- 管理(68730)
- 理学(58461)
- 理学院(57809)
- 管理学(56889)
- 管理学院(56546)
- 中国(56065)
- 京(41858)
- 科学(40588)
- 财(38969)
- 所(36178)
- 研究所(32686)
- 中心(31238)
- 财经(31067)
- 经济学(30478)
- 农(29264)
- 经(28431)
- 经济学院(27498)
- 江(27382)
- 北京(27209)
- 院(25854)
- 范(24782)
- 师范(24565)
- 业大(24515)
- 财经大学(23010)
- 农业(22764)
- 基金
- 项目(122381)
- 科学(97488)
- 基金(91257)
- 研究(90866)
- 家(79784)
- 国家(79205)
- 科学基金(67137)
- 社会(61756)
- 社会科(58742)
- 社会科学(58730)
- 基金项目(46585)
- 省(44218)
- 教育(40182)
- 自然(39967)
- 自然科(39085)
- 自然科学(39075)
- 自然科学基金(38432)
- 资助(37938)
- 划(37769)
- 编号(34400)
- 成果(28775)
- 部(28501)
- 发(28448)
- 重点(27848)
- 国家社会(27515)
- 中国(26233)
- 创(24883)
- 教育部(24769)
- 课题(24361)
- 发展(23988)
共检索到295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差异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权利不对称决定了全球价值分配。发达国家企业在产品分工中占据了高进入壁垒环节,在价值链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低进入壁垒环节,由此导致了全球价值链的收益分配不均,而iPod价值链的收益分解支持了这一结果。中国企业只有在嵌入全球商品价值链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合意的收益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本文应用租金理论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提出产业升级是破解贫困增长的路径选择。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两个重大阻力:GVC中强大的买方势力和自身能力的缺失。为此,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策略有着明显的差异:OEM转向ODM的升级阶段,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策略是持续的技术学习以做好产业升级的能力积累;而在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策略是创新和差异化,并且要注重价值链下游的渠道控制。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租金 收益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不均衡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 ,受益的不均匀分布 ,以及在制订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 ,是当今全球化的特点。本文试图以此入手 ,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进行理论分析。文章首先通过研究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问题 ,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事实 ;随后 ,从三个理论角度 (要素禀赋理论、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报酬递增和递减理论 )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利益分配 理论根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皓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研究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问题,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事实;随后,从制度研究的两个层面(外在根源——当今霸权制度的形成及其亲西方本质、内在根源——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制度缺陷)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利益分配 制度根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该文以iPhone手机利润结构为例,对全球生产网络中利益分配机制的建模分析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进行国际化生产,参入分工要素的相对稀缺度决定了相对利益的分配。由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核心技术、品牌设计、销售网络等属于世界稀缺要素,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一般技术、劳动力等属于世界充裕要素,所以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高中间产品的贸易价格来压缩发展中国家的利润空间,进而获取更多的垄断收益。由于要素质量的限制,中国主要负责全球生产网络中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进而获取较低的利益分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原小能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加入全球价值链,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打造了"世界工厂",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基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种发展模式目前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一方面,国内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正走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收益的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了1991—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全球化收益的变动和分配情况,并基于面板回归实证检验了全球化经济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化提高了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方,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受害论"并不成立。进一步地检验发现,全球经济活动的参与度是决定全球化收益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状况、要素条件、军费支出、武装力量、腐败治理、政府效率、政治稳定对一国的全球化收益有着显著影响。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对全球化经济活动热情的下降、过度的海外军事扩张等是损害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全球化收益之重要原因。"逆全球化"无助于发达国家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领先地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卓越 张珉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分工收益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道路中,国内纺织服装业形成了以跨国采购商为主导的俘获式GVC。跨国采购商所决定的分工格局以及对升级的控制,将作为代工者的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牢牢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这正是国内代工企业在GVC中的分配地位日趋恶化,陷入"悲惨增长"的根源。摆脱跨国采购商的升级控制,培养自己的高级要素,实现由俘获式GVC向均衡式GVC的转变,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立新 潘春阳
本文致力于从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维度——收入差距和机会不均——对中国的"Easterlin悖论"进行解释。利用CGSS(2005)和CEIC(2005)的数据,本文分别对居民总体、各收入阶层和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进行考察,我们发现:(1)机会不均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普遍的负面影响,且其对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损害更为严重;(2)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其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差异,收入差距显著损害了低、中低和高收入阶层的幸福感,而对中上收入阶层的影响并不显著;(3)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割与政治身份是影响居民对机会不均容忍程度的内在原因。因而保障中国社会机会均等程度,适当缩小收入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机会不均 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作者建立了一个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从形成、形式、分配过程、分配影响因素到分配政策制定的系统分析框架。立足于自然资源部部门治理,研究从资产核算角度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提出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管理者应获取所有权权益收益和规制权权益收益。研究指出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过程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构成,并分别提出两个分配环节的政策建议,以在自然资源收益分配领域耦合"效率"与"公平",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的全民共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朝华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 ,其重要作用就在于带动经济较快增长。我国的经济成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90年代以来 ,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问题开始日益突出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对于摆脱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且对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长期任务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 城市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灵辉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民城镇化进程中户籍非农化是必要环节之一。然而,征地补偿收益分配的成员资格标准依赖与农民户籍非农化所引致的成员资格瑕疵,征地补偿内容构成与农地权利体系的不对称性,以及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方案确定方式"村民自治为主,司法救济为辅"的内部依据标准冲突,致使在征地补偿收益分配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转非"成员处于劣势地位,并诱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各产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在征地补偿收益分配过程中,"农转非"成员要维护自身土地的合法权益,就应克服成员间原子化个体分布的特征,组建土地权益维护联盟,政府应重视并积极应对"农转非"人员的维权行为。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户籍非农化 征地补偿 收益分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后,中国宏观经济获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收入分配的矛盾却日益加剧。本文对此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全球化 收入分配 社会公正 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