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5)
2023(6928)
2022(5249)
2021(4856)
2020(3934)
2019(8590)
2018(8858)
2017(15611)
2016(9489)
2015(11167)
2014(11638)
2013(10452)
2012(9384)
2011(8313)
2010(8503)
2009(7844)
2008(7691)
2007(7222)
2006(6438)
2005(6084)
作者
(26596)
(21884)
(21832)
(21063)
(13994)
(10529)
(10235)
(8577)
(8483)
(8027)
(7550)
(7371)
(7300)
(6989)
(6873)
(6753)
(6674)
(6619)
(6563)
(6300)
(5624)
(5418)
(5416)
(5329)
(5089)
(4983)
(4966)
(4957)
(4505)
(4500)
学科
(30233)
经济(30183)
管理(23511)
(22085)
(18017)
企业(18017)
中国(12700)
(11171)
业经(9809)
(9147)
教育(8801)
理论(8511)
方法(8203)
农业(7555)
(7138)
(6930)
教学(6861)
地方(6637)
(6219)
(5742)
数学(5657)
(5600)
银行(5569)
数学方法(5566)
(5509)
(5346)
贸易(5339)
(5300)
(5280)
金融(5279)
机构
大学(127293)
学院(125005)
研究(45191)
(42527)
经济(41317)
管理(40367)
中国(33869)
理学(33600)
理学院(33058)
管理学(32182)
管理学院(31936)
科学(29340)
(28679)
(23697)
(22667)
(21990)
研究所(21363)
(20902)
(20889)
师范(20648)
中心(20322)
业大(18599)
北京(18291)
农业(17599)
(17358)
(17042)
师范大学(16328)
技术(16171)
财经(16060)
教育(15169)
基金
项目(78693)
科学(60658)
研究(60548)
基金(53196)
(46666)
国家(46211)
科学基金(38519)
社会(35435)
社会科(33148)
社会科学(33140)
(32157)
教育(29939)
基金项目(27493)
(27232)
编号(27053)
自然(24235)
成果(23755)
自然科(23642)
自然科学(23634)
自然科学基金(23186)
资助(21046)
课题(20138)
重点(18798)
(17527)
大学(16984)
(16932)
(16463)
(16417)
项目编号(15943)
(15887)
期刊
(54778)
经济(54778)
研究(41680)
中国(33927)
教育(29618)
(22320)
学报(22304)
科学(19018)
大学(17688)
(17437)
管理(16489)
农业(14990)
学学(14907)
(11850)
金融(11850)
技术(11310)
图书(10094)
业经(10070)
经济研究(8205)
(8042)
财经(7768)
书馆(7520)
图书馆(7520)
职业(7443)
问题(7276)
(6985)
(6888)
(6371)
论坛(6371)
资源(6253)
共检索到204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淑芳  
全球化作为庞大社会体系的普遍性特征和新的发展范式,在大力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正影响着大学组织的内外变化。在大学组织内部,知识的形成与更新方式、大学组织的类型、"教"与"学"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在大学组织外部,在诸如社会实践主体性、文化的自主迁移、人文情怀彰显等问题方面的调适与改变也尤为迫切和必需。关注并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在大学组织中的这些变化及面临的问题,对大学组织规划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静波  
在当前经济、技术以及教育的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类专业人力资本类型中,工程教育人力资本与高科技物质资本结合最为紧密,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较低端位置,缺乏原创性技术的持续产生机制,我国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有赖于足够的工程科技人才作为支撑,这需要政府、高校与社会三方主体共同努力,致力于工程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坚强  杜苏  
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四大困境:德育模式与品德形成规律的断裂;道德教育与智力开发的断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断裂;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断裂。提出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推进德育理论、德育途径、德育技术创新等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充  
世界正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伴随这一时代转折,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学正面临着研究范式的挑战,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以高科技为先导,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其研究范式急需进行整合与超越,交往实践观为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新的理论范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柴忠东  
经济全球化具体反映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三大领域内 ,是量的增长与质的转变的统一。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时 ,我们尤其应当重视近年来国际贸易、投资、金融领域内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新变化。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生的巨大的历史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Juergen Schriewer  冯巍  
全球化或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显著特征。对于教育全球化进程和与之相关的教育话语,既要认识到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又不能混为一谈,而是需要从恰当的理论视角对之进行审视和分析。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概述了全球化交流的背景和相关话语,接着对全球化与特定民族文化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洪堡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成果,包括对研究教育全球化的不同理论视角的分析和比较、对国际性的多元解释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斌  唐铁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当代产业组织基本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适应,各国政府纷纷面向全球,从力争国家战略利益最大化出发,在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调整,同时各国之间产业组织政策的国际协调日趋加强。这些变化对我国制定新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后,中国宏观经济获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收入分配的矛盾却日益加剧。本文对此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平南  杨小叶  
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网络组织的结构、企业间的联结方式等问题,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文章基于网络组织不同形态的特征,系统分析并归纳了网络组织的几种典型结构。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以及网络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决定网络组织结构特性的重要因素,而搜寻与战略和环境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演进的推动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茂山  
我国民办高校经历了独特的发展渊源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不同于公立院校的组织文化特性,具有家族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组织结构公司化和机构职能多重性、组织要素的不稳定性、组织价值的公益性与功利性取向等特性。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金吾伦  
全球化发展势如破竹,迅猛异常,给传统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要求组织管理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本文通过组织管理历史沿革和全球化的新格局论证了当前组织管理变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讨论了全球化时代组织管理的新特征,介绍了"全球商业生态系统"、"未来情景分析"等新概念以及将组织看作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条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俊  王孙禺  
在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的存在和影响社会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大学组织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既有历史的积淀,也反映时代的特征。本文考察了大学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特征,着重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组织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趋势,指出大学组织文化多层次、多格局的发展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贺霞  
大学生阅读选择探微贺霞(黑龙江农垦师专图书馆阿城市150301)在茫茫书海中,要想寻找到自己阅读的对象,就要有选择地阅读。做好大学生阅读选择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并重视培养他们的阅读选择能力。1阅读选择的原则阅读选择最基本的原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饶耀平  
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为重要的后果之一是:世界各国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竞争而产生的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的极大需求。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推动下。传统大学所充任的角色和担负的使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新的高等教育“提供者”开始动摇传统大学知识生产者与拥有者的合法地位,“需求满足型”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框架下开始与高等教育聚合。与此同时,大学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标准化”与“麦当劳化”的重压下,必须对全球主义进行理性的批判,为保持地方多样性和原创性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全球化正从外部环境变成大学的内隐结构。按照由表及里、缘果溯因的逻辑,按照实体-虚拟、全球性-多元性两个基本维度展开理论想象,未来大学将高度分化、高度多元、高度异质,同时也存在精神性、知识性、人本性、虚拟化等共性。未来大学的管理基础是共治,治理结构因其类型的不同而各别。未来大学以社会多元投资为主,学生既是大学资源的供给者、消费者,也是大学的主办者、维持者。未来大学发展对今日大学的启示是:高等教育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满足人的需要是大学赢得未来的关键;信息化是大学进入未来的名片;共治是未来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