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1)
2023(8972)
2022(7105)
2021(6712)
2020(5382)
2019(12016)
2018(11999)
2017(21747)
2016(11837)
2015(13740)
2014(13716)
2013(13244)
2012(12469)
2011(11238)
2010(11190)
2009(10528)
2008(10518)
2007(9470)
2006(8499)
2005(8108)
作者
(34020)
(28368)
(28366)
(27035)
(18289)
(13600)
(12779)
(11022)
(10917)
(10018)
(9968)
(9527)
(9302)
(9116)
(8974)
(8731)
(8595)
(8203)
(8152)
(8010)
(7426)
(6930)
(6843)
(6479)
(6457)
(6361)
(6263)
(6207)
(5761)
(5741)
学科
(54168)
经济(54111)
(28745)
管理(28265)
方法(20699)
(20654)
企业(20654)
中国(19834)
(18269)
数学(17123)
数学方法(16933)
业经(12964)
(12560)
贸易(12551)
(12345)
农业(11990)
(10791)
(10445)
(10082)
(9007)
(8919)
(8911)
银行(8902)
地方(8691)
(8646)
(8570)
金融(8568)
产业(8527)
理论(8080)
教育(7857)
机构
大学(175616)
学院(172239)
(77542)
经济(76228)
研究(67602)
管理(59071)
中国(52794)
理学(49875)
理学院(49240)
管理学(48338)
管理学院(48018)
科学(39061)
(38759)
(34331)
(33777)
研究所(31217)
(29690)
中心(29264)
财经(26853)
经济学(25952)
(25410)
北京(25109)
(24848)
(24723)
师范(24576)
(24187)
经济学院(23317)
农业(23118)
业大(22998)
科学院(20372)
基金
项目(110649)
科学(87255)
研究(82795)
基金(81796)
(72064)
国家(71478)
科学基金(59714)
社会(55361)
社会科(52385)
社会科学(52374)
基金项目(41420)
(39060)
教育(37257)
自然(35180)
自然科(34428)
自然科学(34418)
(34165)
资助(33840)
自然科学基金(33836)
编号(32406)
成果(28288)
(25879)
重点(25550)
(24871)
国家社会(24631)
中国(24495)
课题(22831)
教育部(22261)
(22168)
(21633)
期刊
(89724)
经济(89724)
研究(56457)
中国(38913)
(29571)
学报(28797)
科学(27029)
(24835)
管理(23591)
大学(22594)
教育(21818)
学学(20944)
农业(20360)
(17072)
金融(17072)
经济研究(15320)
财经(14457)
技术(13720)
业经(12941)
(12798)
(12713)
问题(12539)
国际(12073)
世界(11935)
(11442)
图书(9505)
(9079)
技术经济(8347)
(7838)
论坛(7838)
共检索到273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洪水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包含着文化殖民,这是一个携带着强大资本与发达技术的西方文化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基督教、近代启蒙思想和当代美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文化与主导全球化进程的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中国人如何应对文化殖民的问题。在文化殖民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起伏不定。在文化殖民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一如既往地自信;但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大挫折;在第三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建国以来,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韩国中小学备受注重的教育内容。但是随着近年韩国社会逐渐蜕变为多元文化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梳理韩国政府面对这些挑战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改革,分析其原因与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Emiliano A.Aberin  康瑜  
本文以菲律宾的传统文化为切入视角,综观该国的文化经纬、文化背景和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走向,挖掘出菲律宾人的核心价值。通过洞察菲律宾教育的现状和走向,提出加强质量、公平、入学、效率、财政和管理领域的改革,着重阐述了菲律宾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展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爱国主义和宗族主义等传统文化因素与世界新秩序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关系,指出教育在协调二者关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建立一种文化动力机制,使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国家成长和全球成熟过程中成为催化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直面全球化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教育的冲击,促使传统人格的现代转型,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中国人",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德育改革的重要视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科  
高等学校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改革课程结构,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肩负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的高等院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白杰瑞  赵振洲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两种现象——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本文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上述这两种在中国高校中显示出的进程衔接起来考虑。这次研究调查了三所学校.分别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等教育时所面临的三类不同选择:学校1位于呼和浩特.由自治区政府直接管辖,它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高校;学校2地处北京,由教育部管辖。生源主要为汉族学生;学校3主要由国家民委资助和管理。是一所专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学府,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研究方法包括相关数据的文本分析、以及与学校教师、管理者、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中国大学为了自身地位的提升。更愿意强调国际化,但却没有认识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在很多西方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话语,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深远,但这种理念也始终面临各种价值争议与实践困惑。所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必须始终坚持批判与自省的立场,深入探讨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意义与中国问题。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精髓在于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动态性与协商性,这一观点提示人们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重新审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反思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带来新的启示,也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开辟了更广阔、更深刻的理解角度。同时,多元文化主义还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我国教育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面前的立场与价值担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仅从经济或技术的视角来认识“全球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目标。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教育 ,目的在于形成科学、平等的文明观 ,包括知识性学习、沟通技术的掌握、思维范式的转变及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等主要环节 ,形式则应多样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袁利平  
在全球化境域中,高等教育应秉持学术诉求,在全面分析全球化文化逻辑和文化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以促进我们的文化不仅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全球化时代,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内核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其作为外交手段的因子,也随着语言推广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而更加广泛。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语言推广和交流作为一种趋势愈加普遍,各主要国家在实行语言推广的同时,更注重弘扬其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世界八个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文化使命进行考察,并深入探究其内藏的实施策略和推广逻辑,同时对我国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志伟  
全球化时代增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往的可能性,跨文化交往呼唤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跨文化教育及其创新。跨文化教育强调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基于平等的互动与交往以及民主的价值;跨文化能力包含智慧性宽容、人类理解以及适应性等内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樨  
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如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宣传本国文化,同时又更好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由德国文化机构与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得到启发,阐释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工作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